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应该客观、准确地描述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就要学会总结事迹,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个人攻坚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个人攻坚事迹篇1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等5县脱贫摘帽。炎陵县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3万余名革命先烈英灵奉上的一声真情告慰。”黄诗燕曾说。
脱贫,黄诗燕带着大家干。2015年起,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 “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一个七品官,每个月都进来村里,不容易!”村民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村民们没想到,黄诗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们与黄书记的最后一面。“这样的书记,少见,难得!”村民们说。
扶贫攻坚是黄诗燕眼里的头等大事。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黄诗燕带着同事们,坚持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脱贫的关键,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吴集会给记者算账:黄桃、白鹅、菌类等特色农业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绿色工业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354家“农家乐”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诗燕既是一线总指挥,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连一本扶贫手册,他都细致入微研究设计。
过去为压实扶贫干部责任,表格较多,包括扶贫手册、收益核算卡、贫困户退出确认书等,加重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文案负担。黄诗燕很早提出来,化繁为简,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压缩为一本简洁明了的手册,涵盖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内容。扶贫部门完成手册初稿后,黄诗燕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行对照检查,字斟句酌讨论每项内容。“从2017年到现在,炎陵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14—2018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评估,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为0.6%,群众认可度最高,为98.49%;当年6月,炎陵县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零反馈”。
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个人攻坚事迹篇2
12月2日晚,株洲市宗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安,急急忙忙从炎陵县赶到株洲市殡仪馆。
胡安曾是县里的下岗职工,上世纪90年代到深圳打拼,建起电子元器件企业。2012年,黄诗燕带队到深圳招商引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胡安在炎陵县购买土地,建了厂房,准备大干一场。
2013年初,企业遇到用工困难。当时厂里有将近200个工人,缺口100人,只能完成订单三分之二的产量。如不能如期完成,企业就必须赔偿客户。
紧急情况下,胡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黄诗燕电话,“没想到,书记第二天就安排经信部门牵头,到各乡镇走村入户招工。我们如期完成订单,缓解了燃眉之急。”
2015年,公司新建厂房要安变压器。当时,赶上县供电公司上划到国网,按照国网审批程序,要七八个月,胡安向书记反映了这一问题后,黄诗燕马上安排主管副县长协调,半个月内就装好了。
“几年来,我从没有请炎陵的领导干部吃过饭,更不要谈送礼了。”胡安说。
对企业遇到的困难,黄诗燕要求又快又好解决。据炎陵县九龙工业园工委主任周桥梁回忆,7月的一天夜里11时45分,自己把了解到的一些企业困难,编成信息发给黄诗燕。没想到,过了半小时后,黄诗燕给回他短信:“要克服一切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第二天上午,黄诗燕便亲自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针对国声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在扩产中遭遇用工难题,他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带着企业招工启事,送往9个乡镇。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黄主席倾注的大量心血。”采访时,谈起黄诗燕,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亮泪水溢满眼眶,黄诗燕几乎每周都会到公司去看看,连该公司有多少员工、哪些设备、生产哪些产品,全都了然于胸。
近年来,炎陵先后成功引进一批投资超过10亿元的拟上市企业,创造了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人口在全省排倒数的炎陵县,工业园区却进入全省县级工业园区综合排名20强。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境界。”黄诗燕多次在讲话中说。
“担任炎陵县委书记快9年,诗燕书记总是为炎陵发展,不畏艰难,不辞辛劳。每个星期都是风里来雨里去,来回车程至少1000公里以上,毫无怨言。”炎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说。
个人攻坚事迹篇3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景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进取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必须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实际情景,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忙。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本事,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本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我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境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此刻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自我的勤劳双手必须会创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个人攻坚事迹篇4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43年来,他不改初心使命,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天坑”修“天路”,使下庄变“康庄”。
下定“决心”,千难万险凿“天路”,勇挑“责任担当”的担子。壁立千仞,群山合围,为了打破“坐井观天”的桎梏,打破下庄人世世代代被大山禁锢的命运,毛相林同志带领下庄人扛锄带铲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一点点开山辟土,一滴滴血泪挥洒,个中艰辛述说不尽,但毛相林同志面对这块“硬骨头”,展现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千难万险领头上,起早摸黑带头人,用“愚公精神”使“天路”修一丈长一丈,最终走出“天坑”,走出“天井”。我公司正值成立之初,各项工作制度亟待完善,此时更是需要党员干部像毛相林同志一般展现出责任担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排除千难万险,开辟一条符合我公司发展的“天路”,使公司早日走上正轨。
秉持“恒心”,攻坚克难开“财路”,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天路”的修成带来了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欢喜,但是贫穷的面貌仍然是下庄村的软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相林同志并没有因“天路”的修成而停止前行,党员干部的使命让他开始思索下庄村的致富出路。实践出真知,毛相林同志着手在下庄村进行产业财路的试验。种桑养蚕的失败不仅没有打倒毛相林发展产业的信心,反而激发了他的韧劲。再接再厉,身体力行,攻坚克难终于培育出了属于下庄村的“三色”经济。在毛相林同志的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财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带领群众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使下庄变成“康庄”,让乡亲们过上富裕生活。成功路上总是存在无数绊脚石,不然这条路早就人满为患。一个企业的成功也是如此,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敢闯敢干的韧劲和恒心,改革创新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新的发展方式,新的营运方向,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才能打开“财路”,让公司的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坚守“初心”,饱经风霜筑“通途”,走好“对党忠诚”的路子。公路通了,腰包鼓了,生活好了,但毛相林同志作为最大功臣,并没有展现出一点自大膨胀的作风,而是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下庄村的乡村振兴致富路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怀有对党的真挚情感,一心向党、一心爱党,坚守基层43年,甘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公司运营初期,更需要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恪尽职守、积极作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毛相林同志带领下庄村人不等不靠,幸福自己造,凿出天路,走出天坑,发展三色经济,使昔日登天路,成为今日致富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要向毛相林同志学习,以他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心用情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个人攻坚事迹篇5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也是一场必须真枪实弹、攻坚不止的硬仗。要打赢打好这场硬仗,就必须干净、彻底,坚决兑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贫困县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目标,是整村、整县脱贫的一个显著标志,是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并不是脱贫工作的终点,而是再出发的新起点。
气可鼓、不可泄。贫困县摘帽后,“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巩固发展脱贫成果,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要求和叮嘱。
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关键,是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时下,促脱贫,防返贫,仍要爬坡闯关,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就是脱贫攻坚的“防滑链”,就是向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目标迈进。针对当前少数贫困县在落实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标准不高、落实不力、执行不严等突出问题,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通知,明确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这既是一种强化落实,更是一种严令落实,再次宣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脱贫攻坚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脱贫攻坚每一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有身先士卒的勇气、向我看齐的锐气、走在前列的正气、以上率下的底气,做好“摘帽不摘责任”的各项工作,用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扛起“扶上马、送全程”的责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穿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全过程,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体现在“摘帽不摘责任”的落实中,使脱贫攻坚的“防滑链”更精细、更精准,不断满足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摘帽不摘责任”的“军令”变成群众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战报”。
个人攻坚事迹篇6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习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于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大约还有2年的时间,目前已处于决胜阶段。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配制,动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脑中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
长期以来,扶贫乱象时有发生,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贫困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这不仅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更是扶贫工作没有走心的恶果,不可小觑。
精准扶贫要用真心从实抓。以调研走访的实际数据定位哪儿最贫困,为什么贫困?实打实的派驻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等发展当地经济;上级部门也应拨付资金、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点对点扶贫帮困。
精准扶贫要清心从严管。扶贫资金和项目要从严管,防止进入小腰包,要实实在在的用在基础设施修建或贫困老百姓身上;资料整理和汇报要从严核,防止为了验收检查而作假,杜绝书面汇报漂亮、群众口碑差的以汇报夺政绩观;定贫脱贫要从严审,严厉打击为了扶贫资金而定贫困村、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现象。
心系于民,冷暖在心是动力。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体会疾苦,让心得以洗礼,发自内心的来打好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游戏熊来源链接:https://www.youxixiong.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b96C2pXUgVTB1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