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女性存在宫寒不孕、痛经、月经量少等情况,在经期通常能艾灸;若月经正常或经量过多、皮肤破损或感染的女性,在经期则不能艾灸。
1.能艾灸
宫寒不孕的女性体内寒气较重,而在经期艾灸,可以通过温热作用改善子宫内环境,促进气血运行。
其次,痛经的女性一般存在寒凝气滞的问题,即阴寒入血,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受到阻碍,导致身体各部分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经期进行艾灸可以温通经络,即消除寒邪的凝结和收引作用,恢复经络的通畅和气血的正常运行。
另外,月经量少的女性一般与气血两虚有关,同时伴有气的功能减弱,经期艾灸能温补气血,增加月经量。
2.不能艾灸
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即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流通,消除淤血和肿胀,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或者经血量比较多,此时进行艾灸会导致经期延长、经血量进一步增多,影响月经的正常周期,甚至引发失血性贫血。
如果女性的皮肤表面存在破损或者感染,也应避免艾灸,否则会刺激破损皮肤或导致感染加重,影响皮肤恢复。
如果女性经期艾灸需注意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艾灸15-20分钟即可,同时,艾灸时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在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和变化。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到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