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案件类型有哪些(关于民事诉讼的种类介绍)


诉是基于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一方当事人以另一方当事人为对方,向特定的人院提出的进行审判的请求。按照当事人提出诉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民事诉讼诉可以分为三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形成之诉)。

  一、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法院判定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一定关系的诉求。

  按照当事人诉请目的不同,又可以将确认之诉分为积极的确认之诉和消极的确认之诉。积极地确认之诉,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诉请法院确认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收养关系。消极的确认之诉,是指要求法院确认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如请求法院确认双方之间不存在关系。此外,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时间不同,确认之诉又分为原始的确认之诉和中间确认之诉。原始确认之诉,是指在起诉阶段原告向法院提出的确认之诉,是确认之诉的典型形态。中间确认之诉,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关于诉讼的前提性问题,当事人提出的确认某项法律关系的诉。

  确认之诉的特点:

  (1)确认之诉以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有争议为基础。只有当事人双方对他们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一法律关系产生争执,才有确认之诉的必要,才能提起确认之诉。

  (2)确认之诉的目的只是谋求对一定法律关系存在与否的司法认定。确认之诉并不预先确定法院裁判内容的强制实现,而只是一种通过法律关系的“公权性”确定来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3)法院对确认之诉的判决不伴有执行效力。而给付之诉具有执行力,变更之诉将形成力作为解决的重点。对确认之诉来讲,它是专门通过对法律关系司法认定来谋求纠纷的解决,并不要求当事人履行相应的义务。

  2.提起确认之诉的条件

  当事人提起确认之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不明状态。当事人双方对于是否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发生争执,这种关系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尚处于不明状态,而且,这种法律关系应是现在的法律关系,将来的法律关系一般不允许确认。

  (2)存在消除法律关系不明状态的必要性。因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明确,被告方的行为会导致原告法律地位的不安定,即有使原告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危险。

  二、给付之诉

  给付之诉,是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判令对方当事人向自己履行一定的民事给付义务的请求,如请求返还财产、支付货款的请求等。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中最有代表性的形态,也是司法实践中利用率最高的诉讼类型。在民事领域中,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旦依法成立,就会产生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另一方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其履行义务,就构成给付之诉。

  1、给付之诉的特点:

  (1)给付之诉的根本目的,不仅要确认诉方当事人的实体请求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特定的民事义务,以谋求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实现。

  (2)给付之诉提起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存在有给付纠纷。这种给付纠纷,应当是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存在给付请求权以及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发生了争执。

  (3)给付之诉的判决往往是具有执行力。在取得胜诉判决后,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满足自己的实体请求权。

  2、给付之诉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给付之诉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财产给付之诉和行为给付之诉。如此分类,这是依据当事人请求给付的内容为标准来确定的。财产给付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一定的财产交付义务的诉。财产给付之诉亦可以分为交付特定物的给付之诉与交付种类物的给付之诉。交付特定物的给付之诉如原告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借用的一幅名画,交付种类物的给付之诉如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子女20万元。行为给付之诉,是指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被告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诉。行为给付之诉,又可以分为作为的给付之诉和不作为的给付之诉。如原告请求判令被告腾空住房,属作为的给付之诉,如原告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行为,属不作为的给付之诉。

  (2)现在的给付之诉和将来的给付之诉。这是以给付时间为标准所分之类。现在的给付之诉,是指在原告针对与被告现存已到履行期的给付之诉而提出给付请求,法院作出判决之后,便产生向对方履行义务或可进行强制执行的效力。将来给付之诉,是针对履行期限尚未到来的将来给付义务而提出的给付请求。法院对这种将来给付请求作出判决后,并不立即产生给付义务,而是在将来的履行期到来或者履行的条件具备之后,才履行一定的义务。当事人通常情况下只能提起现在给付之诉,而将来给付之诉的提起则应当是具备相当严格的条件。

  3、提起给付支付的条件

  当事人提起给付之诉,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当事人之间存在给付争议。包括给付请求权是否存在、给付的范围、时间以及方式等。存在给付争议时提起给付之诉的基础。

  (2)当事人一方依法享有的给付请求权已届清偿期,而义务人尚未履行或者拒不履行应当承担的给付义务。这是提起现在给付之诉的条件。对于提起将来给付之诉,应当具备预先请求的必要性,即根据人的言行,可以推定其届时无履行给付义务的意思时,就可以认为已有履行请求的必要。

  4、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关系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确认之诉之是给付之诉的基础。法院在审理给付之诉时必须先要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加以确认,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出对给付之诉的判决。为此,这两种诉可以在同一案件中并存;其次,若这两种诉不在同一案件中,确认之诉所作出的判决结果,对将来可能提起的给付之诉会产生预决的效应。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的区别:第一,提出的目的不同;第二,提出的前提不同;第三给付之诉的判决结果是有强制执行力的。而对确认之诉来讲,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标的物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因此,确认之诉,没有给付内容,不具有交付和接受的权利义务。

  三、变更之诉,又称形成之诉

  变更之诉:是指当事人要求改变或者消灭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比如共有关系、婚姻关系等,可以基于一定的事实和行为而变更或者消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某种法律关系是否保持存续发生了争议,诉诸法院,要求予以变更,就是变更之诉。

  变更之诉可以分为实体上的变更之诉和程序上的变更之诉。实体上的变更之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变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实体效果的请求。如诉讼的当事人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产生当事人之间因离婚判决而导致婚姻关系消灭的实体法后果。程序法上的变更之诉,是指当事人提出的变更程序法律效果的请求,最典型的就是再审之诉。

  变更之诉的特点:

  1、当事人之间对既存的法律关系的存在并不存在争议,争议的是该法律关系是否应当继续存在下去或者以什么内容、形式存在下去。

  2、在法院作出变更判决生效之前,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仍然保持原来的状态。变更之诉是通过法院的变更判决来改变或者消灭现存的法律关系,在法院作出的变更判决生效以前,当时存在的民事法律法律关系并不发生任何变化,仍以原来的内容、原来的形式继续有效存在。只有法院作出的变更判决生效以后,原来的民事法律关系才会发生变更或者消除。

  变更之诉与确认之诉的区别是:两者都是针对民事法律关系而发生的。确认之诉,是当事人之间对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有争议,需要法院加以明确;变更之诉中,是当事人之间对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无争议,只是要求法院作出改变或者消除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变更之诉与给付之诉之间的关系,两种诉常常并存于同一个案件之中,两诉可合并审理,并一同作出判决。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c81C2pRVABWAl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新旧民事诉讼法对照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 (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九

    2024-12-11 03:55:57
    39 0
  • 继承的房子以买卖合同过户(最新民事诉讼法协助房产过户法条)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法典中企业间过户房产如何处理,房屋买卖过户流程的问题,希望本篇文

    2024-12-11 03:34:53
    42 0
  • 民事诉讼法全文最新版(了解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和费用)

    1.原告主体不适格,即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原告起诉时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26:00
    44 0
  • 民事诉讼法关于调解书的规定

    一、关于的规定 法律主观: 民事诉讼法的法院调解合法原则是如何体现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要多做说服教育和疏导工作,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2024-12-11 03:18:59
    42 0
  • 新民事诉讼法生效时间规定(现行民诉法解释生效时间)

    01 2021年民诉法修改的基本情况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第七届****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先后经历了2007年、2012年、2017年三次修正。 此次民事诉讼法迎来第四次修正,修正草案共对民事诉讼法作出16处调整,其中

    2024-12-11 03:18:00
    47 0
  • 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

    2024-12-11 02:43:13
    4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