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处罚的办法是什么?

  【导读】一、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处罚办法是什么?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依照刑法、的基本原则,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法定、酌定的量刑情

  一、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处罚办法是什么?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法定、酌定的,综合考虑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依法决定是否从宽、如何从宽。对于减轻、免除处罚,应当于法有据;不具备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幅度以内提出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和量刑;对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判决免予刑事处罚。对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特别是初犯、偶犯,从宽幅度可以大一些;罪行较重、人身危险性较大的,以及累犯、再犯,从宽幅度应当从严把握。

  二、如何把握认罪和认罚?

  “认罪”的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仅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者虽然对行为性质提出辩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数罪,仅如实供述其中一罪或部分罪名事实的,全案不作“认罪”的认定,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对如实供述的部分,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院可以从宽处罚。

  “认罚”的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认罚”,在侦查阶段表现为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在审查起诉阶段表现为接受人民检察院拟作出的起诉或不起诉决定,认可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在审判阶段表现为当庭确认自愿签署具结书,愿意接受刑罚处罚。

  综上所述,办理,司法机关鼓励嫌疑人主动认罪,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嫌疑人在刑事侦查阶段主动认罪,态度良好的,可以和检察院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这对于法院之后审理量刑有一定作用,法院会根据其认罪态度结合案件从宽从轻处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b0eC2pRXQdXD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犯人不认罪会怎么样处理

    律师解答www. 刑事案件犯人不认罪的,由司法机关侦查收集证据,有证据证实有犯罪事实的,没有犯人认罪口供同样可以依法判处刑罚,反之应在法定期限内释放。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是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

    2024-12-11 03:18:58
    44 0
  • 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认罪认罚会怎么样处理

    律师解答www. 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认罪认罚,检察院可以要求继续侦查,寻找证据,证据充分的,移送法院审理判决。 法院审理时,被告人不认罪认罚,证据和庭审不能证明犯罪事实或疑点较多的,不得做出有罪判决。证据充分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一般不适用简易程序,依法做出有罪判决

    2024-12-11 03:18:58
    46 0
  • 检察院通知做笔录认罪意味着什么?

    做笔录认罪,一般是在公安机关进行第一次做笔录的时候就已经认罪了,而检察院是认为该项笔录还存在一定的疑点,要向犯罪嫌人或者是证人再次进行求实,犯罪嫌疑人应该配合检察院的调查,及时进行认罪。 去检察院做笔录,是检察机关对笔录存在疑问要求公安重查一次。证人就去检

    2024-12-11 02:58:10
    67 0
  • 法庭上法官问你认不认罪,该怎么回答?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法庭上法官问你认不认罪,该怎么回答?的观点吧。一般案件,在开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法官问一些宝标准性的问题,法官或者公诉人会问被告人认不认罪?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会觉得回答认罪的话

    2024-12-11 02:44:32
    51 0
  • 认罪认罚相关规定有哪些

    根据国家的规定,对于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被告人,可以采取认罪认罚的法规来处理。那么,大家知道认罪认罚是什么意思吗?是不是每个三年以下刑罚的案件都可以使用此条法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律师工作站小编给大家看看在法律上关于认罪认罚的解释。 一、认罪认

    2024-12-11 02:03:31
    52 0
  • 认罪认罚规定有哪些

    我国的诉讼制度其实关键就是要以审判为核心的,目前在国家召开的相关会议当中正式推进了对认罪认罚从轻处罚的这一政策的试点工作,工作人员也是十分小心谨慎的规定了这一政策的试点的期限为两年,意味着我国的诉讼制度将在某种程度上迎来全新的改革。大家可以跟随小编的脚步在

    2024-12-11 01:05:11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