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药品管理罪怎样处理

妨害药品管理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有刑法规定情形之一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网友咨询:

  妨害药品管理罪怎样处理?

  律师解答:

  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生产、销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的;

  (二)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药品而销售的;

  (三)药品申请注册中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

  (四)编造生产、检验记录的。

  律师补充:

  由于进口药不再被拟制为假药,所以,未取得证明文件卖进口药的行为,如果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将成立独立的罪名:妨害药品管理罪。犯本罪,如果同时触犯其他罪名(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等),系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论处。药品注册申请单位的工作人员指使药物非临床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的,将同时触犯本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此时系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之一 【妨害药品管理罪】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生产、销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的;

  (二)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药品而销售的;

  (三)药品申请注册中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

  (四)编造生产、检验记录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之罪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956C2pXUAVTBl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妨害信用卡15张判刑多久,妨害信用卡管理有哪些情形

    根据你提供的内容,生成的摘要如下:,,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

    2024-12-11 03:56:31
    46 0
  • 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知道一些人们违反了规定,会被处于相应的惩罚。但在一些国家公务案件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妨碍公务人员,对此国家有着相应的规定,下面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点。 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

    2024-12-11 03:31:48
    60 0
  • 中国新刑法妨害动物检疫罪既遂判几年?

    通常是在三年以下的,国家对于进出口的动植物的检疫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为了避免有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物种。但如果是利用自身的职务去防害动植物的检验就已经是构成了犯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中国新《刑法》妨害动物检疫罪既遂判几年? 法院对妨害

    2024-12-11 03:27:44
    67 0
  • 涉嫌妨害文物管理罪怎么量刑

    这里无法准确回答量刑标准,因为妨害文物管理罪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某些犯罪行为的统称,像故意损害文物罪,倒卖文物罪,故意损坏名胜古迹罪等都属于妨害文物管理罪。犯罪行为不同,量刑时的参考依据也不一样。 一、涉嫌妨害文物管理罪怎么量刑? 妨害文物管理罪的量刑标

    2024-12-11 03:14:00
    52 0
  • 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的区别在于

    律师解答 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的区别是: 1.妨害作证罪是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故意毁灭有关他人诉讼案件的证据的行为,最高刑是七年有期徒刑。 2.帮助毁灭证据罪是帮助他人毁灭有关他人诉讼案件的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最高刑是三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

    2024-12-11 02:39:46
    73 0
  • 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法释〔2018〕19号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2024-12-11 02:37:37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