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诊断主要依据高危因素、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等。治疗包括稳定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稳定期治疗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急性加重期治疗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锻炼、定期体检等。特殊人群的COPD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COPD,以下是关于COPD的相关介绍:
一、COPD是什么?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至10%。
二、COPD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是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性症状。
三、COPD如何诊断?
1.高危因素:有吸烟史、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接触史、童年时期下呼吸道感染史、COPD家族史等。
2.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3.体征:常见的体征有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双肺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等。
4.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
5.胸部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或CT检查有助于确定肺过度充气的程度及除外其他肺部疾病。
6.其他实验室检查:合并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
四、COPD如何治疗?
1.稳定期治疗:
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戒烟,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吸入,避免感染,适量运动,加强营养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
氧疗: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长期家庭氧疗,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等。
2.急性加重期治疗: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如感染、气胸、心力衰竭等。
根据原因治疗: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排气、利尿等。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等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等。
五、COPD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戒烟:吸烟是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COP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2.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避免接触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如粉尘、烟雾、化学气体等。
3.预防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
4.加强锻炼: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COPD。
六、特殊人群的COPD管理
1.老年人:老年人COPD的患病率较高,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和管理COPD时,应注意评估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COPD患者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在怀孕期间,应密切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以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3.儿童:儿童COPD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儿童COPD的病因和治疗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加强锻炼,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