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人体胃窦和幽门部,是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它能够穿过胃粘液到达胃黏膜表面,同时抵御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定植生存。此外,幽门螺杆菌还能分泌尿素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及细胞空泡毒素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损害胃粘膜屏障,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可能包括消化不良(如大便不成形、解不干净、不规律等)、口臭(很多时候口腔异味都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容易饥饿(若排除甲亢和糖尿病,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等。此外,它还可能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等疾病,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疼痛、胀气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呼气测试法(如C13或C14呼吸测试)以及胃镜活检后即刻行组织切片染色检测。一旦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进行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即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患者平时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