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他们通常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有时劳动争议可能会被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不予受理的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解答:
劳动争议不予受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只受理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如果争议不属于这些范围,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不予受理。
2、没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事实和理由,如果请求不明确或者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仲裁委员会可能会认为无法进行审理,从而不予受理。
3、超过了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者在一年内没有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
4、达成和解协议后反悔: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如果劳动者在达成和解协议后反悔,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不予受理。
5、申请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或者劳动者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等情况下,申请人不具备主体资格,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不予受理。
建议参考:
如果劳动争议被不予受理,劳动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了解不予受理的原因:劳动者可以要求仲裁委员会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了解不予受理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判断是否有上诉的可能性。
2、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认为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决定有误,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或法律机构的意见。
3、考虑其他解决途径:除了劳动仲裁,劳动者还可以考虑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劳动争议,例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
4、注意时效: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要注意时效问题,及时申请仲裁,避免因时效问题导致自己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仅供参考,具体法律规定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建议劳动者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劳动争议为何不予受理?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劳动争议 不予受理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劳动争议为何不予受理?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e4fC2pSVAFWDFQ.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