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侵入性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细菌培养、PCR检测等,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有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为5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高危因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以下是检查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1.侵入性方法:
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通过胃镜取得胃黏膜组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细菌培养: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旋杆菌,可检测出是否有耐药菌。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胃黏膜组织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非侵入性方法:
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让患者口服含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如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将尿素分解产生13CO2或14CO2,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13CO2或14CO2的含量,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具有无痛苦、准确性高的优点。
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操作简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不能用于治疗后疗效的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检查方法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