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分四级,根据症状、肺功能和危险因素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定期评估调整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
1.第1级治疗
对于大多数轻度哮喘患者,第1级治疗通常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LABA)。ICS是控制哮喘症状的主要药物,LABA则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剧烈运动等。常见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
2.第2级治疗
对于第1级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症状的轻度哮喘患者,或存在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因素的患者,可升级为第2级治疗。第2级治疗包括ICS联合LABA,或ICS联合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如果患者对ICS/LABA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ICS,可考虑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短期冲击治疗。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主要包括噻托溴铵等,口服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等。
3.第3级治疗
对于第2级治疗仍未能有效控制症状的中度哮喘患者,或存在频繁急性发作风险因素的患者,可升级为第3级治疗。第3级治疗包括ICS联合LABA联合LAMA,或ICS联合LABA联合OCS。此外,还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等。
4.第4级治疗
对于第3级治疗仍未能有效控制症状的重度哮喘患者,或存在严重急性发作风险因素的患者,可升级为第4级治疗。第4级治疗包括ICS联合LABA联合LAMA联合OCS,或ICS联合LABA联合生物制剂。此外,还可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注意,哮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包括症状、肺功能、过敏原检测、急性发作史等。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避免过敏原、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控制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