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关,可出现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可能是患有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黏液、浆-黏液,中耳负压、积液潴留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特征。其病因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儿童多见,冬春季多发。
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时,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如果积液量较多,还可能压迫鼓膜,引起耳部胀满感、闭塞感。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如使用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等。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有助于改善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
抗生素: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因此,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