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法律常识:

对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这个问题,下面我将做简要回答。

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应该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2、折价补偿,就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4、其他后果,这里指《合同法》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财产追缴回来,收归国家或返还给受损失的集体、第三人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法律常识: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以下要求: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

2、折价补偿: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

3、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贪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八条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849C2pQXAlVB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还要承担责任

    一、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还要承担责任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形确定担保人的赔偿责任:(一)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

    2024-12-11 03:56:43
    56 0
  • 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如何承责任

    一、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如何承责任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

    2024-12-11 03:56:43
    49 0
  • 民法典中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一、 民法典中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中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的合同无效;   5.恶

    2024-12-11 03:55:40
    68 0
  • 无效仲裁协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裁或审的仲裁协议是否无效

    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2024-12-11 03:52:53
    46 0
  • 专利权无效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专利申请经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定属于无效专利,人可以在收到通知后申请复审,仍旧认定无效的,专利权人不服可以在复审决定通知三个月内,直接向人院提起专利无效诉讼维权。 一、专利权无效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第一、无效程序的启动。 无效程序启动的时间为自国务院专利行

    2024-12-11 03:41:01
    55 0
  • 当事人签订合同存在逃避税收的行为,并不导致合同无效

    【裁判要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均应按照约定的内容履行合同义务。虽然双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逃避税收的行为,但该行为违反的是国家税收管理规定,属于行政处罚调整的范围,并不导致

    2024-12-11 03:34:54
    4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