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
1.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例如,通过输血、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制品、血液透析、共用注射器或针头、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等方式,都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此外,静脉内滥用毒品等行为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母婴传播
孕妇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这是乙型肝炎病毒蔓延及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传播。因此,性滥交、同性恋及夫妻之间的性行为,如果没有采取安全措施,都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型肝炎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卫生间等,一般不会传播本病。
但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播,建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