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羊肉汤具有补气养血、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的功效,适合气血亏虚、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的人群食用,但需注意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肝炎病人等人群应避免食用,且需适量食用。
黄芪羊肉汤是一道传统的中医食疗方,以羊肉和黄芪为主要食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黄芪羊肉汤中的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等症状。羊肉则性温,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痛、肾虚阳痿、气血亏虚等症状。因此,黄芪羊肉汤具有补气养血、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的功效,适合于气血亏虚、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人群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羊肉汤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结石的人在食用羊肉后病情易复发。
肝炎病人过多食用羊肉后,肝脏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
羊肉好吃,但应适可而止。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常常导致口舌侵蚀、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
喝羊肉汤应以季节为依据,可在冬令食用,但羊肉汤不宜在夏日三伏天饮用,暑热天人们体内积存积热,再食羊肉汤促使积热散发,内火引起疖子。
食用方法:
准备羊肉50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生姜5片。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生姜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小时,去药渣即成。食肉喝汤,每次1小碗,每日2~3次。
准备羊肉5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生姜用清水洗净,切成大片。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上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肉喝汤,每次1小碗,每日2~3次。
黄芪羊肉汤是一道营养丰富的汤品,适合于气血亏虚、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人群食用。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同时,对于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肝炎病人等人群,应避免食用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