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出轨方财产怎么分配(离婚出轨方应怎样分财产)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出轨方怎么(离婚出轨方应怎样分财产)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因婚外情离婚,可以追究“出轨”一方的责任吗?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媒体人周刊#结婚后与恋爱时完全不同,婚后的生活中,褪去了爱情的浪漫与多姿多彩,取而代之的是转不完的锅台,处理不清的家庭琐事,日日如此的重复之后,自然会感觉到婚后生活的落差感。长期的平淡与琐事的缠绕,也导致了婚内出轨现象的发生。婚外的感情,就像那裹着蜜糖的砒霜,看似诱人,实则一碰就容易牵一发而引全身,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我们都不想面对的悲剧。

案例回顾

高先生与妻子结婚多年,用高先生的话来说,夫妻俩的生活虽然过的相对平稳,但是平淡、无味,还经常因为家中琐事而发生争吵。

高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出差,就在一次出差的时候,他结识了合作单位的女主管刘女士,两人随着业务上的往来,逐渐熟络起来,并在一次一次的工作联络中产生了感情。

婚外情的刺激,让高先生毅然决然的向单位提出到异地工作。就在自己与妻子交代完家中的事情后,他便义无反顾的启程到异地工作、生活,自然与刘女士的感情也迅速升温,两人很快过起了同居生活。

高先生与情人的日子维系了一年,纸里还是包不住火,很快妻子便发现了丈夫异地生活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在妻子的一次突然到访中,高先生与情人的同居生活彻底败露。

一怒之下的妻子提出离婚,高先生虽然表示同意,但是对于夫妻间的财产分割问题,两人却迟迟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两人将离婚的纠葛诉至法院。

律师支招

律师在接到高先生妻子的委托后表示,根据《民法典》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夫妻双方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各项收入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家庭财产具有平等的处置权。在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时候,夫妻对共同财产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共同处置,否则在未经一方同意的情况下,另一方擅自处分大额的夫妻共同财产,这一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因此,在丈夫与情人共同生活期间,如果妻子发现高先生有大额支出是可以向第三者索要的。

至于高先生是否构成重婚,律师表示,丈夫与第三者在明知有法定婚姻关系的前提下,依旧同居生活,并对外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该行为可能涉及到重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刑法》分则条文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律师表示,重婚的条件非常严格,至于丈夫能否被认定为重婚还要看具体的证据,目前对于妻子来说,最要紧的是弄清楚丈夫有没有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的情况。

暂且不论高先生与妻子在生活中是否还有感情,也不论他是否已经犯下重婚罪,律师认为,对于妻子来说,如果离婚进入到诉讼阶段,一旦通过提交的证据使法官认定丈夫确实存在婚内出轨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分配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是“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也就是在分割财产的份额上会更多地向无过错方倾斜。对于婚内出轨的,若无过错方能证明对方有通奸、一夜情等一般出轨行为,那么对方属于重大过错,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时主张损害赔偿。

夫妻一方出轨,离婚时会判净身出户吗?

离婚夫妻争议最大的当属财产。很多人受影视剧中“净身出户”戏码的影响,认为夫妻一方出现婚内出轨、家庭暴力等导致婚姻破裂的,过错方应该净身出户,但司法实践中却很少有真正净身出户的案例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法律解答:

夫妻一方出轨,离婚时不会净身出户。

夫妻一方出轨,离婚时分割财产时,出轨方不会被判净身出户的原因如下:

根据《民法典》规定,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上均等分割。也就是说,离婚财产分割是在平均分配原则基础上适当偏向于一方,而不是完全剥夺一方分割财产的权利。

另外,《民法典》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因此,一方仅有婚内出轨行为,无其他损害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不会被“净身出户”。

法律解析:

新颁布的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该法条为法院在财产分割时,适当照顾无过错方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但是,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并不等于过错方会产生人们通常所说的“净身出户”的效果。首先,夫妻有结婚的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有互相忠实的义务,也有互相扶养和共同抚养子女的义务。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会全面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而不是独立对待。事实上,子女是婚姻关系破裂后最大的受害方,法院在财产分割时优先考虑照顾子女利益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考虑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上均等分割。也就是说,离婚财产分割是在平均分配原则基础上适当偏向于一方,而不是完全剥夺一方分割财产的权利。

影视作品中的“净身出户”是一种通俗说法,在法律上这种情形通常表现为民法典第1092条的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或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一方出轨,另一方起诉离婚,财产分割方法是:

1、先由双方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方法;

在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先由双方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方法,法律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男女平等。

《民法典》第1041条的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3、在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就意味着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会依法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让出轨方因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4、无过错方可提离婚损害赔偿。

对方出轨,作为无过错方不仅可以争取多分财产,还能依法主张离婚损害赔偿,毕竟过错方的出轨行为对夫妻感情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也对无过错方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主张离婚损害赔偿,需要取得证明对方出轨的充分证据,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类证据:

1、对方出轨的视频、音频、照片;

2、对方写下的清楚记录出轨事实、时间的保证书、悔过书;

3、警察的询问笔录;

4、第三者怀孕的住院记录;

5、亲朋好友等的证人证言;

6、聊天记录、视频等电子数据。

由于出轨证据的搜集稍有不慎可能因侵犯当事人隐私权而无效,一旦发现对方有任何风吹草动,建议咨询律师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

证明一方出轨的证据有:

1、法院判决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一方主张另一方有了外遇,婚外情,那么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证据,那么法院不会采信。

2、通常证明外遇的证据有很多,但是和老百姓理解的并不一样,可能你亲眼看见,但法院没有看见,律师也没有看见,因此单凭口头说说并不能证明有外遇,除非对方在法院上亲口认可,或者给你写过保证不出轨的保证书。

3、以下证据可以证明外遇,但是请注意,证据越多越好,单一的证据太孤立,往往法院不能采用。

(1)男女在床上暴露的照片、视频,注意一点要合法取得,非法取得证据不算。

(2)一方写下的出轨保证书,认错书,悔过书。

(3)聊天qq记录,开房记录,亲密照片。电话记录,短信记录等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夫妻一方婚内出轨,另一方能否得到赔偿?

新京报讯(记者 左琳)妻子全职顾家,丈夫移情别恋,两人离婚时,妻子提出让丈夫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和离婚经济补偿,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这起案例入选了2022年北京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张某(男)与孙某(女)于2012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一子,子女出生后主要由孙某抚养照顾。2018年11月双方分居,分居后子女随孙某生活。2020年10月,张某起诉要求离婚,孙某同意离婚。双方就子女抚养、探视及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但孙某认为张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并生育子女,且未对婚生子女尽到抚养照顾义务,要求张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万元,离婚经济补偿24万元。

案件审理中,张某自认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并生育子女,认可自己存在过错,同意给孙某一定赔偿。但认为自己以给付孩子生活费的方式承担了部分的家务,不同意支付孙某家务劳动补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准予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孙某连续生育并曾全职在家抚养照顾两子女,分居后又单方抚养两子女,在抚育子女方面负担了较多义务。张某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且生育子女,对夫妻感情的破裂存在重大过错,给孙某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因此,对孙某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请,应当予以支持。法院从保护无过错方和妇女权益的角度出发,综合双方的结婚时间、生活状况、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判决张某支付孙某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离婚经济补偿5万元。一审判决后,双方服判息诉。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桂林。图源: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桂林表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又称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以及离婚经济帮助制度,被并称为中国三大离婚救济制度。202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对婚姻中无过错方权益的保护范围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适用范围。本案适用《民法典》最新规定,以判决方式维护无过错且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孙某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明确规定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本案中,张某在婚内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且生育子女,导致离婚,属于“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形。法院判决张某给付孙某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裁张某违反婚姻家庭责任的行为,促进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彰显了建设家庭文明的价值取向。

婚姻家庭关系虽然应当是平等的,但对维护婚姻家庭所负担的家庭义务很难平分。现实生活中,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常常存在一方(尤其是女方)为了配偶、子女和家庭获得更好的发展,像孙某一样较多地承担照料子女、老人的家庭义务,压缩和挤占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影响其离婚后职业发展、收入能力和生活水平。故孙某要求张某给予补偿,理由正当,应予支持,对于补偿的数额,法院综合双方结婚的时间、双方所述的生活情况、经济条件予以酌定。离婚时,法院判决对家庭义务承担较多的一方给予补偿,肯定其家务劳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事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所受影响,体现了权利义务平衡和公平公正原则。

校对 赵琳

新京报讯(记者 左琳)妻子全职顾家,丈夫移情别恋,两人离婚时,妻子提出让丈夫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和离婚经济补偿,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这起案例入选了2022年北京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张某(男)与孙某(女)于2012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一子,子女出生后主要由孙某抚养照顾。2018年11月双方分居,分居后子女随孙某生活。2020年10月,张某起诉要求离婚,孙某同意离婚。双方就子女抚养、探视及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但孙某认为张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并生育子女,且未对婚生子女尽到抚养照顾义务,要求张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万元,离婚经济补偿24万元。

案件审理中,张某自认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并生育子女,认可自己存在过错,同意给孙某一定赔偿。但认为自己以给付孩子生活费的方式承担了部分的家务,不同意支付孙某家务劳动补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准予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孙某连续生育并曾全职在家抚养照顾两子女,分居后又单方抚养两子女,在抚育子女方面负担了较多义务。张某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且生育子女,对夫妻感情的破裂存在重大过错,给孙某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因此,对孙某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请,应当予以支持。法院从保护无过错方和妇女权益的角度出发,综合双方的结婚时间、生活状况、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判决张某支付孙某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离婚经济补偿5万元。一审判决后,双方服判息诉。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桂林。图源: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桂林表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又称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以及离婚经济帮助制度,被并称为中国三大离婚救济制度。202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对婚姻中无过错方权益的保护范围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适用范围。本案适用《民法典》最新规定,以判决方式维护无过错且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孙某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明确规定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本案中,张某在婚内与案外异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且生育子女,导致离婚,属于“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形。法院判决张某给付孙某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裁张某违反婚姻家庭责任的行为,促进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彰显了建设家庭文明的价值取向。

婚姻家庭关系虽然应当是平等的,但对维护婚姻家庭所负担的家庭义务很难平分。现实生活中,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常常存在一方(尤其是女方)为了配偶、子女和家庭获得更好的发展,像孙某一样较多地承担照料子女、老人的家庭义务,压缩和挤占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影响其离婚后职业发展、收入能力和生活水平。故孙某要求张某给予补偿,理由正当,应予支持,对于补偿的数额,法院综合双方结婚的时间、双方所述的生活情况、经济条件予以酌定。离婚时,法院判决对家庭义务承担较多的一方给予补偿,肯定其家务劳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事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所受影响,体现了权利义务平衡和公平公正原则。

校对 赵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e73C2pWVghVBl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新婚姻法离婚后财产怎么分割?

    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取得的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 。如果一方有过错,分割财产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具体份额由法院裁定。 这个还是按照这个原则处理,属于共同财产 最高法院最新的司法解释主要针对父母亲为小孩购房和一方的

    2024-12-11 03:55:37
    47 0
  • 新婚姻法房产加名无效规定(婚前全款房加名的法律解释)

    裁判要旨 案涉房屋在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婚后登记于双方名下,双方婚后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并购买了案涉车位一个,故上述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应考虑共有人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结合郑某婚前付清房屋全款、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债务的数额、结婚时间长

    2024-12-11 03:55:33
    54 0
  • 2024新婚姻法财产分割嫁妆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那么新婚姻法财产分割嫁妆又会给各位网友带来什么严重的问题呢?今天就由小编小美带着大家来一探究竟吧。 法律分析: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同时废止。 双方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

    2024-12-11 03:48:52
    53 0
  • 民法典新婚姻法司法解释(2022年新婚姻法解读)

    为增强闽清人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氛围,更好地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建设和谐美好的闽清,近期,闽清县司法局组织各村居法律顾问及司法所深入各乡镇各村各户展开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中,普法志愿者通过向居民发放《》等宣传材料的形式,对居民进行了《民法典》等

    2024-12-11 03:38:18
    56 0
  • 成都新婚姻法婚后财产(新婚姻法关于财产的规定)

    导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保险金:1、共同财产投保的,保险金为共同财产的。2、个人财产在投保,保险金为个人财产。3、个人财产在婚后以共同财产投保,保险金为个人财产,但已缴纳的保险费中有一半属于对方。 随着《》(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将废止。 在夫妻

    2024-12-11 03:34:38
    46 0
  • 新婚姻法具体祥情

    2010年全文与司法解释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结 婚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四章 离 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2024-12-11 03:32:19
    4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