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患病后无法再上班,企业应该支付哪些经济补偿?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员工患病后无法再上班,企业应该支付哪些经济补偿?的观点吧。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还在医疗期内的,企业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在医疗期满后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此情形下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除此之外,根据劳动部下发的《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以及相关解释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时,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被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5-10级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案例】(2021)沪01民终11590号

小乔2017年2月入职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从事软件工程师工作,双方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期至2020年2月12日。

2020年2月3日,公司通过****向小乔发送《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告知小乔劳动合同于2020年2月12日期满,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2月10日开始,小乔患病进入医疗期,劳动合同期限顺延,期间公司支付病假工资。


2020年8月7日,公司向小乔发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载明她的劳动合同已于2月13日期满,公司经研究决定不再续签合同,鉴于小乔尚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顺延至医疗期结束,即劳动合同应于2020年7月16日终止。

此外,之前因医疗期计算口径不同,公司在7月17日至7月31日多发的病假工资,将从法定经济补偿金中扣除。

2020年8月18日,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出具鉴定结论书,鉴定小乔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小乔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补助费109280元、经济补偿金63747元、病假工资差额51674元等。

仲裁委审理后作出裁决:公司向小乔支付医疗补助费82,216.62元、经济补偿金47,959.70元、病假工资差额11,895.01元

双方均不服仲裁裁决,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


【争议焦点】

1、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上海病假工资: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

小乔主张病假工资计算基数应当为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工龄工资,而公司发放病假工资仅以基本工资为计算基数,因此应当支付病假工资差额。

2、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小乔主张应当按病假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公司主张应当按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含病假期间)。

3、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间

公司主张应当于医疗期结束的时间,即是7月16日终止,小乔主张应当在公司发出终止通知书当日终止,即为8月7日。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间:

法院认为,虽然公司告知小乔双方劳动关系于2020年7月16日终止,但公司系于2020年8月7日才向小乔发送通知,且公司已经审批同意小乔病假至8月7日,故8月7日前双方的劳动关系因公司未行使解除权而仍然存续。

关于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法院认为,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因此,公司每月固定发放的基本薪资、岗位津贴、工龄工资均应作为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关于经济补偿计算基数

计算经济补偿金,是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对小乔主张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2019年月平均工资,一审法院不予采纳。



关于医疗补助费

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和(劳办发[1997]18号)文件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的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被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5-10级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公司以劳动关系顺延至医疗期满为由终止与小乔的劳动关系,同时,小乔经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现小乔要求期货公司支付医疗补助费,符合上述规定。

【最终判决】

经过一审、二审法院审理,最终判决信息技术公司向小乔支付病假工资差额13,073.34元、

经济补偿金47,812.87元、医疗补助费81,964.92元。


对于员工患病后无法再上班,企业应该支付哪些经济补偿?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法务时刻普法公平法务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d5C2pRUAFdAg.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经济补偿基数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经济补偿基数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的观点吧。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024-12-11 04:03:26
    54 0
  • 达到退休年龄解除劳动合同能有经济补偿金吗

    问题解答: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如果开始依法领取退休金,不需要解除,而是直接终止劳动合同,此时没有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后,双方的消灭。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

    2024-12-11 03:42:38
    52 0
  • 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问题解答: 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劳动者依法单方面与公司解除;公司裁员的;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的;或者因公司被责令关系、撤销、吊销营业执照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等。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

    2024-12-11 03:42:37
    51 0
  •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问题解答: 如果在期满时终止是因单位主动表明不续签,或者降低条件续签被拒而导致的,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每届满一年,单位需要向其给付一个月的工资。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

    2024-12-11 03:42:36
    55 0
  • 员工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问题解答: 因员工退休而依法终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合同是因单位被宣告破产、被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而终止单位,单位才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4-12-11 02:58:15
    58 0
  • 职工主动离职有经济补偿金么

    问题解答: 职工主动离职的,一般没有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因单位的严重行为而单方面解约的,才有补偿金。补偿金是根据职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每满一年单位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2024-12-11 02:58:15
    5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