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安全秩序罪怎么判(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一是妨害公务罪。原则上应该采用暴力威胁手续。但有例外,如果是阻碍的是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因为影响国家利益,就算不是暴力威胁手段也要追责。

另,袭警罪,是从妨害公务罪里面突出出来的。因为其行为要相对妨害公务罪要从重处罚,最后就直接成立更重的袭警罪。因为目前,因公殉职的警察很多,要着重保护。3到7年的从重处罚,使用枪支、刀具或机动车撞击等行为。

“公务”,谁在实施公务行为,因为部分公务活动被外包了,谁就是公务人员。公务进行相对扩大化解释,只要在实施公务就是公务人员,是否有编不具参考性。

警察罚款后,自己踢了警察两脚,不构成妨害公务罪。第一是几无伤害,第二公务已经结束。就算严重,那也是。

妨害公务罪在刑法中,一般幅度是3年以下的轻罪。但是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死亡,就转化为了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

实施任何违法行为再去妨害公务的,原则上,都应该数罪并罚。例外,走私毒品和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过程中,妨害公务行为仅作为一个加重情节。因为走私毒品和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两个行为都是跨越国边境行为,走私行为也是跨越边境,会经常性遭受检查和盘问,就很容易与边防人员公务活动起冲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甚至有些必然性。

二是招摇撞骗罪。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去骗。就是两个行为冒充+骗两个行为。单纯冒充原则上不定罪,冒充后再去骗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形象。如果冒充不去骗而是做好事,这是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添光芒形象。冒充之后去抢的话,定抢劫罪。冒充之后劫持航空,定劫持航空器罪。冒充之后去骗才定招摇撞骗罪。

“骗”,可以骗钱、权力、地位、荣誉。

例子,有个人冒充交警收别人罚款,共收九百元,定了招摇撞骗罪。钱再少也定罪。只要骗了就构成。

如果招摇撞骗的骗钱太多,还涉嫌,所以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还能是竞合关系。招摇撞骗罪最高法定刑10年,而诈骗罪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所以如招摇撞骗骗的钱不多,就定此罪。如果骗的太多上百万,就定诈骗罪。择一重罪处罚。

最高人院司法解释,冒充人民警察(国家工作人员)抓赌抓嫖的,定招摇撞骗罪。如果嫖客不给钱,还使用暴力的话,这种就是骗了,就是抢了,就定抢劫罪。

冒充治安联防队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去抓赌抓嫖的,这就涉嫌诈敲诈勒索罪(吓唬人)。如果嫖客不给钱,还使用暴力的话,这种就是骗了,就是抢了,就定抢劫罪。

三是伪造、变造、买卖、使用、盗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买卖的买也惩罚,卖就更定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情节轻微的要治安拘留,相对严重的,构成犯罪。审判实务中,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的容忍度很低,基本上只要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很多案件都是定了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了。

四是冒名顶替罪。就是冒名加顶替,冒名就是冒充别人的身份(比如,学籍档案和姓名资料),顶替就是顶替掉资格。比如冒别人名参加司法考试,结果过了,取得的资格不是被顶替了。比如乙已经参加了司法考试,取得法考成绩,但是甲却冒乙的名顶替乙资格。顶替的内容包括跟我们切身利益非法重相关的,高等学校入校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

五是考试作弊类犯罪。重要两罪,一是组织考试作弊罪。二是代替考试罪。

组织考试作弊罪是经营性的犯罪。而代替考试罪自我性的犯罪。考试的范围,指的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法律要求取得某一种准入资格(或行业)而必须要进行的考试。比如当律师,律师法要求法考。读大学,高等教育法要求考。当公务员,公务员法规定要考。主要看国家是否法律规定必须要有此类国家级别的考试。四六级考试不是。可以是笔试、面试、口试等多种形式。

组织考试作弊罪和代替考试罪关于既遂的认定,本质是一样,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扰乱了考试秩序。考试秩序,要求不能违背秩序,不正当的考试规则。

罪数问题,像是一连串行为紧密关联,定一罪。如果紧密不强,前后者不是必须在一起的,定数罪。

六是聚众斗殴罪。

聚众斗殴罪,立法状态是法不责众,所以就惩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其余人无罪。聚众斗殴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的地区。聚众斗殴的法定刑一般3年以下,加重情节也就10年以下。认定聚众斗殴要慎重,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仅具体人和组织者)更要慎重。

法律原文:聚众斗殴致人死亡定故意杀罪。这部分说法,这是法律拟制(拟制就是特别)规定,无论故意过过失都是。另说这是一般规定,认为只有故意才构成,范围不能宽泛。考试考只会同时考两个观点。

七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有组织领导者、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共同才是组织。构成要件,三级架构的组织性、经济性、暴力性。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现今更加文明,以公司或组织形式存在,实现对一定行业或地域的垄断性行为,而这种垄断靠暴力或者软暴力。

一些村长、沙石行业、餐具等都可能因这暴力而强制性要求,最后形成垄断。垄断地位是市场上的一定形态,但不能用暴力手段。可能是一定行业或区域。可能是通过暴力手段,出可能是权力庇护,最终导致区域或行业的垄断地位,同时,还绝不允许其他人参入此区域或此行业。

罪数问题同上原则。

对黑社会性组织的处罚,要落实责任制,对首要分子的处罚不一定比其他成员要重,因为首要分子干得事情更坏的同时知道的也越多,更可能会存在自首、立功等情节。对逃往海外的首要分子其回来后可能比积极分子罚得轻。

黑社会组织本质上是一个共同犯罪。就是平台搭建后,就算后面退出,但该组织仍正常运行,那仍算在黑社会组织里。

第八个,赌博罪、开设赌场罪、组织参与囯境外赌博罪。

最早仅有赌博罪一罪,三种表现行式,聚众赌博、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2006年,因开设赌场危害更大,从赌博罪中另立出来重罚。开设赌场可以是现场或网络等形式。

但是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游行团组织内地人员到外,名为旅游实为赌博,这样导致国内大量资金外流境外,非常多,金额还特别大,影响国内金融秩序,危害大,所以这个组织参与国境外赌博罪单独从赌博罪出来,其罪比赌博罪刑罚重。

第九个。

寻衅滋事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可以理解为耍“小流氓”。

例子,家人在医院死了,家里人到医院拉横幅闹事,寻衅滋事。

例子,三个人在公园追逐别人,想让别人出洋相,把别人追到了公园死角落。寻衅滋事,起哄闹事。

例子,大街上,一女追逐拦截另一女,寻衅滋事。

都是发生在公共场所。“小流氓”是寻衅滋事罪,如果“大流氓”,就是更大罪。

第十个,催收非法罪。

催收非法债务罪,讨债的时候可能打人要、关起来。比如看似“非法拘禁”,但不完全一样,比如只是跟着一起,看电影都跟着。

讨债跟被害人同吃住一个月,就是跟债务人,没有剥夺债务人的人身自由,不构成成非法拘禁罪。

有些讨债行为定为寻衅滋事,但这也要造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才行。仅扰乱一家人的秩序,就也不算上。如果整个楼道,都喷大字,这就影响了公共秩序,这种才算。

这种算不上拘禁的“软禁”现今都定催收非法债务罪。当然如果拘禁了,就直接非法拘禁罪。

第十一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及相关犯罪。

涉及计算机的犯罪,学习要领,原来社会都是现实空间,现在社会部分进入了虚拟的网络社会。把网络社会映射到现实中,现实犯罪,那网络同样犯罪。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cd0C2pRXQdQAV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资助危害安全活动罪构成要件(多少金额达到扰乱国家金融罪)

    1、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接责任人员包括资助行为的决策人以及实际实施的人员。如果资助属个人行为,行为人即为直接责任人员。根据

    2024-12-11 03:23:26
    51 0
  • 扰乱社会治安罪如何处理

    扰乱罪 法律常识: 扰乱社会治安罪的处罚如下: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1、对扰乱社会治安罪的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2024-12-11 03:14:16
    49 0
  • 扰乱法庭秩序罪谁立案的

    律师解答www. 扰乱法庭秩序罪由 公安机关立案。扰乱法庭秩序罪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2024-12-11 02:33:21
    48 0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林永良等四人被行政拘留

      【导读】林X良、戴X权等四人因为一些小纠纷到北京上访,期间以静坐等形式,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目前,林X良等四人被依法行政拘留。2006年4月8日至9日,巴川镇黑龙村村民戴X权、侣俸镇村   林X良、戴X权等四人因为一些小纠纷到北京上访,期间以静坐等形式,扰乱了公共场

    2024-12-11 01:48:53
    48 0
  •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几个罪名?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危害税收征管罪。犯罪主体是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危害后果,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几个罪名的问题请看下

    2024-12-11 00:36:42
    48 0
  • 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是如何的

    备受争议的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罪一案,被最高人院指令再审。这类案件容易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于:司法实践中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中“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理解存在分歧。本文梳理了与“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认定相关的、案例及观

    2024-12-10 23:52:42
    3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