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方法包括体位、牵引、拔伸、挤压、分骨、尺偏、桡偏和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手法复位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下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方法:
1.体位: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置于手术台上,使患侧上肢与躯干呈90°角,手掌朝上。
2.牵引: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手掌和前臂,沿前臂纵轴方向牵引,牵引力为3~5kg,持续5~10分钟,以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
3.拔伸: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手掌和前臂,沿前臂纵轴方向持续牵引,并逐渐将前臂旋后,以纠正骨折的旋转移位。
4.挤压: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手掌和前臂,沿前臂纵轴方向持续牵引,并逐渐将前臂旋前,以纠正骨折的侧方移位。
5.分骨:术者双手拇指放在桡骨远端的背侧,其余四指放在掌侧,将骨折断端向两侧分骨,以纠正骨折的前后移位。
6.尺偏:术者双手拇指放在桡骨远端的掌侧,其余四指放在背侧,将骨折断端向尺侧倾斜,以纠正骨折的掌倾角。
7.桡偏:术者双手拇指放在桡骨远端的背侧,其余四指放在掌侧,将骨折断端向桡侧倾斜,以纠正骨折的尺偏角。
8.固定:复位完成后,术者用夹板或石膏将患侧上肢固定于中立位,然后用三角巾将患侧上肢悬吊于胸前,保持患侧上肢的功能位。
需要注意的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效果与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复位时机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进行手法复位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复位效果不佳或出现复位后再移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复位后需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同时,患者在复位后需要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复位后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