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针有必要打,可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适用于6个月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能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但仍可能感染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有必要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虽然手足口病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但对于一些患儿来说,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是有必要打的。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可以有效地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疫苗适用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接种疫苗后获益更大。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可以显著减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保护孩子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并不能100%预防手足口病,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等,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接种手足口病的预防针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如果接种后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