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监管总结 第1篇
自2022年8月6日受疆内爆发大规模疫情影响,本计划依托我团养老院促进居家医养结合进展,以智能信息化养老为平台,建设医、养、护、便等综合效劳体系的日间照料中心,通过高质量、高效能、高素养的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关注、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学问培训、康复理疗、文娱活动等贴心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等工作。我院虽已于团养老院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书,但养老院工程项目未竣工,部分工作目标未实现。
医养结合监管总结 第2篇
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根据国卫《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检查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检查,发现问题与不足,明确整改方向和内容,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
(二)规范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内部医疗卫生服务
推动医养结合机构严格落实各项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根据相关要求配置科室、人员和设施设备,规范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
(三)落实完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和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
按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等相关指南加强服务管理。
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
(四)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医养结合监管总结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监测
1.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特点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医院管理系统(HIS)的子系统软件,患者所有信息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的操作过程简单,信息准确全面,具体功能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原于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复杂,需要统计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手工处理既不全面,也不完整,而且效率低下,很难做到及时监控。尢其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与评价,涉及因素非常复杂,人工分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3]。许多医院感染管理者都在寻求一套科学实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以解决以上难题[1]。但是,医院感染管理包涵了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感染病例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等多个方面,数据流程复杂,专业性强,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问题。感染管理系统监测模块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CU监测病人感染监测主要对于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导尿管病使用率和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与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危险等级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高危新生儿感染监测主要对于高危新生儿(HRN)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相关性肺部感染率,可根据病人的平均住院人数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抗菌药物监测主要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联数、使用目的进行监测,输出相关统计分析图表。
环境卫生学监测由检验科人员或院感工作人员录入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的检验结果,软件可对监测结果自动评价,并打印监测报告单和各类统计图表和报表。
现患率调查供感染科做现患率调查时录入数据,基本上是仿照现患率个案调查表的形式来做的,重点用于统计各科室调查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培养等情况。相应的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报表、按疾病系统分类汇总报表、按易感因素分类汇总报表、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剂统计等[1]。
针刺伤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针刺伤的详细情况之后,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职工针刺伤的情况。
职业暴露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的血液体液暴露情况之后,可以自动为此次暴露评级,并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等。
暴发预警是此暴发预警会从当前日期开始,向前推算一定的天数内,自动计算同一科室、同一感染诊断的次数(或感染同一病原体的次数),达到用户设定的次数时,给予提示,双击记录时可以自动打开该病人的详细感染记录。监测的天数、同时发病的人数等都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用户还可以设置时间,每天到了设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自动计算一次,有暴况就自动提示。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医生工作站中医生对患者所下的医嘱,及患者所做检验项目的结果数据。再由计算机按照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进而得出感染方面相关数据。
具体流图如图1。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
医院感染信息查询是指患者在院住院期间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医疗数据,包括患者信息查询、感染病例报告、感染研究数据和字典维护。
病人信息查询是可以查询在院或出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在院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应用及侵入情操作信息及该患者在院期间的所有病历资料。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是医生实时在医生工作站完善患者的感染信息,如有发现新的医院感染病例可以随时填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全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近代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
感染研究数据,是提高对医院感染资料的利用率,形成智能立体的数据分析库。
字典维护是维护数据的基本项目,用于描述数据和标准数据。
2.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优势
管理目标明确采取并行管理
即人工与计算机并用的统计方法,在逐步探索、理清上机处理统计资料的操作程序、完善了统计汇总方法之后完全摆脱人工计算方式。由于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的系统分析功能的高科技优越性,使我们的监测项目得到不断扩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监测与控制密切结合
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可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第一手资料,获得多角度的综合监控数据。为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如抗生素合理使用监测,以大量实例统计分析结论,必然会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2]。
监测内容全面
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重危病人、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无菌手术切口人数及其感染率的监测,均能从中及时了解感染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有无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倾向。将统计分析结论及时反馈于临床科室指导工作,从而推动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些都是手工操作所不能达到的。在进行的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菌株耐药率监测,可以随时掌握本院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了解各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这更是人工统计汇总监测资料时所难以奏效的。计算机的应用,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进行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分析反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设有阶段性的总结
数据自动储存、统计、分析,汇总形成图文并茂,阶段性动态监测的重要信息。如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率与耐药谱等监测信息均可以线形图、真方图、圆饼图表示。动态监测,并有同期对比,信息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使各级领导充分把握本地区、本单位以及各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郑佳.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
[2]赵文敏.医院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学杂志,2008(6).
医养结合监管总结 第4篇
xx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和全体护理人员精诚合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稳步发展。20xx年,我要继续发扬好的方面,积极改进不足之处,为患者带去更贴心的护理,也为医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xx年的到来寓意着年的工作将画上一个句号,在这一年里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帮助。在护理部主任的带领下,根据日常工作情况,现将本年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基本工作情况
1、协助护理部主任完成护理质量管理的资料整理。包括重新修订、编制护理工作制度、心得体会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说明书、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程、护理紧急预案等;对每月质控进行汇总、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做出反馈;及时对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登记,每月汇总并总结;
2、每月组织各级护理人员有目标、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3、严格管理各类文件、档案,包括医院内部各种资料、护理人员各种证件,保证资料、档案不外流、不外借,确保医院利益;
4、团结行政其他科室,需要协助工作时,能积极、主动配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工作不够细致,忽视细节就容易带来矛盾、问题;
医养结合监管总结 第5篇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突出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县政府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中医药工作列入“xx农民健康行”活动主题,成立了“xx农民健康行”xx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同时按照《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中医院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提高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地位。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纳入了县城建设整体规划并提到议事日程,中医院经费实行了财政预算,今年预算安排45万元。2006年,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二)突出网络建设,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三)突出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逐年显现。
(四)突出人才培养,中医药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一是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师承教育、外出进修等形式,培养12名县级中医药技术骨干。二是培养基层中医药人员。以集中脱产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共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7人。三是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共选送110人参加了中医药大中专学历教育,已有68人获得毕业证。乡镇卫生院从事中医药工作的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四是采取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活动,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来xx传授学术经验。并选派48人到市中医院参加了“冬病夏治”技术培训活动。
二、困难和问题
(一)中医扶持政策难以到位。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但没有像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一样发展中医事业,即使有一些扶持的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一是中医院预算经费没有增加。我县中医院预算基数为45万元,且去年和今年没有变化,而医院各项费用逐年增多,按照同步增长要求,预算严重不足。二是中医专项经费没有列入常年预算安排。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和建设、中医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经费得不到保障。三是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得不到落实。省市县都出台了要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西医与中医以相同比例报销。
(二)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农村中医药优秀人才匮乏,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已寥寥无几。在全县农村中医药人员中,近几年,虽然开展了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但目前仍存在学历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差的矛盾,在解除群众疾苦方面没有优势。
(四)中医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卫生局设立的中医股并入在医政股内,中医管理职能难以履行到位。我县作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没有单设中医股,仅有1名兼职管理人员,与上级对我县中医药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建立协调机制,健全中医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积极扶持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加速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调整时财政支出结构,将中医药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中医事业费和中医专项经费占县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同时将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的政策落到实处。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d6bC2pXUgNdA1E.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