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起水泡后采取冷敷处理、避免摩擦、消毒处理、药物治疗等措施。
1.冷敷处理
如果水泡较小,可以使用冰袋或湿毛巾对局部进行冷敷,有助于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2.避免摩擦
应尽量避免摩擦、挤压患处,以免水泡破裂引起继发性感染。同时,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脚部与鞋袜的摩擦。
3.消毒处理
若水泡已经破损,需先用碘伏溶液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处理,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滋生,预防感染。
4.药物治疗
可以遵医嘱涂抹一些具有消炎、收敛作用的药膏,如氧化锌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帮助水泡干涸。如果水泡周围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进行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