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重型起病急且重,非重型起病和进展较缓慢,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注意饮食和定期复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患者较多见。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再障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
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感染和发热是再障的常见并发症,体温常在39℃以上。其中,肺部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非重型再障起病和进展较缓慢,贫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均较重型轻。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促造血治疗等。
如果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再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避免出血: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注意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象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