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变性质为纤维素性炎,可分为四期,各期特点如下:充血水肿期,肺泡腔有浆液渗出;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充满纤维素及红细胞;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溶解消散期,实变病灶逐渐消散、溶解。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变性质主要为纤维素性炎。
根据病变特点,大叶性肺炎可分为四期:
1.充血水肿期:发病后12~24小时,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渗出,其中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临床上患者可有高热、寒战、咳嗽等症状,但痰液通常为浆液性,带血者少见。
2.红色肝样变期:一般于发病后2~3天,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仍处于扩张充血状态,而肺泡腔内则充满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肉眼观,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坚实,如同肝脏,故名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约在发病后4~6天,镜下肺泡腔内的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变窄。肉眼观,病变肺叶明显肿胀,质实如肝,切面呈灰色,故名灰色肝样变期。
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降解,肺内实变病灶逐渐消散、溶解,肺泡重新充气,肺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
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血痰和胸痛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肺部实变阴影。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大叶性肺炎后,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加强预防,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