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诉法解释最新修改的内容(民诉法解除冻结法律条文)

最高人院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决定

(2022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6次会议通过,

自2022年4月10日起施行)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6次会议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九条修改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将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发回重审的案件,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中审判人员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三、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四、将第六十一条修改为:“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

  五、将第二百一十八条修改为:“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裁判发生效力后,因新情况、新理由,一方当事人再行起诉要求增加或者减少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作为新案受理。”

  六、将第二百五十八条修改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到期后,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四个月。

  “人民法院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作出裁定并将审判人员及相关事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计算。”

  七、将第二百六十一条修改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采取捎口信、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传唤双方当事人、通知证人和送达。

  “以简便方式送达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判决。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书记员担任记录。”

  八、将第二百六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就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裁定以口头方式作出的,应当记入笔录。

  “转为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审判人员及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

  “转为普通程序前,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事实,可以不再进行举证、质证。”

  九、将第二百七十三条修改为:“海事法院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海事、海商案件。案件标的额应当以实际受理案件的海事法院或者其派出法庭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十、删除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二百七十五条。

  十一、将第二百八十一条改为第二百七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对按照小额诉讼案件审理有异议的,应当在开庭前提出。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裁定以口头方式作出的,应当记入笔录。”

  十二、将第三百四十九条改为第三百四十七条,修改为:“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提出该当事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

  十三、将第三百五十三条改为第三百五十一条,修改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代理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提出申请。”

  十四、将第三百五十四条改为第三百五十二条,修改为:“调解组织自行开展的调解,有两个以上调解组织参与的,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各调解组织所在地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双方当事人共同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十五、条文中引用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序号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作相应调整。

  十六、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22年4月10日起施行。

  根据本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作相应修改后重新公布。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caC2pRVwBdBV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新民事诉讼法生效时间规定(现行民诉法解释生效时间)

    01 2021年民诉法修改的基本情况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第七届****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先后经历了2007年、2012年、2017年三次修正。 此次民事诉讼法迎来第四次修正,修正草案共对民事诉讼法作出16处调整,其中

    2024-12-11 03:18:00
    47 0
  • 行政诉讼法修改了几次(2022年民诉法解释新旧对比)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对行政案件处理带来的影响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也是《行政诉讼法》制定24年来的首次大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征地拆迁律师王庆,与被征地拆迁人,一起学习,

    2024-12-10 23:23:11
    40 0
  • 民诉法关于保全的规定,最高法院关于财产保全的解释

    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被保全财产的范围,仅限于与案件有关的财物。若是保全请求被法院受理,法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保全措施。可供选择的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民诉法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是怎样的? 2、民事案件合议庭

    2024-12-10 23:22:29
    39 0
  • 新民诉法中的几个小诉讼常识有哪些

    下面这篇文章是由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有关《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法务时刻向律师进行免费咨询服务。 新民诉法中的几个小诉讼常识有哪些 1、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院记

    2024-12-10 22:01:42
    36 0
  • 民诉法意见废止了吗(2022年新民事诉讼法解释)

    参与分配制度是执行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执行工作中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规定条文又很少,抽象的定义以及宽泛的概念都使得在具体案件参与分配中无法掌握一个统一的分配标准,尤其是在参与分配制度中如何确定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截止日期,亟须作出一个合理的界定。 关

    2024-12-10 21:43:51
    36 0
  • 民诉法108条规定是什么(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解释)

    最新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一览表 ——以《》为背景 当事人向人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借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借据上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

    2024-12-10 21:29:52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