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规则需要那么复杂吗(多些真诚、少点套路)

今年双11各家成绩依旧亮眼。

11日凌晨刚过,京东便已公布双11期间战绩,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紧接着,阿里官宣4982亿元成交额战报;同样,苏宁各销售渠道也在双十一开场19分钟实现GMV破50亿的成绩。

然而,这些亮眼数字背后依旧难掩人们日益增长的疲倦感。“优惠规则有必要这么复杂吗”、“算来算去还没优惠多少”,“买个东西太累了”不少网友吐槽道。从最初简单利落的半价购到如今“免单”、“红包”等噱头之下,我们真的需要如此花式的玩法吗?

双11的复杂玩法是否合理?

还记得最初双11的半价确确实实打动了很多人,在11日当晚,全家人守在屏幕前秒杀抢货。规则简单却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半价优惠”搭配“给自己一个买买买的理由”让不少人成功“入坑”。

而后,随着越来越多平台、商家、消费者参与进来,增长需求下,津贴、满减、红包等各式玩法也开始变得多元化。替代“半价”折扣的是满400减50”、“付定金立减”等优惠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盖楼、叠猫猫、养猫等小游戏利用“PK赢红包”的机制不断激起用户胜负欲,以拉人助力引发社交裂变,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圈层。

然而,不同用户对这些新鲜玩法的接受度却大不相同。在今年的淘宝养猫游戏中,一些用户对TOP君表示,今年并未看到去年那样“呼朋唤友、斗志满满”的PK邀请,“花了大把时间消耗人脉最终仅分得了几块钱,搞得人很疲惫,所以就干脆不参与了”,有网友表示。不过也有人称,自己只是每天上班路上玩一玩,晚上回家跟别人换一下人气,佛系养猫最后获得了120块的红包。“是麻烦了点,但既然想薅羊毛还谈什么用户体验呢”,这位“猫友”说道。

诚如其言,当双11成为一年中最大的全民购物节日,平台就需要利用越来越复杂、精细的玩法区分出不同等级用户,以求获得利益最大化,即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以养猫为例,懒得花时间、人脉做任务的人便不会获得红包奖励,购买价格自然比养猫用户高一些,因此平台可利用优惠玩法根据价格敏感度对用户做区分和筛选,从而利用不同人群对同一商品的价格接受差异提升利润空间。

也因此,在双11优惠玩法多元趋势下,玩法不再是如以前一样是用户必须参与的项目,而是成为一道选择题,如同各大视频网站的会员一样,你愿意花钱买会员免广告还是选择省钱看广告,在淘宝上,你愿意省点钱增加用户在线时长还是直接多花点钱下单,两者都是在以不同方式向平台贡献自身用户价值。

合理的机制一定代表着好的消费体验吗?

据TOP君观察,即便合理的机制中也存在不合理的规则。在声势浩大的优惠狂欢中,一些所谓的“玩法”也在逐渐消耗用户的购物热情和体验,透支所剩无几的耐心。

例如有的商家推出“前50名免单或半价”的噱头引导消费者付定金,但实际上却利用信息不对等、不透明的特点欺骗用户,最终消费者付完尾款并未享受到任何优惠。比如,今年双11护舒宝的优惠政策就被很多网友疯狂吐槽,不少人表示原本拍两套得10盒的优惠却在收货时只拿到了8盒。复杂的文字游戏下,消费者熬夜付款之后却发现竟然还没有天猫超市便宜。同样翻车的还有高洁丝,双11当天明明买两件享优惠却限制用户限购1包被用户推上了微博热搜榜。

高洁丝双11翻车

微博上网友对护舒宝的优惠纷纷吐槽

同样,不断更改的价格也是“韭菜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年亦如此,TOP君观察到,不少商家依旧在11.11之前提价,再在双11当天降到平常价,甚至更高的价格来冲销售额,很多人也表示1号付完尾款后,发现11号价格更低了,这些套路往往让用户们“措不及防”。

此外,遭很多人吐槽的还有天猫上的“惊喜任务红包”,针对特定用户,淘宝会赠送“满10000减500”、“满3000减150”等不同额度的红包,用户只要与花呗签约即可领取任务,获得优惠,如果任务未完成将会追回红包,即在花呗中扣除红包费用。不少网友反馈,因退款订单不计入任务额度导致任务未完成,最终并未享受到任何优惠。这意味着,要想使用惊喜任务红包,就必须弄懂并遵照平台的复杂规则达成消费额度,不然即便实际消费达到优惠额度也未必能使用红包。

复杂的购物游戏中,弄不懂规则的人越来越多,本应简单便捷的购物体验有时变成了“反复算计”的高门槛游戏。

据TOP君观察,一些中小商家也在平台各种促销活动和流量推荐中越算越迷茫,到底该参与哪些满减活动?叠加优惠又怎么算?怎样才能分配到流量?更有商家反馈一波大促后,库存消了,但也赔了。也有部分中小商户摆正心态,将双11当成获得新客、回馈老客的一次营销活动。

同样,存量时代下,品牌也非常焦虑,毕竟双11是全年最大的购物活动,大家都在铆足劲儿往上冲,保守投入就意味着分不到流量。“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后面的人都得站起来,”一位业内人士对TOP君表示。

玩法起初本来是互惠互利的手段,如最经典的支付宝集五福、春晚抢红包等策略,好的玩法能够让平台达成留存、活跃度等KPI,商家品牌实现推广和促销的目的,消费者获得超出预期的惊喜体验,三方之间各有所得,互相成就,今年的养猫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个标准。但就如TOP君刚刚提到的优惠噱头、文字游戏等复杂规则仅仅只是在透支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按照规则熬夜抢货,时间、精力、沟通成本不断上升,却并未带来物质上的优惠,“不买最省钱”从一句调侃变成了一次实践。

我们真的需要如此花(套)式(路)的玩法吗?

越来越多套路背后,实则是平台拉动内需,突破增长的硬性需求,但各方真的需要如此复杂的规则玩法吗?

从女神节、618、818再到双11、双12、年货节,一年中大促节点越来越多,每个促销期也有逐渐拉长的趋势,加之多平台入局,竞争加剧,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消费者开始对促销免疫。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机会成本”,即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随着社会发展,金钱成本或不再被人们放置在第一位,取而代之的是时间成本,人们开始思考做任务、凑满减的时间能否获得更多价值?也因此人们更倾向于较为直接的优惠信息,并减少冲动购物。

根据凯度调研,更多人倾向于直接领取优惠

与此同时,品牌商家也在越来越密集的促销活动中陷入“不得不参与、不得不投入、不得不让利”的困境中,也因此出现了很多诸如宝洁、高洁丝的“翻车”现象。声势越来越大,规则越来越复杂,优惠越来越少,当价格优势逐渐削弱,双11在未来或许不再是最大的促销点,而是成为品牌商家集中刷存在感的一波营销活动。

我们常说口碑是最好的品牌。当双11的节日IP已成为一种国民传统,激烈竞争间,在增长数字的强驱动下,消费体验反而不如以往,正如今年双11过后随即上升至热搜第一的“退款”二字。长期以往,口碑滑坡或将影响到未来IP的盈利能力。如同在流量+IP热度中失效的《上海堡垒》,市场给予的结果也正体现了观众对同类作品的厌倦与疲惫。

诚然,玩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消费,但与此同时,如何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做信誉和口碑的长期运营比短期促销更值得思考。特别是在用户中心时代,当存量空间不断压缩,媒介渠道越发分散,品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一则TVC里,更是在一次次消费沟通中好感度的不断积累。

时代或许变得很快,但多些真诚、少点套路总是与消费者“交朋友”的核心。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c51AgQ8UQZRBF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波波:那天套路我的美女,给了我一份意外情报

    这是波波连载的第59篇原创文章每天分享打造IP终身私域流量资产心得那天,套路我的美女,给了我一份意外情报。我朋友圈的一个美女,能让我一个从来不喝酒的人,在她那里下了5000块钱的单,仅仅靠几条朋友圈。她的手法很简单,就是她发现我跳绳,她也发跳绳的朋友圈,给我设置了

    2024-12-11 09:37:48
    57 0
  • 淘宝盲盒开出手机是真的吗(淘宝抽盲盒套路解密)

    近几年盲盒的火爆让许多商家都瞄准了这一市场,“万物皆可盲盒”成为一种新潮流。盲盒,是指一系列产品在外包装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01 一起来开箱:是“真

    2024-12-11 09:11:21
    87 0
  • 淘宝货到付款有什么套路(关于货到付款的诈骗案例)

    每年“双11”后都是收快递的高峰期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预计将达到4.9亿件这一数字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有些人疯狂“剁手”后甚至都不记得自己买了些什么这也就给了骗子或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寄出劣质或积压库存的“货到付款”的快递收

    2024-12-11 08:34:31
    94 0
  • 联手李雷韩梅梅“重出江湖”,VIPKID在玩什么套路?

    20年后,如果李雷重逢韩梅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是缅怀曾经的青葱岁月,感伤时间飞逝?还是重拾懵懂情愫,一起背诵英语课文? TOP君这些美好(或沙雕)的想象,都被一个创意H5击碎。2019,李雷重遇韩梅梅,没有爱情故事,没有感人情节,只有两位心系子女的平凡父母,攀比各

    2024-12-11 08:00:19
    66 0
  • 文案怎么写吸引人(大咖的写作套路解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曾经的我,是这样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微信……)别人家的宣传彩页看了就想买,我做的产品彩页发了别人就丢;别人家的产品文案一看就高大上,我做的产品文案跟说明书一样枯燥;沙龙或是聚会时的自我介绍,别人的自我介绍引人入胜,她还没讲完就有加她的冲

    2024-12-11 07:37:24
    57 0
  • 什么样的营销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社会理念营销的套路)

    新商业文明之下,企业的营销范式正在被重塑。过去,逐利是商业最主要的驱动力。但新商业文明时代,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他们放下对于利益的片面追求,将善意融入到商业模式中,利用社会理念营销,拓宽企业发展边界,加速品牌进化。与单方

    2024-12-11 07:21:00
    8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