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离婚管辖的法律规定(民诉法关于离婚的管辖权)

今年3月份,扬州某法院收到一个变更抚养关系纠纷的案件,原告请求将婚生女变更由其直接抚养,被告则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称其长期居住在扬州市H区某处,已形成经常居住地,根据“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规定,申请将本案移送至扬州市H区人院管辖。被告提供扬州市、水、电、燃气费缴费记录予以佐证。

经质证,原告认可被告自2018年开始居住在扬州市H区某处,已形成经常居住地,但认为双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双方就管辖法院的约定,本案应当由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审理。

那么,当事人在中能否约定管辖呢?

约定管辖适用于合同或者其他财益纠纷,且必须约定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而离婚协议系具有人身属性的特殊协议,不符合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约定管辖的情形,故本案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被告经常居住地在扬州市H区,不在广陵法院管辖范围内,被告的管辖权异议成立,本案依法应移送至扬州市H区人民法院审理。

法官说法

法官认为, 离婚协议不同于普通的民商事合同,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身份关系而签订的特殊协议,对协议双方的、子女抚养等重大人身权利产生直接影响,是具有人身属性的特殊协议,因离婚协议发生纠纷,不属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不适用约定管辖。

在我们办案过程中,发现不少当事人对的管辖也存在误解。离婚纠纷适用“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但是,民诉法司法解释对离婚案件适用一般管辖原则做了有限突破:如果夫妻一方离开户籍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是可以由原告户籍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而夫妻双方均离开户籍地超过一年,则又回归到“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离婚案件的被告以离开户籍地形成经常居住地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异议并不必然成立,还要审查原告是否离开户籍地,原告户籍地是否属于立案法院的管辖范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7f6C2pRUgZdD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新民事诉讼法生效时间规定(现行民诉法解释生效时间)

    01 2021年民诉法修改的基本情况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第七届****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先后经历了2007年、2012年、2017年三次修正。 此次民事诉讼法迎来第四次修正,修正草案共对民事诉讼法作出16处调整,其中

    2024-12-11 03:18:00
    51 0
  • 行政诉讼法修改了几次(2022年民诉法解释新旧对比)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对行政案件处理带来的影响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也是《行政诉讼法》制定24年来的首次大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征地拆迁律师王庆,与被征地拆迁人,一起学习,

    2024-12-10 23:23:11
    44 0
  • 民诉法关于保全的规定,最高法院关于财产保全的解释

    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被保全财产的范围,仅限于与案件有关的财物。若是保全请求被法院受理,法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保全措施。可供选择的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民诉法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是怎样的? 2、民事案件合议庭

    2024-12-10 23:22:29
    43 0
  • 新民诉法中的几个小诉讼常识有哪些

    下面这篇文章是由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有关《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法务时刻向律师进行免费咨询服务。 新民诉法中的几个小诉讼常识有哪些 1、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院记

    2024-12-10 22:01:42
    41 0
  • 民诉法意见废止了吗(2022年新民事诉讼法解释)

    参与分配制度是执行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执行工作中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规定条文又很少,抽象的定义以及宽泛的概念都使得在具体案件参与分配中无法掌握一个统一的分配标准,尤其是在参与分配制度中如何确定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截止日期,亟须作出一个合理的界定。 关

    2024-12-10 21:43:51
    41 0
  • 民诉法108条规定是什么(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解释)

    最新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一览表 ——以《》为背景 当事人向人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借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借据上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

    2024-12-10 21:29:52
    5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