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重型再障病死率高。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重型再障的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绝对值均较低,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
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重型再障的病死率较高,曾被称为重型再障Ⅱ型。根据再障的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及急性和慢性再障。以下是再障的诊断标准:
1.重型再障:
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或出血。
血象: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⁹/L;中性粒细胞<0.5×10⁹/L;血小板<20×10⁹/L。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2.非重型再障:
临床表现:发病缓,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血象: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20×10⁹/L;中性粒细胞≥0.5×10⁹/L;血小板≥50×10⁹/L。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降低。
再障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等因素。对于怀疑再障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如骨髓穿刺和活检、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输血、抗感染、止血等;针对病因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促造血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再障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再障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总之,再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和家属应该重视再障的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