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修改对比(行政诉讼法最新修改内容)

最高法案例:大理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与大理市主管部门关于行政其他再审议案的裁定。关于起诉期限的问题以及最高人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问题的解释出台之后,也就是2018年的最新的解释出台之后,新老解释关于诉起诉期限的适用问题。该案件的再审申请人是大理某酒店管理公司,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再审申请人。

洱海在治理过程中,市主管部门进行了专门的通告。内容涉及到周围的治理范围之内的一些酒店的经营者。可是,大理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经营者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的时候被驳回了,起诉理由是已经超过了起诉期限。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案情。

某酒店等经营户向区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2017年3月市主管部门作出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通过第二项整治内容可知通告的整治范围包括了作为再审申请人的这些经营户。整治的通告影响了他们的权利义务,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但是,他们在起诉到市中级法院之后,市中院作出判决不予立案。不予立案的理由是超过了起诉期限。之后,这些经营者向省高院提起了上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64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道和应当知道起诉之日起一年。这是诉讼法解释关于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没有在行政行为的载体上或者是如果一个事实行为,以其他形式笔录、口头告知或者有证据证明的告知的形式,告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起诉期限。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是从知道和应当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之内要起诉。起诉期限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现在有很多文书在结尾的时候,即关于行政行为作出的时候,行政机关都会告诉你,你可以复议,也可以诉讼。

关于诉讼权利的告知内容,起诉期限告知的内容,没有告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新的最高人民法院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是从知道和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的起诉期限。

本案因为是在2017年的三月份,市主管部门发布的通告。法律适用的解释是在2018年开始实施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间是2018年的6月29号,法院认为时间是2017年的三四月份到2018年的6月9号,认为已经超过了一年的起诉期限,因此驳回了上诉。

当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了再审。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对于行政起诉期限以及行政起诉期限存在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法理上的阐述。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当事人不服某一行政行为,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的时间限制,它是一个寻求司法救济的时间限制。起诉期限一方面要尊重事实状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行政诉讼一般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所以,这种行政行为不能是过30年、40年之后去追究三四十年之前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要进行撤销?如果是这样,就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必须给受影响的行政相对人救济的期限,维持公共秩序的时间,要考虑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关于是否超出诉讼期限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里在进行相关的理由申明的时候,主要是有这么几个方面:

适用一年的起诉期限,会造成当事人起诉不能,影响行政诉讼法立法宗旨的表现。本案是2017年3月份贴出的公告,行政相对人应该是在三月底或四月初,大概就在这个时间段知道的相关的通告,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相关的司法解释于2018年2月8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是2018年的2月8日开始生效的。如果法律政策之后,按照一年起算的,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去主张相关的权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按原来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条规定是两年的起诉期限,这样是严重地缩短了他的起诉期限。这是有悖的初衷。

第二个理由是适用一年的起诉期限,违反有利于行政相对人法律适用的原则,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行使。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议纪要的第一部分规定,纪要规定是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并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原则。但是对于起诉期限的规定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的内容,目前是存在这个争议的。但是,还有一条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原则,如果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分析,不能因为一个新的法律的修改,而使当事人本来具有的救济权期限缩短。

如果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原则来说,也应该适用原来的法律规定。原来关于两年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的第41条之规定。

当然在即使是适用一年的行政起诉期限也不能够简单地从知道之日起开始计算,也不能简单地这么去认定,也应该是从法律实施后重新计算一年的起诉期限。当然这是法院的一个观点。

综上,由于这两个理由,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裁定超过起诉期限与法不溯及既往的法理相违背,亦不利于保护经济经营户的合法授权。最终,指令省高院再审本案。

每个案子情况都不一样都需要具体分析,所以企业主如果遇到类似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建议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分析,也可以向我们咨询,行政纠纷当然要找北京楹庭律师。律师团队会给指明道路,搜集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出具简单办案方案之后,企业主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解决。通过法律的工具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d07C2pRUwNWAF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最新规定(行政起诉是否超过法律规定期限)

    安徽:依法抗诉有效化解申请人对抗情绪 来源:检察日报 汪峰 黄骊 张晓华   近日,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所作出的一份判决,让一起纠葛了4年之久,经历一审、二审、再审的行政争议画上了句号。   房屋征迁引发行政诉讼   2016年5月,因道路实施拓宽改造项目建设

    2024-12-11 03:33:18
    80 0
  •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最新(行政诉讼法负责人出庭制度)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最新(行政诉讼法出庭制度)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当前,法院受理行政诉讼已经进入立案登记制时代,即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立案登记制对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诉权意义重大,但实施过程中暴

    2024-12-10 23:48:41
    42 0
  • 最新行政诉讼法全文(最新10篇)

    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以下这10篇行政诉讼法是来自于律师工作站的行政诉讼法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章 证据 篇一 第三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2024-12-10 23:48:35
    41 0
  • 行政诉讼法(优秀10篇)

    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下面这10篇行政诉讼法是律师工作站为您整理的行政诉讼法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篇一 (根据2014年1

    2024-12-10 23:38:09
    37 0
  •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

    2024-12-10 23:38:09
    45 0
  •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17条(中华人民行政诉讼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7年11月13日由******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8日起施行。 ****** 2018年2月6日   ******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2017年1

    2024-12-10 23:23:16
    3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