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法释〔2020〕14号

******

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20年10月19日******审判委员会

第1813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诉请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赔偿损失,被诉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以赔偿责任应由生产经营者中的另一方承担为由主张免责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第二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标记自营业务方式所销售的食品或者虽未标记自营但实际开展自营业务所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主张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作为食品经营者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虽非实际开展自营业务,但其所作标识等足以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相信系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自营,消费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主张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作为食品经营者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和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未对平台内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主张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 公共交通运输的承运人向旅客提供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旅客主张承运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承担作为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承运人以其不是食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食品是免费提供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条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明知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违法行为而仍为其提供设备、技术、原料、销售渠道、运输、储存或者其他便利条件,消费者主张该单位或者个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食品经营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费者主张构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已过食品标明的保质期但仍然销售的;

  (二)未能提供所售食品的合法进货来源的;

  (三)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进货且无合理原因的;

  (四)未依法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

  (五)虚假标注、更改食品生产日期、批号的;

  (六)转移、隐匿、非法销毁食品进销货记录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

  (七)其他能够认定为明知的情形。

第七条 消费者认为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同时构成欺诈的,有权选择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主张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第八条 经营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但向消费者承诺的赔偿标准高于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赔偿标准,消费者主张经营者按照承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第九条 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未达到生产经营者承诺的质量标准,消费者依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主张生产经营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消费者主张生产经营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条 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主张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以未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未标明生产者名称、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或者未清晰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主张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法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进口的食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暂予适用的标准,消费者主张销售者、进口商等经营者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进口商等经营者仅以进口的食品符合出口地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已经过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四条 本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

  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本解释施行后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解释。

  ******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来源:******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82fC2pWVAJXA1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经典民事纠纷案例分析

    案例 宋某是一家中日合资公司财务部的会计。一天上班时,她擅自溜出公司,到自由市场去买水果。被公司财务部经理发现,口头对其进行了批搭型评警告。 一周后的一天,宋某又在上班时,偷偷跑到外面去逛商场,不幸被公司副总经理遇见,当场抓了个现行。 针对宋某这两次违反劳动

    2024-12-11 03:38:27
    49 0
  • 轻微伤法院最多赔多少钱(民事纠纷轻微伤赔偿标准)

    甲乙双方系邻居关系,平时关系尚且和睦。但是在去年国庆期间,双方因为一点琐碎事情发生口角,引发肢体冲突,经鉴定甲的损害程度为轻微伤,住院三天,支出医疗费、住院费共计人民币8300元,乙被行政拘留十日以及罚款伍佰元的行政处罚。 甲能向乙主张的赔偿项目及金额是多少?

    2024-12-11 03:32:47
    44 0
  • 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民事纠纷精神损失费赔偿规定)

    精神损失费赔偿有15万吗?   一般来说精神损失费赔偿没有15万,确切数额根据不同因素决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的规定,给他人的精神造成了侵害,需要承担其精神损失费。  2022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我国

    2024-12-11 03:31:29
    48 0
  • 法院怎么受理民事纠纷的(法院怎么受理民事纠纷的诉讼)

    针对法院怎么受理民事纠纷的这类的法律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处理?下面由止讼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民事纠纷处理程序如下:(一)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二)调解,在我国现阶段的调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主

    2024-12-11 03:31:23
    50 0
  • 民事诉讼法全文最新版(了解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和费用)

    1.原告主体不适格,即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原告起诉时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26:00
    43 0
  • 2024海宁婚姻民事纠纷律师

    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类法律问题,关于海宁婚姻民事纠纷律师相信大家多少也还是听说过吧,下面和小编白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婚姻诉讼的律师费标准如下:(1)不涉及产权关系的,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30000元/件,可合理提高。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金额按

    2024-12-11 03:25:23
    4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