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主要与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子宫收缩异常、精神神经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主要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主要治疗方法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信息:
1.原发性痛经的原因:
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子宫收缩异常:原发性痛经患者常有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引起痛经。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患者对疼痛过分敏感。
其他:疼痛还受个体痛阈、遗传因素、情绪等影响。
2.继发性痛经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可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子宫收缩,痛经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子宫腺肌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慢性盆腔痛、痛经等。
3.痛经的治疗:
原发性痛经:
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
药物治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是痛经的主要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子宫收缩和痉挛,达到止痛的目的。
继发性痛经:
对因治疗:针对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进行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用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或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用达那唑、孕三烯酮等药物,或子宫切除术等。
对症治疗: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缓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痛经可能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对于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痛经可能与发育有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如果痛经逐渐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月经紊乱、性交痛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性生活的女性在使用药物治疗痛经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