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有很多从业人员从事生产作业工作。而从业人员要上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免发安全事故,那么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上岗需的条件有哪些?法务时刻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上岗有什么条件
1、生产经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其熟悉自己的岗位和操作程序,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二、安全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1、按照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服务大局,认真做好劳动保护、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消防整改、培训预防等具体工作。
2、调查研究生产中的重大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参与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负责整改查验。
3、做好安全知识培训宣传和点检管理提醒工作,参与有关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和各种施工机械的安装、使用验收,看守和指导电器线路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制订违章作业条例和控制违章作业,发现重大隐患时,当安全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有权提醒并暂停作业,撤出人员,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5、在施工现场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时,应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并及时上报事故情况,进行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按“四不放过”原则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其熟悉自己的岗位和操作程序,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法务时刻进行咨询。
28加拿大来源链接:https://vk.com/board227814483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c29C2pXVQlXDF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