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等,还可能引发卵巢早衰和其他妇科疾病。目前主要有药物、手术、介入和中医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多次人流、注意饮食和定期体检。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以下是关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一些常见问题:
1.什么是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2.卵巢巧克力囊肿有哪些症状?
痛经:痛经是卵巢巧克力囊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
性交痛:性交痛也是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常见症状之一,多为继发性,即于月经开始前即有性交痛,而月经后反而消失,或疼痛更甚于以往。
月经失调: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他: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生育年龄为多见,青春期前不发病,绝经后异位病灶可逐渐萎缩退化。
3.卵巢巧克力囊肿有哪些危害?
引发不孕症:巧克力囊肿会导致女性不孕症,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流产。
引发痛经:巧克力囊肿会导致痛经,且痛经还会逐年加重。
引发性交痛:巧克力囊肿会导致性交痛,严重影响夫妻生活。
引发卵巢早衰:巧克力囊肿会导致卵巢早衰,使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引发其他妇科疾病:巧克力囊肿还会引发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4.卵巢巧克力囊肿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症状较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注入卵巢囊肿内,使囊肿缩小或消失。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中药、外敷中药等方法,调理气血、化瘀散结。
5.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
避免多次人流:多次人流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几率,因此应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流。
注意饮食: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总之,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女性朋友们应该重视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预防和治疗,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