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侵入性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等,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有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样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以下是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查的解答:
1.侵入性方法:
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组织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治疗,如发现息肉可以直接切除。
快速尿素酶试验:将活检组织放入含有尿素的试剂中,根据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准确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细菌培养:将活检组织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后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这种方法可以确定菌株的类型和耐药情况,但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5天。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黏膜组织中幽门螺旋杆菌的DNA。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2.非侵入性方法:
呼气试验:让患者口服含有放射性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尿素,然后检测呼出气体中是否有标记的二氧化碳。这种方法简单无创,但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粪便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但准确性可能不如呼气试验。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这种方法常用于大规模的人群普查,但不能确定是否现症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一般需要服用10-14天。
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高危人群,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和治疗。同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可能通过密切接触、饮食等途径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分餐制、使用公筷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感染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