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国家赔偿原则是怎样的,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一、国家赔偿原则是怎样的
国家赔偿原则包括惩罚性原则、补偿性原则以及违法性原则等,具体如下:
1、惩罚性原则,指赔偿标准对侵害方应具有惩罚性,除使侵害方赔偿足以弥补受害人所蒙受损害的费用外,还要付出对自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负责任的惩罚性费用。
这实际上就是赔偿额等于损失额加上惩罚金额,因此这一原则下的赔偿额是比较高的。
2、补偿性原则,指赔偿额能够弥补受害人所受的实际损失,这一原则下的赔偿标准等于实际所受损失额。
3、违法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违反归责法律造成他人权益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即以行为违法为归责标准,而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
因为国家活动是运用强制权力的活动,强制他人意味着影响其权益,合法影响权益是每一个公民享受公共利益要承受的负担,只有当这种影响违法之时,才构成对他人权益的损害,对此国家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条件,其在国家赔偿制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四项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是指国家对何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主体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一是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属于接受国家的委托执行职务,因此,其行为的效果归属于所在机关或国家。
2、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要件主要解决的是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的侵权行为要件是违法行使职权,具体包含两项内容:
(1)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
至于国家机关的民事行为以及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2)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违法。
3、损害结果要件损害是指对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不利后果,赔偿是针对损害而言,无损害即无赔偿,国家赔偿也不例外。
但国家赔偿所言的损害还必须具有某种性质,只有具备某种性质的损害才引起国家赔偿:
(1)损害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即损害之事实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确实存在的事实,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害国家不予赔偿;
(2)损害必须是针对合法权益而言,违法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不引起国家赔偿责任。
如没收违法所得,尽管没收行为可能违法,但由于是违法所得,国家不予赔偿。
4、因果关系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即损害结果必须为违法执行职务行为所造成,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家才对其承担赔偿责任。
因果关系要件所要解决的是损害结果由哪种行为所造成,以初步明确行为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
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国家赔偿领域必须注意其特殊性,上的因果关系讲究直接因果关系,在国家赔偿上则应注意其法律上的联系。
虽然我国司法职员的工作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但是依旧存在某些职员由于工作的原因,致使民事主体的人身或者是财益受到侵害,此时只要确定侵害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权益受到侵害的主体,就可以申请获得国家。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fabC2pWVwNcBVI.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