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

  在我国,对于犯罪的打击力度比较大,量刑方面来说自然而然也不会轻,而犯罪中可以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那么在单位犯罪中,法人到底是怎么处罚的呢?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接下来由法务时刻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什么是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

  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前一种观点相比,该说区分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但它所说的单位犯罪只限于主观上的故意,这与刑法中规定的少数过失的单位犯罪相背离。此外它强调的单位犯罪以非法利益为要件,无疑又缩小了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八届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时候,由于其局限性而被否决。

  二、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

  单位犯罪,法人不一定要承担责任。如果法人未参与整件事就可以免责,比如生病、出国不在公司上班,如果法人正常上班就必须承担责任,除非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与犯罪完全无关。

  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关于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三、单位犯罪有哪些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单位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社会、经济、民事等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

  1997年刑法第30条中所谓的“单位”特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及团体。其中的公司,笔者认为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企业则是指除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以盈利为目的,以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为内容的社会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等盈利性活动,接受国家机关领导并由国家开支经费,依照或者行政命令而设立的组织;机关,是指行使国家和党派管理职能的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团体是指由特定行业、阶层依法自愿组成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刑法第30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这一规定,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只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或设立的合法组织。那种“地下工厂”、非法组织甚至是犯罪组织,都不可能是单位犯罪中所指的单位。这些非法组织或“地下工厂”的人员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是自然人犯罪(或自然人共同犯罪)。

  2、单位犯罪构成中单位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在1997年刑法分则中96个法条规定了116种单位犯罪,其中危害国家安全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4个法条5种单位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0个法条69种单位犯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24个法条34钟单位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法条2种单位犯罪,贿赂罪3个法条3种单位犯罪,渎职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界限的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与单位犯罪有关的问题仍然十分复杂。因此,我国刑法只针对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比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做出规定。并非所有的犯罪均可由单位构成,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单位才能成为主体并承担刑事责任。

  3、单位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利益,并且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

  如果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结果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能认为是单位犯罪,而是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的犯罪。如果犯罪行为的实施没有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就无法认定这种犯罪行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依照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下列行为,均不应视为单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处罚:

  (1)个人为进行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单位犯罪,主要是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而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的。

  以上是法务时刻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的内容,由此可知,单位犯罪,法人不一定要承担责任。如果法人未参与整件事就可以免责,比如生病、出国不在公司上班,如果法人正常上班就必须承担责任,除非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与犯罪完全无关。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务时刻网站发布咨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1fC2pRXAZWB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

      单位犯罪是我国中也会出现的犯罪情形,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犯罪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单位后者是个人,是有着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务时刻小编一起来看看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吧!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

    2024-12-11 04:02:35
    42 0
  • 非法集资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人士通过网上来集资诈骗,以高额的回报,来骗取人们的财产,很多犯罪份子,多是以单位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非法集资单位犯罪的规定?接下来由法务时刻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行为   非法集资是

    2024-12-11 03:47:53
    70 0
  • 关于非法人单位犯罪主体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关于非法人单位犯罪主体是什么,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一

    2024-12-11 03:26:05
    983 0
  • 认定单位犯罪的判决书的内容有哪些

    认定单位犯罪的判决书的内容有被告人……(写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以及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羁押处所。 认定单位犯罪的判决书的内容有哪些 刑事判决书(一审单位犯罪案

    2024-12-11 03:18:56
    52 0
  • 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是否有单位犯罪(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量刑)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会如何量刑,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怎么认定相关的法律规定。 非法变卖土

    2024-12-11 03:10:41
    44 0
  • 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的依据是什么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对单位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主管人员。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是追究单位犯罪中领导或决策人员刑事责任的基础。单位领导或决策人员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主要有二种情形:决定单位犯罪的最高指挥者或者策划者;对单

    2024-12-11 02:52:37
    4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