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大

一般来说,在我们确认需要承担的自然人时,可以在民法典当中找到答案。那么,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律师工作站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依据,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谓民法上的过错,就是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和过失的区分,在刑法上对于定罪量刑有重要意义。但在民法中,确立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一般不因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不同,不管是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伤害,其承担的民事责任除了刑事附带的民事赔偿案中无精神损害赔偿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由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三)公平责任原则

是指侵害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具实际情况由双方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原则。适用于在处理侵权问题时,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情况。

三、民法典身份证年龄可以改吗

公民出生日期原则上不予更改。

对确实因公安机关工作失误或公民申报错误造成错登的,申请人必须提供能证明其实际出生日期,且真实有效的有关原始依据及佐证材料等权威原始凭证,才能予以更正。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要有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

原始出生记录依据包括:原始出生医学证明、常住人口登记表、户口迁移证、户口准迁证、居民身份证、身份证编码表、居民户口簿、户口出生变动登记等权威原始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十七条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十三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条 【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的判断标准】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第十六条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综上所述,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分成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几种情形,虽然满18周岁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如果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精神病人的,精神病人实施的一些侵权行为,只能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是

一、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大

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为:年满18周岁和年满16周岁但是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责任会有案底吗

民事纠纷一般不会留案底,但民事纠纷上升到刑事案件就可能留有案底,刑事犯罪记录由公安机关保存,一经形成无法撤销,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三、民事责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根据责任发生根据的不同,民事责任可以分为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

2.根据民事责任是否具有财产内容,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3.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范围,民事责任可以分为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

4.单方责任与双方责任。

5.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数量的不同,民事责任可以分为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

6.在共同责任中还可以区分为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

7.根据责任的构成是否以当事人的过错为要件,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b23C2pWUgVSB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形成)

    今天谈一谈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是分两部分来讲,包括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积极要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承担责任,消极要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承担责任,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从诉讼的角度来讲,积极要件是原告应当提出来的,主张的,追

    2024-12-11 03:31:46
    86 0
  • 故意伤害轻伤民事责任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轻伤民事责任是什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

    2024-12-11 03:31:22
    39 0
  •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是公司发起人由于公司不能成立或公司设立过程中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或第三人利益受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公司法》)第9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1)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

    2024-12-11 03:00:49
    49 0
  • 关于银行账户出借人民事责任的认定

    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2关于银行账户出借人民事责任的认定——某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与某钢铁有限公司、李某买卖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对于银行账户出借人民事责任的认定,应当审查出借人与借用人的关系、债权损失的后果与出借银行账户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借人对债权人损

    2024-12-11 02:44:48
    48 0
  •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都是有哪些(解决民事纠纷的最终方式)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针对加害人正予实施的侵害他人之行为,为保护财产或人身的合法权益,受害人有权要求其停止这种侵害行为。 二、排除妨碍:针对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享有民事权益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依法请求侵权人排除这种妨碍、障碍性行为。 三、

    2024-12-11 02:37:17
    38 0
  • 民事责任有哪些处罚

    处罚 法律主观: 民事责任有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则锋法律规定所承担的义务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耐大义务所承担的责任。侵权责

    2024-12-11 02:07:53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