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分为糖尿病肾病1期、糖尿病肾病2期、糖尿病肾病3期、糖尿病肾病4期,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分析会出现的症状。
1、糖尿病肾病1期
糖尿病肾病1期通常临床无肾病表现,仅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脏体积增大,小球和小管肥大。在运动、应急、血糖控制不良时,可有一过性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
2、糖尿病肾病2期
糖尿病肾病2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轻度增高。患者可出现高血压、水肿、泡沫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的症状,如乏力、面色苍白等。
3、糖尿病肾病3期
糖尿病肾病3期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min,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正常或正常。此期患者可出现浮肿、尿液增多、尿中泡沫增多、血压升高、夜间口干等症状。
4、糖尿病肾病4期
糖尿病肾病4期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此期患者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其中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颜面和下肢等组织疏松处,严重时可波及全身。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早期。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也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体重、戒烟等,以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