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谣言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络上制造、评论话题并发表个人意见和想法。还有的人喜欢在网络上进行造谣,通过凭空捏造的故事,对无辜者进行无中生有的污蔑,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网友咨询:

  散布谣言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

  1、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散布谣言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侵权者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2、行政责任。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网络造谣对于构成侮辱、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的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寻衅滋事罪等侵犯公共秩序类犯罪而言,一般要求行为实施于公共场所。就信息网络而言,一般的论坛、贴吧、网页等,受众多,且人员进出具有任意性、开放性,属于公共场所。

  行为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补充: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图好玩编个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不是小事!更加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故意编造。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不能没有边界和限制,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形成危害。一个公民在享受网络上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b9C2pQUAdQB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散布谣言及谎报险情等行为及处罚

      【导读】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12-11 03:14:16
    49 0
  • 造谣传谣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的处罚依据)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市民较为关心的法律问题,上海市司法局经过研究梳理,围绕不配合核酸检测、伪造变造检测报告,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有关问答指引。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的阶段,建议广大市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主动配合政府及其相关部

    2024-12-11 01:01:29
    46 0
  • 散布谣言构成什么罪名(造谣罪立案标准)

    在近日的咨询中,其中一位咨询者是比较特殊的,根据该咨询者讲述,大体情况是,这位咨询者是某国有单位的一名在职员工,因在工作中与单位某领导产生了过节,导致咨询者在工作中屡屡遭受批评和相关处罚。于是该名咨询者就单位某领导的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

    2024-12-10 21:16:35
    47 0
  • 散布谣言是什么违法行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相关知识)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言语自由论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在这一环境的刺激下,滋生了许多所谓的网络大v,他们通常对一些消息进行片面的解读一达到哗众取宠引人耳目的作用,这会造成大众的迷惑,因此网络谣言的诞生。那么传播网络谣言会犯哪些罪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

    2024-12-10 21:05:54
    40 0
  • 散布谣言罪定罪标准是多少(处理谣言最好的方法)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4-12-10 20:56:11
    49 0
  • 散布谣言刑事立案标准规定(造谣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4-12-10 20:56:11
    3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