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的诊断标准包括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无脾肿大、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疾病以及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后者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解读再障的诊断标准。
获得性再障诊断标准如下: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一般无脾肿大。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等检查)。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再障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对于疑似再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
此外,再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支持治疗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输血、抗感染、止血等,以纠正贫血、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促造血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总之,再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和营养,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再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可能损伤骨髓的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