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检验指标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可能是其他原因,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定期体检可预防癌症。
癌症的三个检验指标通常是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这些指标升高常常提示癌症的可能,但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出现这些指标的升高。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胎儿血液循环中,AFP浓度较高,出生后则下降,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细胞合成AFP能力增加,导致血清AFP水平升高。AFP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表面,是细胞膜的结构蛋白。在细胞浆中形成,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然后进入周围体液。因此,在血清中可测出CEA,当细胞恶变时,CEA水平升高。CEA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对大肠癌、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临床常规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的标志物。前列腺癌时,PSA水平明显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因此,当发现这些指标升高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总之,癌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如果对癌症的诊断有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