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认定条件(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讲解)

实践中,部分涉嫌职务犯罪的人员是在监察机关电话通知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谈话时主动交代自身问题的,主动交代问题必然涉及对自首的认定,是否认定为自首,直接关系到对行为人的量刑。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案情和自首构成要件,具体认定电话通知到案是否构成自首。

“两高”《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成立自首需要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要件。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未被办案机关掌握,或者虽被掌握,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强制措施时,向办案机关投案的,是自动投案。在此期间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因此,认定自首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要件。

须具备自动投案的基本属性。主动性和自愿性是自动投案的基本属性。通常认为,监察机关的电话通知,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其强制效力并未达到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在人身处于自由状态,行为人有选择的条件下,选择到案接受审查调查,足以反映出主观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从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看出,犯罪后逃跑,在被追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都可以视为自动投案,行为人电话通知即到案的,显然更具有归案的主动性。只是电话通知到案与没有接到通知就自行到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还有所区别,在具体量刑时应予以差别考虑。

须符合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认定自首,应当符合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根据《意见》规定,认定电话通知到案是否属于自动投案的时间有两种:

第一,办案机关是否已经掌握主要犯罪事实或者具体的责任人。何为“已经掌握”,目前司法解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意见》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所针对的事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线索”是指发现犯罪的蛛丝马迹,无论质与量,无论远与近,只要能与某一犯罪事实发生联系即可。所以,笔者认为,监察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已经掌握”的标准,不是审查起诉阶段证据确实、充分这一标准,也不是立案阶段的“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是低于。比如,监察机关仅根据经验电话通知行为人到案,作一般性排查询问,行为人如实供述的则构成自首。相反,比如监察机关根据举报、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线索,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收受了他人钱财,电话通知其到监察机关说明情况的,行为人如实供述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第二,虽被掌握,但是否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或者被采取立案等调查措施。首先,应明确电话通知的性质。通知其到指定的场所说明情况并不是一种调查或者强制措施,不具有强制性,该通知发生在谈话、讯问之前,通常是电话通知其本人或通过其单位负责人通知其到指定场所谈话,这也不是司法实践中的传唤或口头传唤,不是强制措施。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是否已被采取强制措施,应以行为人投案时人身是否实际处于自由状态为标准来认定,比如采取强制措施但逃脱或者属于网上通缉、追捕后主动投案的,也应认为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此时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其次,认定监察机关何时已采取调查谈话、讯问措施。实践中,有观点认为监察机关掌握犯罪情况后,电话通知行为人到案,随即开展的调查活动,行为人就属已受到调查谈话、讯问,不符合投案的时间规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严苛,也不利于引导行为人主动投案。在此种情况下,只要在初期(一般指第一次)如实陈述了自己的主要或全部犯罪事实的,即使办案机关已掌握了一定的犯罪证据也应当视为自首。虽然投案初期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监察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也应当认定为自首。至于何时认定采取调查措施、强制措施,一般应依据相关的文件和文书予以认定。

如实供述。如实供述是指行为人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主要犯罪事实是对行为人行为性质的认定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情节(即定罪事实)以及对量刑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情节(即重大量刑事实)。重大量刑事实既包括法定的加重、从重处罚事实、情节,也包括法定的减轻、从轻处罚事实、情节。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另外,行为人虽然系自动投案,但监察机关对其采取措施前或者向其出示已经掌握的证据前,一直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直到出示相关犯罪证据后才供述的,甚至一审庭审中才供述的,不认定为自首。行为人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实践中有观点认为,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贪贿案件中的赃款去向问题是主要犯罪事实。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贪贿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据为己有或者进行权钱交易,赃款去向只是一个量刑情节,甚至不算重大量刑情节。在此情况下行为人主动到案,未如实供述赃款去向的,不影响自首的认定,但应考虑量刑幅度区别。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8c9C2pXVgFXA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自首的认定标准(自首情节认定的基本规则)

    01 自动投案型自首认定的 13条裁判规则 裁判要旨1:犯罪后到公安机关了解案情,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不属于自动投案,不能认定为自首。 来源:《刑事审判参考总第21期》第131号,明安华抢劫案 裁判要旨2:为抢救被害人而未能自动投案,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

    2024-12-11 03:59:31
    52 0
  • 投案自首的认定条件(自首的认定——检警同堂第十二期)

    一般自首 自动投案应当何时投?向谁投?如何投?如实供述供什么?领学人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这两个要件出发,结合刑事审判参考案例总结归纳了一般自首的成立。自动投案应从犯罪嫌疑人的投案时间、投案对象、投案方式、投案意愿、投案的彻底性五个方面准确把握;如实供述要求供

    2024-12-11 03:59:31
    50 0
  • 涉嫌帮信罪后自首的减刑幅度(帮信罪开庭时间)

    导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否会判刑?如果被起诉,可能面临怎样的刑罚?同时,如果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可以享受到多大的减刑幅度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帮信罪被起诉了会判刑吗 1、帮信罪不一定就是判刑。因为检察院只负责审查起诉,人民法院才能作出判

    2024-12-11 03:47:16
    52 0
  • 治安案件自首有用吗(治安管理处罚法投案自首条款)

    犯罪自首的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

    2024-12-11 03:38:00
    49 0
  • 2022年偷渡回国自首也要判刑吗

    偷渡回国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也有可能会被判刑,但对于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法院一般都会从轻处罚,若犯罪情节较轻,也是有可能免除刑事处罚的,不过,偷渡回国情节严重的才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如果不构成犯罪,由公安予以治安处罚。 一、偷渡回国自首也要判刑吗? 偷渡

    2024-12-11 03:27:44
    49 0
  • 投案自首的认定(投案自首的三个条件)

    行为人犯下罪行后,司法机关往往要投入司法资源实施通缉、抓捕等行为,如果行为人能够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司法成本,为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有利的条件。我国为了鼓励犯罪行为人主动投案、主动承担刑事责任设立了相关的制度。 法条链接 《中

    2024-12-11 03:25:04
    5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