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小组工作总结 第1篇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述
二、特殊儿童语言能力评估与训练 1、理论框架 2、评估与训练 3、治疗
三、语训教学模式
1+X+Y(1)集体课教学(可观看教学实录视频)(X)个别训练(语训治疗流程框架)(Y)家庭康复训练
四、小结:浅谈你对言语康复和语言康复的认识与看法。 基本概述: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不一样
语言(language):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应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代表性的语言障碍有语言发育迟缓和失语症。在我校主要有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训练。
语言能力包括对符号的接受(理解)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其接受和表达的方式包括书写、阅读以及肢体语言和哑语等。
言语(speech):言语是有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为使口语表达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有与言语产生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当这些神经或肌肉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的现象。代表性言语障碍有构音障碍和口吃。在我校主要有构音矫治以及结合了¡°器官训练方法¡±的五大模块为主的言语矫治训练。
言语康复主要包括了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五大模块的训练。基本概述:2、言语与语言的关系
言语和语言即相互依存,又各自区分。
语言存在于言语活动中,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言语;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个体的言语活动,离开了言语,语言就发挥不了作用。
“言语”和“语言”的区分,主要是为了使言语治疗人员能够正确的理解各种言语和语言障碍,并进行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基本概述:3、言语康复基本概述 言语康复的定义
是指对特殊学生的呼吸、发声、共鸣、构音和语音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我校可使用启音博士构音评估与训练仪)
言听治疗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其中对言语障碍患者进行专业评估、诊断、治疗的言听治疗师,又称ST。华东师范大学有我国教育部下设重点实验室°言语听觉科学,领航者为黄昭明、孙喜斌等人。言语康复的适用对象
言语康复的对象为具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基本概述:4、语言康复基本概述(1)语言障碍的定义
(1)《特殊教育辞典》的定义:因人们使用的语种不同,使互相之间的交际发生困难。
(2)近代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的定义:语言障碍是指人们在听、说、读、写或做手势诸多方面的任何一种系统性的缺陷,这种缺陷妨碍了他们与同类的交流。(2)语言康复训练的定义
语言能力的评估与训练,又称语言康复训练,即对特殊儿童早期的语言理解能力、早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早期的语言韵律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训练,并在言语语言综合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口语的沟通交流能力。
(3)语言康复的适用对象
语言康复的对象为医院、康复中心、特殊学校中具有语言功能障碍的特殊儿童。
语言功能障碍主要指由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听觉障碍、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迟缓等原因所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4)语障者临床表现
(1)有五种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为:①语言理解障碍:指语言的理解特别困难。②语言表达障碍、指语言的理解正常,但表达特别困难;无生理性缺陷所致的言语困难。③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混合性障碍:能听到声音,但不解其意、不会表达。④语言认知障碍(语言信息处理):说话流利,但内容非常肤浅,而且在语言交流中,难以保持话题,只关注自己所选择的话题。⑤语言韵律障碍:儿童(成人)能听会说,但说话时存在语言韵律失调,表现为语调、节奏、重读和重音等方面的异常。
(2)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1)语言发展规律
(2)特殊儿童语训康复的整体框架(3)语训个案治疗流程框架(1)语言的发展规律(2)语训康复整体框架
语言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干预框架(3)语训治疗流程框架 主要内容
(1)评估与训练的主要内容
即:具体为词语、词组、句子、短文理解与表达能力等的评估、诊断、治疗(2)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测量仪
我校可由¡°启智博士¡±进行语言评估与测量
(2)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仪 设备作用:
语言康复的仪器设备是进行语言康复的技术保障,可以对词语、词组、句子、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语言韵律能力四个方面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此设备可进行以下语言能力评估与训练:
(1)词语、词组、句子、短文理解能力评估;
(2)可进行前语言能力训练;
(3)词语、词组、句子、短文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
(4)语言韵律能力的测量与训练;
(5)可根据语言及其韵律功能评估常模提供动态的个别化康复计划。
主要内容
(1)语言康复模式示意图。(个体与社会)
(2)语言发展阶段
(3)语训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1+X+Y)
①集体康复训练(1)中的主题教学。
②个别化康复(X)中的SLC理论与A+T+M模式
③家庭康复(Y)(此处省略)
(3)特殊儿童语训教学模式(简单了解)
聋儿康复教育的操作模式由集体康复教育、个别化康复和家庭康复指导组成,即:1+X+Y模式。也适用于启智部学生。
集体康复教育(1)是指在主题活动和康复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运动活动、生活活动)之中,教师通过“一对多”的康复教育形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聋儿进行康复教育的过程。它所指向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康复教育,同时也要在集体康复教育活动中恰当地渗透听觉、言语和认知训练的内容。
个别化康复(X)是指在康复机构中,治疗师利用现代化的训练设备对聋儿的听觉功能、言语技能、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并结合其在集体康复教育、家庭康复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的过程。家庭康复
家庭康复(Y)作为1+X+Y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家长在教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实施康复教育的过程。家庭康复的内容则是与集体康复教育、个别化康复的内容相衔接的,涉及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育和认知训练四大方面。
1+X+Y模式强调“医教有机结合、强化口语表达、注重沟通交流、突出实际应用”。它从集体康复教育、个别化康复和家庭康复三方面入手,将听觉、言语、语言和认知训练的内容渗透其中,真正做到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相配合,集体康复教育与个别化康复相补充,教师、家长、治疗师多管齐下,共同实现早日使聋儿告别无声世界,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的康复目标。
简单了解:
聋儿学前与低年级“集体康复教育”教学计划使用的对象:
进食障碍小组工作总结 第2篇
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小知识
一、什么是听觉语言康复
听觉是人类一出生就带有的功能,语言是人类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能力。听力健全的人利用先天的听觉功能,在人际交往中慢慢习得了语言,透过语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行为及人格健全发展。而听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存在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导致了一系列的听觉障碍,从而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
听觉语言康复,包括听觉康复和语言康复两部分内容。听觉康复指的是对听障儿童的听力进行补偿或重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觉技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听障儿童残余听力或重建听力的能力。语言康复是指在听障儿童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尽早时间里(一般为6个月内,最多不要超过18个月),对听障儿童的语言障碍进行抢救性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重点在于提高其听觉功能和言语功能,进而形成语言能力。通过训练发声系统完成构音,形成言语,在言语过程中通过多感官、多渠道,不断提高认知能力,从而能合理地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是在医学诊断、听力诊断及电声仪器辅助的基础上,在他们得到一定的补偿及听觉功能有一定康复的前提下,通过语言训练而最后完成的工作。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需要充分发挥助听器、电子耳蜗和语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减轻听力损失给孩子造成的听觉、语言障碍及其它不良影响,并使他们能听、会说,最终达到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回归到有声环境和主流社会。因此,预防“十聋九哑”的形成就必须进行早期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和早训练。
进食障碍小组工作总结 第3篇
1.【8438】黄汉文(香港籍),男,61岁,入站时间:2020-06-10,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4。高血压病病史,目前规律服药,今早查房血压132/92mmHg,心率59次/分,未诉不适,嘱居民清淡饮食,规律服药,适量室内运动,无明显不适。2.【8411】郑燕芹,女,47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0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4。患者双耳情况明显好转,情绪焦虑、失眠基本缓解。密切关注患者睡眠情况及双耳症状,必要时专科协助处置。3.【8446】董蔚阳,女,22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2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6。今早查房血压119/97mmHg,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未服药,监测血压。4.【8508】崔艳玲,女,56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4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8。今早查房血压161/105mmHg,诊断高血压明确,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 qd口服降压治疗,密切监测血压。5.【8530】赵金笑,女,34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4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8。孕21+周,现无不适,待社区复核是否具备居家隔离环境,予安排转居家隔离,注意关注其精神状态及身体情况。6.【8530】邹卓峰,男,3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4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8。儿童,无身体不适,重点关注,予申请同监护人一起转居家隔离。7.【8435】黄上恩,男,5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0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4。儿童,无身体不适,重点关注。8.【8518】吴渝棋,男,2个月,入站时间:2020年6月15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9。婴儿,无身体不适,重点关注。9.【8518】何瑶,女,24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5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9。携婴人群,乳腺炎病史,目前口服抗生素,重点关注。10.【8546】聂瑾,女,43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5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9。高血压病史,规律服药,入站血压157/109mmHg,无不适,监测血压情况。11.【8708】黄华,女,60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6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30。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既往规律服药,入站血压139/77mmHg,随机血糖,轻度头晕,自诉今日因太忙,未服药。嘱其规律用药,监测血压、血糖情况。12.【8702】杨泽群,女,68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6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30。老年人,入站血压147/101mmHg,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无身体不适,监测血压。13.【8702】李久义,男,73岁,入站时间:2020年6月16日,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30。老年人,无身体不适,重点关注。二是心理状况需要重点关注2人。1.【8411】郑燕芹,女,47岁。户籍:香港籍,住址:广东罗定。入站时间:2020-06-10,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4。母亲癌症晚期病危,无法办理居家隔离。昨晚没吃药,就没睡好,情绪低落,经过心理治疗后好转。同意服助眠药和抗抑郁药。2.【8510】郑乔诗,女,27岁。户籍:内地籍,住址:深业东岭7B504。入站时间:2020-06-14,拟解除隔离时间:2020-06-28。节食减肥后,医生诊断有进食障碍。不想吃酒店的饭菜,担心看到控制不住吃多。个人要求不要过渡声扬。昨天吃完午饭,消化不良,睡眠不好,医生建议服用助眠药。
进食障碍小组工作总结 第4篇
聋儿家庭语言康复训练
听觉语言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艰苦的工作。一定要注意与正常生活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进行。家庭活动中的语言教育任务,主要由家长来承担。如在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及家务劳动时,反复练习相关的语言,强化生活环境语言。在不同的场合,“逢做必说”的方法,促使聋儿去认识事物,理解语言,进而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听力及语言训练游戏
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家庭是儿童最好而且最自然的语言运用场所,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熟悉的实物与环境可供训练,家里有现成的锅、碗、勺、盆等器具,学习这些器具时让孩子站在这些器具前,指给孩子说:这是锅、这是碗……通过实物及熟悉的环境,孩子很容易理解。家中发生的事有规律的也有随机的,但都是最自然最接近生活的。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家庭游戏,你可以从中延伸出诸多的游戏:
听力练习
游戏名称:好听的儿歌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寻找听声音的乐趣;帮助孩子适应助听器
游戏准备:儿歌
游戏过程:确认助听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一首儿歌或歌曲唱给孩子听,重复儿歌是可以的,但重复的次数不宜太多。第二次再唱儿歌,并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摇晃,或许你的孩子能和你附和几句。如果你不喜欢唱歌,那就用生动的口吻边拍手边讲歌词,或是边唱歌边拍手。
游戏名称:水中活动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寻找听声音的乐趣;帮助孩子逐步喜欢戴助听器。
游戏准备:浴缸及可丢在水中的玩具或洗菜用的装水容器及小蕃茄,葡萄小的水果
方法:要父母先示范给小孩看:拿一样东西叫爸爸握在手中把手放在同测耳朵旁,妈妈要爸爸注意听,并不要注视妈妈,当妈妈发出一个音,(ex;Y),爸爸要立刻表情丰富的表示“听到了”并马上将手中的东西丢在水中:如此可做2-3次,然后换小孩做。要注意孩子的眼神及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听到声音同时的变化。
说话练习
游戏名称:有趣的电动汽车
游戏目的:鼓励家长一天内尽量多的和孩子交谈;让孩子初步体验嗓子的声音。
游戏准备:带有声音的电动玩具汽车(卡车、飞机)。
游戏方法:和孩子一起玩电动汽车或飞机等,当孩子移动玩具时,你可以发出类似电动玩具的声音:比如:当孩子玩汽车时,你可以说:“滴滴,汽车开啦!”,说话时尽量靠近助听器。
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类似的玩具,你也可以用上述方法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玩具火车“呜呜,呜,嗤”。和孩子边玩边说,比如:“汽车开了圈又一圈。”,“看那一辆汽车。它开过来啦!”,“现在它要开下来啦!”
游戏名称:接唱及识图
游戏目的:鼓励孩子开口唱儿歌;训练听觉及理解能力
游戏准备:儿歌及图片
游戏方法:在孩子练习听儿歌及歌曲时,你在说儿歌或在唱歌曲快结束的时候停止,让孩子帮你将儿歌或歌曲接上说完、唱完。选择孩子最喜欢的一首儿歌,并画上一些简单的插图。开始和孩子讲儿歌时,出示两幅图片,在讲的时候,观察孩子是否能正确指出图片。如果他很容易就可以做到时,就使用
三、四幅插图。
寻求别人的帮助
作为听力损失孩子的父母,你不是孤独的。中国有3%的儿童存在听力损失,他们都会因为生病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如果父母双方互相鼓励,并能得到专家、老师、朋友和家庭的帮助,有助于让有听力损失的孩子变得活泼、风趣。不要犹豫向听力专家、以及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家长寻求帮助。这些人会给你所想要的相关资料和第一手信息及经验。
您付出的越多,孩子的情况就会越好。一旦您有任何疑问,不要犹豫,马上去询问老师或听力专家,他们会尽力帮助您的。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
大家好,前几天听了中聋卢晓月一天的课后,加之整理,再结合珠海聋儿教育家黄挺的观点,和我自己的一点愚见传给大家,共同探讨,不当之处请指教。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
1。家长的积极参与
没有任何一个康复明明星是完全由老师训练出的,老师只能教你所不能教的,家长在语训中起着主导作用。给聋儿营造一种被接受和被爱的气气氛,是教育的前提条件,聋儿如能得到亲人的爱抚,关怀心情就会舒畅,情绪就会稳定,就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注重聋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保持控制权
“哭”是孩子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没有一个孩子是哭死的,千万不要给他机会,硬一次心肠,掌握了控制权,后面就好办多了。
3。幻想说话----想象力的重要性
人类没有想象力是不行的,人类如果没有幻想过像鸟儿一样飞翔,就不可能有飞机。聋人尤其是聋人家长,如果你从来没有幻想过要说话,那么你一辈子就只能语言和思维的哑巴,你有多大的说话想象力,就会有什么样的说话程度,因为你已经开始为语训而奋斗了。
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聋人,要把他想象成正常人,沟通有障碍是不要从听力上找原因,而是从思维上找原因。你把孩子看成是聋人,他自己怎会把自己当作正常人呢?
4。教学内容要实际
聋儿语训千万不能刚开始就死攻拼音,拼音在早期语训中起着练声的作用,在后期语训中才起着正音的作用。大量实践测得聋儿在识字量达到2000个左右时,再正规学拼音效果最佳。正常儿童到了六 七岁时也有发不清楚的音。
聋儿学习辅音的一般顺序 3——4岁 b p m w h 4——5岁 d t n g h j 5——6岁 f k l q x 6——7岁 zh ch sh l 7-----8岁 z c s r W
5。“狂轰滥炸”式的语言教学是现代聋儿语训的精华
正常孩子是由外界声音的“狂轰滥炸”,进而刺激大脑语言中枢,导致语言的产生。而聋儿则是自身发音的“狂轰滥炸”,用发声记忆来代替听力记忆。
在早期训练时对聋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狂轰滥炸”,尽快地形成发音库,用喉部的发音记忆储存代替大脑语言中枢的声音储存,走被动语言之路,说什么前会想一下学过的文字发音。当然年龄越小的孩子自觉说话能力差些,这并不防碍以后的主动说话能力,因为他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声带记忆,只要大一些的时候,一旦有自觉说话要求,则声带记忆启动,口语就会像泉水般涌出来,运用熟练以后就然而然形成后期主动口语。
正常孩子上学前可以一字不识,因为他会说话,但聋孩子有能力上正常学校的,之前他已能看懂一般的儿童读物了。
进食障碍小组工作总结 第5篇
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对于语前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听力障碍造成他们听觉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只解决能否听见的问题。而大脑对传进来的各种声音,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语言需要有一个认知、理解、记忆、掌握的过程。再加上聋儿长期不开口说话,发音器官僵硬、不协调,加之不能理解、掌握、运用语言,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地训练,才能使聋儿的说话、与人交谈达到清楚、流利。大量实践证明,凡是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的聋儿康复效果都不错,而不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的聋儿,其康复收效甚微。
听觉训练方法
(一)判断声音有无
有意识地制造或利用各种声音(包括语言声),使聋儿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培养听觉察知的能力,并教会聋儿运用表。清、手势、动作或语言等方式,对听到的声音有所表示,这是听觉训练的基础。
(二)听觉注意
充分调动聋儿注意听取各种声音,尤其是语言声的兴趣,引导注意倾听别人的问话与交谈的意识和技巧,逐步养成聆听的好习惯。聆听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听觉训练的重要内容,而且贯穿于听觉训练的始终。
(三)分辨不同声音
通过演示、对比、操作等手段帮助聋儿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是语言声及其代表的含义,以培养聋儿的听觉走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形成听觉概念的能力。特别强调的是分辨语言声是听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对聋儿更具实际意义。
(四)选择性听取
对已学过的、熟悉的内容在一定的背景声下进行听取练习,以提高聋儿在日常环境噪音下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五)听觉反馈
帮助聋儿逐步学会注意倾听自己的发音、语言表达与运用是否正确、恰当,并对错误及时地加以纠正。
发音训练
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为什么要练发音?因为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基础,您的孩子要学会说话,必须进行发音训练。发音训练能帮助您的孩子学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技巧、培养正确的语音习惯,为他清楚、流利地说出每一个字音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音是由发音器官的五十六块肌肉的精细协调运动而产生的。为了发好音您有必要了解一些发音器官的基本知识。发音器官分为三部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由于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和方法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发音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发音器官的不同发音部位和活动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语音。应当注意,发音训练不应独立进行。应该和智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心理训练、语言训练等同步进行。它可以分为8个部分:
1、呼吸方法训练; 2、舌部锻炼; 3、口部锻炼; 4、鼻音练习; 5、嗓音练习; 6、音素训练; 7、拼音训练; 8、四声训练;
一、呼吸方法训练
声音是由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产生的。气流强弱的变化与声音的响亮程序有密切关系。平常的自然呼吸与语言呼吸不同,要让孩子说清楚话,首先必须学会运用呼吸控制气流,使气流达到一定水平。呼吸训练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深呼吸训练
深呼吸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锻炼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同时结合做呼吸锻炼操。
呼吸锻炼操
第一节——扩胸运动(二八呼):两臂弯曲平举至胸前向后甩,然后把两臂伸开向后甩,注意不要缩脖子和端肩。一拍一个动作。
第二节——呼吸运动(四八呼):两手缓缓向上吸气,两手缓缓向下呼气。两拍一个动作。
为了让孩子尽早掌握呼吸方法,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实例,逐步进行训练。
例1:闻一闻 目的: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锻炼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准备:1朵有香气的花,1朵洒上香水的手捐,l瓶酱油或一瓶醋。方法:
(1)、引导孩子去闻一闻这些有气味的东西,这时您的表情很重要,要表现出闻到香味的快感和喜悦。
(2)、把孩子的一只手放在您的胸前,让他用触觉感觉您吸气时胸部的扩展。同样用手放到他的胸上感觉吸气时胸部的扩展。当他自然地吸闻气昧时,就是在正确地吸气了。例2:吹一吹
目的;让孩子学会呼气,控制气流,锻炼呼气肌肉群的力量。准备;蜡烛,小纸船,小纸片,气球,羽毛,吹泡泡用的小瓶和吸管。方法:吹气时要求匀、细、长,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1)、点燃数根小蜡烛,让孩子来吹,看一口气能吹灭多少根,也可以一根一根地吹。
(2)、把小纸船放在有水的脸盆里,吹动小纸船,让它在水中前进。还可以吹纸青蛙、纸鸭子等。
(3)、把聚拢在一起的糖纸吹散。
(4)、吹羽毛,吹气球比赛,您和孩子一起玩,看谁的羽毛或气球飘的时间最长。(5)、小瓶中放入洗衣粉溶液,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游戏。
注意:开始教孩子吹气时,把他的_只手放在您的嘴前,让他感觉呼出的气流。吹气前,让他知道要深深地吸一口气,才能吹得时间长。
例3:深呼吸
目的:在学会吸气和吹气的基础上,更熟练地运用呼吸器官。
准备: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问或空地。
方法:您先给孩子做示范,注意站的姿势。
两脚分开站稳,距离和左右肩齐,双手下垂,脸向前看,胸部和颈部挺直,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吸气时双手向前向上平伸举起,两臂举至头顶上为止。随着两手向上移动,气流慢慢从鼻孔吸入,逐渐吸入大量气流。吸气完成之后便往外呼,呼气时双手从上向左右平臂下落,落到向下垂直为止。要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另外注意不要端肩,要用鼻吸气,用口鼻呼气。
(二)、声气结合锻炼
声气结合锻炼是锻炼孩子说话用气和控制气流的能力。训练方法参考下面的例子。
例4:一口气说完
目的:锻炼孩子说话时用气及控制气流的能力,达到声气结合。准备:画有罗卜、苹果、香蕉的图片或实物。
方法:做好站立姿势(同深呼吸的站立姿势),先徐徐呼出一口气,解除精神紧张。
(1)、用鼻吸入饱满的气流之后,开始1、2、3、4——往下数,数到一气用完。数的速度先慢后快。这样既练习了呼吸,也锻炼了口腔肌肉动作的敏捷性。(2)、当发单音节词练习熟练后,可以选用一些字和词变化较多的材料,如: 一个香蕉、两个香蕉、三个香蕉、四个香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四个苹果——一个罗卜、两个罗卜、三个罗卜、四个罗卜——
可以让孩子看着画片,把每条读到一口气读完。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口腔大小开合得到全面锻炼。
深呼吸和和声气锻炼法,是孩子发音训练的重要内容,要抓住要领,坚持训练,对孩子发音有极大的好处。
二、舌部锻炼
舌头是发音器官的一个重要部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都与舌头的活动方式有关。舌头的动作很灵敏,可以前伸后缩与上升下降。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舌头运动少,舌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很不灵活,肌肉僵硬。如果舌头的动作跟不上语言节拍的速度,有的音就发不出来,或是发得不准确,因此锻炼孩子的舌头十分必要。
根据让舌头上下左右都得到运动的原则可做3节舌头锻炼操:
第一节;顶舌头——舌尖用力顶左腮,顶得越鼓越好,然后以同样的办法顶右腮,一下左,一下右,反复多次。
第二节:伸舌头——舌头向嘴外慢慢伸,伸得越长越好,然后快速缩回来。第三节:卷舌头——舌尖顶住上齿龈,添着上腭往后钩,钩得越深越好。但不要把舌头伸疼。然后舌头添着上腭慢慢恢复原位。
做舌操的时候,可以用鼓点或音乐作为伴奏,同时可以让孩子加上拍手、点、摇头的动作。
为了让孩子对舌部锻炼有兴趣,还可以想一些有趣的办法,如下的实例:
例5:是甜的吗?(舔一舔)
目的:锻炼孩子舌头伸缩及转动的灵活性。
准备:蜂蜜、几块糖。
方法:
(1)、在孩子的嘴唇上涂上少量蜂蜜,您的嘴唇上也涂上一些蜂蜜,您用舌头添上嘴唇,笑着说:“真甜I”然后要孩子也像您这样添嘴唇并说“甜”。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舌头上下活动的灵活性。
(2)、用绳拴上一块糖,吊在孩子面前,高度与孩子嘴持平,让孩子伸出舌头舔那块糖,并说甜。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舌头肌肉的力量。
例6:和妈妈一起玩
目的:在游戏中发一些音。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性,使舌部肌肉转动灵话。准备:玩具手枪,鸭子头饰或图片,一根绳子。方法:
(1)、您和孩子~人1支玩具手枪,玩打枪游戏,口中发出da——da——da(哒——哒——哒)一一的声音。哒——哒——哒
(2)、您和孩子都小鸭头饰或手拿小鸭图片,学鸭子一摇一摆地走路,口中发出ga——ga——ga(嘎——嘎——嘎)——的声音。嘎——嘎——嘎
(3)、您和孩子各拉绳子的一头,玩拔河游戏,口中发出La——La——La(拉——拉——拉)——的声音。拉——拉——拉
注意:发音时舌头要用力,嘴要张开,每个音节都要读得响亮有力,字字清楚,这样舌头、舌面、舌根都可以得到锻炼。
三、口部锻炼
我们说话时,嘴唇可圆可扁,可缩伸、可开启,这些不同的运动产生出不同的声音,语音正确与否,和双唇有极大的关系。孩子在说话时,嘴唇不会用力,有的位置不对,所以说出的话含糊不清。针对孩子这一特点,要进行口部锻炼。口部锻炼操
第一节——张口练习:上下唇打开,动作柔和,舌头平放,不能后缩或隆起。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说话时嘴紧,张不开的毛病。
第二节——双唇练习:双唇闭拢,向前突出,然后自然地恢复原状。屠形的圆展对某些字母如b、p、m、i、u、ü的发音正确与否是重要因素。双唇练习能帮助孩子锻炼双唇的力量,使双唇灵活,发好双唇音。
在练好口部操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口部肌肉的动作,可参考下例练习:
例7:张开你的嘴
目的:锻炼孩子双唇的灵活性,使口部肌肉有力。
准备:一只干净筷子,一张小猪图片
方法:
(1)、和孩子玩看病的游戏,您做医生,检查孩子的口部,要求孩子张大嘴,您用筷子压住他的舌头,让他发:“啊——啊——啊——(a——a——a)”的音。
啊——啊——啊
(2)、出示小猪图片,模仿小猪的嘴,撅起双唇,同时发猪的音。猪——猪——猪
(3)、一只手表示出“8”,和孩子一起说“八——八——八(ba——ba——ba)。八一八——八(4)、和孩子在床上做“爬一的动作,发“爬——爬——爬(pa——pa——pa)”的音。
爬——爬——爬
(5)、让孩子摸摸您的手,您再摸摸孩子的手,同时发出“摸——摸——摸(mo——mo——mo)的音。
注意:要求孩子口形要对,发音响亮,每种发音多练习几遍,先慢后快,双唇要活动开。
例8:a、o、e与I、u、ü,锻炼口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方法:要求孩子注意您的口形,开始时您可以带着孩子练习。
(1)、先练习发扒o、e,注意口形要正确,声音要大,然后连续发a—o—e、a—o—e——练习时先慢后快,达到口部张合自如,发音清晰的程度。(2)、练习发好i、u、ü,然后连续发i—u—ü——直到口部撮伸自如。
注意:发音时双唇用力,读音响亮,口形准确,这样嘴唇的圆扁撮伸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四 鼻音练习
鼻腔主要用来发鼻辅音,发鼻辅音常常需要有双唇、舌头、硬腭、软腭等部分参加,鼻腔的作用是气流通过。鼻音练习是让孩子体会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感觉,为发好鼻辅音打下基础。具体的练习方法可参照下面的实例: 例9:鼻音哼唱
目的:让孩子感觉气流从鼻腔通过时的振动,并锻炼用鼻腔发音。
方法:您发鼻音时,让孩子摸着您的鼻翼,感受气流从鼻腔通过时子的振动。(1)、您用鼻音m、n进行哼唱,曲调要优美一些,表情要愉快自然。然后让孩子也模仿哼唱。
(2)、选择一些m、n做声母的音,如miao,ma,mie,ne,na做鼻音练习,每个音连续发三遍,如miao——miao——miao,由慢到快,越来越熟练。
例10:学动物叫
目的:让孩子体会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感觉,为发好鼻音打基础。准备:猫、羊、牛的头饰或图片。方法:
(1)、您戴上一种动物头饰或手拿图片,模仿叫声(猫——miao喵,羊——mie 咩。牛——mou哞),并做出动作来模仿这些动物,让孩子感到非常有趣,而跟您一起玩。
(2)、如果孩子发不好这些音,可以把孩子的手指放在您鼻子的一侧,感受气流通过鼻子的振动。然后让孩子把手指放在自己的鼻翼上,模仿您发出miao,mie,mou的叫声,逐渐达到除去手指动作,也会发这些音。喵——喵——喵
五、嗓音训练
多数孩子长期不会发音,发出的音往往尖而怪,在没有接受训练以前,孩子一般不注意发音的声带颤动,如果没有声带的颤动,就无法说话。在对孩子进行呼吸、舌头、口部锻炼的同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嗓音锻炼。1、进行嗓音训炼,可从发好a、o、e、i、u、ü开始。
因为用a、o、e、i、u、ü,6个舌面元音能促使孩子活动声带,发出响亮的声音。这6个元音是普通话中最响亮的部分,字音离开,它们就读不响。如果能用各中方法,让孩子把这6个元音发得响亮、干净、好听,孩子读好字音就有了保障。
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声带振动。区分各元音主要是舌头的位置和嘴唇的形状。6个舌面元音中a的发音最重要,发好它是发好其它音的基础,您在对孩子嗓音训练时,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口形和舌位:
a发音时口大开,舌头微离下齿背,舌高点在舌面后部,和硬腭后端相对; o发音时唇形自然微圆向前撮,舌尖舌尖稍向后缩,不碰下门齿,舌高点和硬腭后部相对;
e发音时唇形自然微扁,舌尖稍向后缩,离开下齿背,舌高点和硬腭前部相对:
i发音唇形扁平,嘴角展开,舌头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u发音时唇形尽量收圆前撮,舌头后缩,离开下齿背,舌高点和硬腭软腭前部相对;
ü发音时唇形收圆,舌尖离下齿背,舌高比i略低略后。
为了做到发音正确,可用压舌板、筷子、勺子等帮助孩子纠正舌位。a o e I u ü 元音舌位
您要帮助孩子发音,首先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发音时声带的振动,可让孩子在发音时摸您的喉头,引导他大声而准备地发每个音。当其大声发音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为能说出响亮的声音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觉声带振动
您可以用各种方法教孩子发6个元音,怎样让孩子不对发音厌倦呢?下面的实例或许可以为您开阔一下思路:
例ll:苹果树
目的: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锻炼嗓音,发出正确而响亮的元音。
准备:在一块白布上画l棵苹果树,做6张红苹果纸模型,上面各写a、o、e、i、u、ü 6个字母,后面粘上棉花,以便能粘到苹果树上。
方法:把画有苹果树的白布挂在墙上。
(1)、摘苹果。孩子在苹果树前站好,发a、o、e、i、u、ü的音,发音正确就让他摘下相应的那只苹果。摘苹果
(2)、树上长苹果。您拿出1只苹果,让孩子发音,正确了就让孩子把这只苹果粘到树上。当6只苹果都长到树上以后,让孩子把6个元音都发一遍,这些练习完成的好,就可以奖励给孩子1个苹果。长苹果
2、嗓音训练中要注意元音辅音结合训练。元音和辅音是构成字音的基本元素。在嗓音训练中,有了响亮准确干净的元音之后,应当和辅音结合训练。辅音是增长嘴唇力量的重要因素,嘴唇有力可以帮助增强元音的响度,并减轻声带负担,同时也和字母的锻炼结合起来。元音辅音结合训练,练习如下:(1)、ba、pa、ma、fa、da、ta、na、ga、ka、ha、zha、cha、sha、ra、za、ca、sa、jia、qia、xia(2)、bo、po、mo、fo、de、te、ne、1e、ge、ke、he、zhe、che、she、re、jie、qie、xie、ze、ce、se(3)、bi、pi、mi、di、ti、ni、li、zhi、shi,ri、ji、qi、xi、zi、ci、si(4)、bu、pu、mu、fu、du、tu、nu、lu、gu、ku、hu、zhu、chu、shu、ru、ju、qu、xu、zu、cu、su 练习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同时也为了便于理解词汇,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实例:
例12:元音辅音结合 目的:练习发出元音与辅音相拼的音,锻炼嗓音,理解部分词汇。
准备:与音义相应的实物或图片,如:bǐ一支铅笔,写有拼音的字卡。
方法:先练习音义直观、生活中有实物的音,再发展到音义抽象的音。(1)、您拿出写有拼音的卡片,让孩子仔细看。您读出bà(爸)。把卡片放在桌子上。拿出孩子爸爸的照片,读出bà——bà(爸爸),放到拼音卡片的下面,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卡片与照片时同时发音。然后让孩子照您的样子读出bà(爸)。(2)、拿出一张写有pā(趴),hē(喝),tī(踢),fú(扶)等拼后有动词意义的卡片。您读出音pa(趴),然后趴到地上或床上。然后让孩子模仿您的发音和动作。这样既练习了发音,又教会孩子一些词义。
注:在选择相应词汇时,您可参照下一节音索训练的有关内容。
3、如果您的孩子年龄偏小(O——3岁),不要让他过早进入正规的嗓音训练,可以选择一些拟声词让他练习,这样既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又为他下一步嗓音训练打下了基础。拟声词举例如下:(1)、打枪的声音:ba——ba——ba(2)、马蹄声:da——da——da(3)、鼓声:dong——dong——dong(4)、火车声:wu——wu——wu(5)、汽车声:di——di——di 您在生活中还会发现其他更多的拟声词,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六音素训练
音节是语音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素是语音中分析出来的最小单位,一个音节可能只有一个音素如“啊”,也可能包含两个三个或是四个音素,如“八”就有b与a两个音素。
音素按发音情况和声音特点可以分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一)元音
元音有a、o、e、i、u、ü。
这些元音的口形和舌位在嗓音训练中已讲过,不再重复,要结合嗓音训练发好元音。这里再提供一个实例如下:
例13:发好a、o、e、i、u、ü
目的:让还学习发6个元音,使孩子能够活动声带,锻炼口腔和嘴唇。
准备:制作6张卡片,每张上面写一个色彩鲜艳的元音。
方法:您拿出一张拼音卡片,发出正确而响亮的音,重复2——3次后,教孩子发音,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方法:
(1)、“a”音:用干净筷子压住孩子舌头,模仿医生检查孩子的嗓子,让孩子发音。逐渐发展到不用筷子压舌头,也能发音。孩子能独立发出a音后,可以配合形体动作:两只胳膊向上举起,同时发出a音。a——
(2)、“o”音:发o音时,配合手的形象动作。一只手掌半合。可以配合看鸡叫的图片。O——
(3)、“e”音:由于发e音时嘴唇微扁,把左右手的食指伸出,与嘴成一条直线,随着发出e音,两手向左右拉,可以配合看鹅的图片。(4)、“i”音:发i音时,竖起右手食指,表示“i”。i——
(5)、“u”音:与孩子玩开火车游戏,嘴里发出“呜——呜——呜……”声音。u——
(6)、“ü”音:一只手模仿鱼在水中游时身体柔软地左右摆动的动作。可以配合看鱼图片。ü——(二)、辅音
辅音有:b、p、m、f、d、t、n、l、g、k、h、j、q、c、zh、ch、sh、r。辅音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加以区分。进行训练。发音部位是指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分为7种: l、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尖音:d、t、n、l; 4、舌根音:g、k、h; 5、舌面音:j、q、x; 6、翘舌音:zh、ch、sh、r; 7、平舌音:z、c、s。
按发音方法的不同辅音可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5种,还有送气、不送气、清音、浊音的区别:
发音时,口腔送出的气流较强,叫送气音,有:p、k、t、q、ch、c;
发音时,口腔送出的气流较弱,叫不送气音,有:b、d、g、j、zh、z;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叫清音,有:b、p、f、d、t、g、k、j、q、x、zh、ch、sh、z、c、s:
发音时,声带振动,叫浊音,有:m、n、l、r。
辅音是发音的难点,为帮助您的孩子发好辅音,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孩子发音的客观规律来安排教的顺序和提出要求。孩子小,有的音发不出来,不能强求。有专家提出小耳辅音的发展规律如下: 年龄(岁)能发的辅音 b、p、m、w、h d、t、n、g、b、j f zh、sh、l z、s、r、ch 您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判断其发音能力。
2、在学习辅音发音的过程中,您要根据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和情况,根据送气不送气和声带振动不振动,分辨清音和浊音,充分利用眼、手等辅助手段(让还用眼看您发音时口形和口腔内唇舌的准确位置,用手感受声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让孩子体会模仿发音。
您要让孩子逐渐理解每个正确发音都有一定的舌位和口形,下面以zh、ch、sh、z、c、s为例,提供几个实用的方法:
(1)、首先抓住要领,让孩子学会舌头翘起的动作。您先做师范,嘴略张开,把舌尖向上翘起,使舌尖对着硬腭前部(上齿龈稍后的部位),反复几次。在孩子看清楚的基础上引导他模仿,如果孩子不会舌尖向上翘,用筷子压舌板等轻轻地把孩子的舌尖向上抬,让他体会舌头如何上翘。初步掌握后,您和孩子对着镜子一块反复练习,要让孩子感觉到舌头顶住硬腭,在能自觉熟练掌握后,再练习发zh、ch、sh。
(2)、大母指站岗法。用大拇指紧贴上齿背和齿龈,指甲向着口腔内部。发zh、ch、sh时,如果舌尖翘起抵住或对着硬腭,大拇指的指甲不会被舌尖沾湿。这就说明已会发“舌尖硬腭”音。习惯以后,不用大拇指站岗,舌头也能翘起发音,那就能独立发正确的zh、ch、sh,使用这个方法要注意保持手指清洁。
(3)、先会发百音,再发zh、ch、sh、er是卷舌元音,发音的后段舌尖卷动,舌尖对着硬腭,发音才结束。具体练习如下;er——chi,er——zhi,er—shi(汉字是而——吃,而——知,而——施),熟练以后,去掉er,就可以直接发出zh、ch、sh来了。er——ch 练习发z、c、s时,您先示范,舌头向前平伸抵住或对着齿背。孩子在仔细观察您的舌位后模仿发音。如果舌位不正确,可以用压舌板、筷子帮助纠正。然后您与孩子一块儿对着镜子练,观察舌头是否向前伸抵住或对着齿背。
学习zh、ch、sh和z、c、s,都要注意j、q、x相区别,要注意区分:zh—z—j、sh—s—x。
3、在训练过程中,您会发现,有时单教一个音孩子发不出来,但他能说出含有这个音的词,如发不出l音但能说出“拉”这个词。这时可以用词来引导孩子发音,并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孩子的兴趣,又学会了发音,理解了词汇。
下面列举21个辅音的发音部位、方法要领和一些常用词: b——上下唇紧闭,不送气:
ba、bu、bi、拔、不、背、饱、笔、(书)包、爸爸、(上)班、菠(菜)、自(菜)、鼻(子);
p——上下唇紧闭,送气:
pi、pa、pi、爬、拍、跑、盆、(外)婆、皮(球)、破(了)、朋(友): m——上下嘴紧闭,不送气:
ma、mi、mo、妈、摸、妹、慢、门、面(包)、米(饭)、蜜(蜂)、喵喵喵(小)猫、帽(子); F——下齿接触上门齿,送气:
fa、fo、fu、风、(衣)服、(豆)腐、(头)发、飞(机)、(米)饭、方(形); d——舌尖抵齿龈,不送气:
de、di、du、刀、爹、多、短、肚(子)、(鸡)蛋、豆(子)、弟弟、哒哒哒; t——舌头抵齿龈,送气:
tu、te、ta、他、跳、推、听、糖、甜、抬、踢(球)、天(安门)、兔(子); n——舌尖抵住齿龈,不送气;
na、nu、ni、拿、泥、奶(奶)、女(孩)、男(孩)、(小(鸟)、你; l——舌尖抵住齿龈,不送气:
la、lu、li、拉、梨、雷、来、狼、老(师)、(马)路、劳(动)、姥姥: g——舌根上升抵软腭,不送气:
ga、gu、ge、狗、高、哥哥、鸽(子)、姑姑、(西)瓜、(苹)果: k——发音部位与g同,送气:
ka、ke、ku、快、看、口、哭、苦、筷(子)、渴(了)、(上)课、(天)空、卡(车)、裤(子);
h——舌头上升接近软腭,送气:
h、hu、he、好、红、火、坏、花、孩(子)、(大)海、猴(子)、回(家)、黄(色)、(老)虎、(出)汗、喝(水)、(小)河; j——舌面上升抵硬腭,不送气: ji、ju、jia、鸡、家、姐、九、菊(花)、(北)京、(毛)巾、解(放军)、舅舅、积(木)、桔(子);
q——发音部位与j同,送气:
qu、qi、qie、七、球、枪、骑(马)、切(菜)、敲(门)、秋千、(大)桥、汽(车)、(红)旗、气(球);
x——舌面上升接近硬腭,送气:
xi、xu、xia、香、心、血、信、西(瓜)、(上)下、(元)宵、(下)雪、(大)象、星星、熊(猫)、小(朋友)、洗(澡): zh——舌头抵硬腭前部,不送气:
zhu、zhe、zha、猪、抓、粥、中、竹(子)、(手)指、张(嘴)、粘(上)、(打)针、睁(开)、种(子)、(白)纸: ch——发音部位与吐同,送气:
che、cba、chu、车、吃、床、臭、唱、春(天)、窗(户)、吹(泡泡)、唱(歌)、穿(衣服)、船:
sh——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送气:
sha、she、shu、十、水、山、少、手、舌(头)、书(包)、说(话)、老(师)、(老)鼠、(衬)衫:
r——发音部位与sh相同,不送气: re、ru、ri、热、肉、软、人、褥(子): z——舌尖接触上门齿背,不送气:
za、ze、zu、早、走、左、最、坐、嘴、脏、枣、自(己)、再(见): c——发音部位与z同,送气:
ca、ce、cu、草、粗、蚕、(捉谜)藏、擦(桌子)、厕(所)、刺(猥)、(白)菜; s——舌头接近上门齿背,送气:
sa、se、su、四、三、岁、松(树)、(咳)嗽、扫(地)、嗓(子)、撕(纸)。辅音发音的具体方法:
例14:发好双唇音b和p 目的:让孩子学习b、p的正确发音,体会口腔中送气与不送气,并学习发出相关音节。
准备:薄纸1张。
方法:利用对比的方法,比较b、p的发音。
(1)、把孩子的手背放到您的嘴前,您发b的音,再发p的音,让他感觉b音不送气,p音送气。
(2)、让孩子注意看您,您把纸片或纸条放到嘴边,注意不要影响孩子看口形,发b音和p音。发b音时纸不动,发p音时,纸片飘动。把纸给孩子,让他练习。b和p 例15:发好齿音f 目的:让孩子学会发f音。准备:纸折小飞机,风筝等。方法:
(1)、看天上的鸟飞,告诉他“飞”,两只手臂柔软地上下泼动,模仿小鸟飞。(2)、折一只小飞机,带孩子玩飞机,发“fei——fei……”的音。(3)、给孩子做一只风筝,带孩子放风筝,告诉他“fei”。
(4)、“飞”的音发好后,让孩子看您的口形,教他“f^v^的音,然后再发相关音节风、饭、方等。fei 例16:发好舌尖音d和t 目的:让孩子学习d、t的正确发音,体会送气和不送气。准备:画有汽车的图片,水果糖。方法:
(1)、把孩子的手放在您的嘴前,您发出d、t的音,让他感到送气和不送气,并教给他口形及舌位。
(2)、领孩子到马路上看汽车,听汽车喇叭的“di——di(笛——笛)”声,回到家中,给孩子看汽车图片,带孩子玩开汽车的游戏:双手作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抬起右手食指轻轻往下按,嘴里发出。“di—di”声音。游戏可以每天都做。(3)、您手里拿一些糖,告诉孩子这是面táng糖,让他发音,给他吃一块糖,吃之前再发出táng的音,只要孩子想吃糖,就让他发táng的音。di——di 例17:发好舌根音h 目的:让孩子学会发h音。准备:2面镜子。方法:
(1)、您往镜子上哈气,出现水雾,教孩子哈气,发出“hā(哈)”的音。(2)、您和孩子一人一面镜子,比赛谁哈出的气多,也就是镜子上水雾的面积大。如果是冬天,可以往玻璃上哈气,也会出现水雾。(3)、孩子掌握了哈气的方法以后,从蛞引导到发h的音。ha 例18:发好舌面音j 目的:让孩子发j的音。
准备:小鸡的头饰,实物小鸡或小鸡图片。方法:
(1)、带小看小鸡,听小鸡的叫声,或者看小鸡图片,您模仿小鸡的叫声。(2)、您和孩子都戴上小鸡的头饰,作出2只小鸡互相啄的动作,左右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模拟小鸡的嘴,发出“ji——ji——ji”的音。
(3)、游戏玩完后,让孩子看您口形,教他“i”的音,并出示小鸡图片。j 例19:发好翘舌音zh、ch、sh 目的:让孩子学会发zh、ch、sh的音。准备:zh、ch、sh的拼音字卡。方法:
(1)、学习zh:先让孩子发桌(子)、纸、猪的音。按zh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片做辅助。zh(2)、学习ch:先让孩子发吃(饭)、吹、窗、船的音。按ch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做辅助。ch是送气音,可以把纸片放在嘴前,试试气流。ch(3)、学习sh:先让孩子发(老)师、上、(衬)衫、手的音。按sh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做辅助。可以把孩子的手放在您的嘴前,感知送气的长短。Sh
例20:发好平舌音z、c、s 目的:让孩子学会发z、c、s的音。方法:
(1)、学习z:让孩子说早(上)、(红)枣。按z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 音,用拼音卡片做辅助。z(2)、学习c:让孩子说刺(猬)、厕(所)、擦(布)。按c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做辅助。把纸片放在嘴前,发音时纸片会动。c(3)、学习s:让孩子说松(树)、三(个),撕纸条让孩子听“撕——”的声音。按s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片做辅助。把孩子的手放在您的嘴前,让他感觉送出来的气很长。s 总之,辅音虽然是发音的难点,但只要掌握了发音的方法和部位,并能科学利用孩子的手摸、眼看等辅助作用,通过有效的训练,孩子可以掌握好在辅音的。
七、拼音训练
辅音和元音是根据音素发音的性质划分而成的。辅音在前,元音在后,组成音节时就叫拼音,b—a—bā(爸)。辅音出现在音节前部,就成了这个音节的。声母”;元音出现在音节的后部,就成了这个音节的韵母。
声母和韵母是根据音节的结构划分的。声母都是辅音。韵母有的只有一个元音,有的有两三个元音或是元音上加辅音作尾音。韵母中只有一个音索的韵母叫单韵母。a、o、e、i、u、ü 就是单韵母。韵母有两三个元音或元音加上辅音作尾音的叫复韵母。复韵母有:ia、ua、uo、ie、ue、ai、uai、ei、ao、iao、ou、iou(iu)、an、ian、uan、en、in、uen(un)、au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还有一些卷舌的韵母盯.教这些复韵母,要结合到词汇、句子中。
拼音训练的方法应根据孩子不同情况来选择,下面几种方法供您参考: 1、音节本位教法 这种教法的主要特点是:孩子直接认读普通话四百来个音节,不用临时声韵现拼。训练重点放在读音节上。音节本位教法的好处是:直接读音节,提高了孩子学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了直接读音节的孩子,还能够再学其他的拼音方法。直接读音节对其他拼音法只有益处而无副作用。音节本位认读的缺点是:集中在短时间内认读大量音节,有的孩子记不下来,因此必须注意由您带读,结合练读来识记,孩子要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记忆。2、支架法
支架法的拼音要领是,拼音时声母不出声,只是做好发音的准备(支好架)。在准备发音的时候,一张开嘴就紧接着把韵母冲出来,一口气拼一个音节。如:双唇紧闭,准备发b(只支好架,未发出音来)。紧接着发出ā,就成了bā音节。(b)—ā—bā。简单地说就是,“声母支好架,韵母紧跟它,声韵一口气,拼出不会差。”(b)——ā—bā
如果对声、韵母发音掌握不够熟练,一时不会领会支架法的拼音要领,可以采用下面的辅助方法:
先读韵母,再用支架法。在未拼音前先把声母、韵母分别念一遍(即复习一下声、韵母的发音),如b、a,然后做好发声母的准备,一口气就冲出韵母来,这样就拼出一个音节来。如b、a;(b)——a—ba。
用支架法拼音,对zhi、chi、shi、ri、zi、ci、si这七个音节,采用呼读音延长发音的方法读成音节。学习支架法的关键在于,家长要指导孩子摆好发音部位,准备发音。3、碰音法
就是把声母、韵母连在一块念,反复拼合,由慢到快,越读越快,最后拼成一个音。“碰音法”之所以能碰出音节,主要是加在声母本音后的元音,如b(bo)中的o,d(de)中的e,因为念快了,还没读出,韵母就赶上来直接拼声母的本音。如b(o)—a—ba,o还没有读出,a已赶上来了,因此能拼出ba来。这样拼音快速有效。
过急。训练过程中不要空谈发音方法和发音不位。为了让孩子学好记牢并能运用拼音,要善于用启发的方法,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用实物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引导孩子注意和兴趣。家长每教一个字母都应当给孩子做多次示范发音,示范要“准”,要有正确的口形。拼音卡片要正确应用,更便于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复习、检查和巩固。
声调训练时,家长按声调符号的特点,用手势加以指挥,像唱歌一样。第一声手平挥,第二声手上扬,第三声手先下划再上扬,第四声手下划。这样孩子练习起来情绪高,兴趣浓。
四声练习
例23:猫、羊、狗、兔在一起
目的:发猫、羊、狗、兔的音,以练习汉语的四声。准备:猫、羊、狗、兔的音,以练习汉语的四声。
方法:将四种动物图片按猫、羊、狗、兔的顺序排列好,发音时配合手势: 猫——手平挥;羊——手上扬;狗——手先下划再上仰;兔——手下划。您可 以先做示范,孩子练习时先加上手势,等掌握声调以后,就可以去掉手势。猫 狗 兔 羊
例24:声调练习
目的:通过发元音,练习汉语的四声。
方法:先让孩子听您示范,然后您带孩子一起读。
(1)、练习第四声。练习的模式为:aaaaa、ooooo、iiiii、uuuuu、üüüüü。练习时前4个第一声的音要发清晰,间隔时间相同,第四声发音要有力,并可加上手势。同样可以练习第二声、第三声,aaaaa,aaaaa。
(2)、练习四声。练习的模式为:aaaaa、ooooo、iiiii、uuuuu、üüüüü。发音时加上手势,要有一定的节奏,先慢后快,越来越熟练。
(3)、练习四声,练习的模式为:aoeiuü、aoeiuü、aoeiuü、aoeiuü。注意声调的准确性,并及时纠正孩子的声调。
通过认知语言系统化训练,孩子的接受性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简单主动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语言是应用于生活的工具,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随具体情景而应用的语言仍等于无语言,不能有效应用的知识只是堆积的无效信息!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具体生活中能主动恰当地和外人互动交流呢?如何让孩子能学而用之!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孤独症儿童最终需达到的目标。同样我们的训练也离不开一步步进行的轨迹,即把生活中常规应用性认知、语言结合情景分为具体的小目标,从被动开始逐渐过度到主动,那么具体生活中的长期目标有哪些呢?我们还需要从各领域去细化。
我们在生活结构化的训练中,应用什么方法更适应孩子呢?对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又有那些?这是我们训练好孩子的关键!对于应用什么方法,我一直主张“法无定法”适合孩子的方法就最好的方法,孤独症孩子个体差异千变万化,甚至个体内差异也捉摸不定。因此,要想找到一种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很难,几乎没有,但通过我们十几年的实践,觉得对孤独症孩子的训练,要从一开始就要抓住“毛线头”即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孤独”顾名思义是不能融入群体,那么孩子需要的首要条件就是“社会环境”,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学英语,是在汉语环境中学的快,还是在英语环境中学的快;是在汉语环境学过应用的好,还是在英语环境中学过应用的好!不可否认,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回答:当然在英语环境中好了!那么我们要训练孤独症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是在刻板的教室里学的好呢,还是在自然生活环境中学的好呢?我认为:在自然的环境学的更有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在训练中摸索出一套训练方法——自然训练法和八字训练原則。
定义:在自然环境中把ABA、结构化、蒙氏训练等方法的精髓有机地融合灵活应用,让孩子在生活化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和训练者互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使之最终回归社会的方法即为自然训练法。
八字训练原則,即:爱、合、进、挖、带、严、洗、归
爱:作为一个合格的训练者,你面对的是孩子,要想让孩子和你互动,首先要让孩子接受你的心及身,具体是接受身在前还是心在前,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孤独症孩子没有情感,因此一开始就以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让孩子接受你的指令,即使是接受了也是刻板的,不能教而用之。通过我十几年来带孩子的经验(从96年到现在我晚上一直坚持带孩子),我认为:不论那一类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感情都是很细腻的,尤其是孤独症孩子,为什么我接触的孩子不到几天他们都会对我微笑,而且亲切地叫我“张妈妈”!他们不是没情感,只是不知如何表露罢了,因此,我们首先要用心来和他们交流,“爱”是无言的润滑剂,只有爱才是和孩子拉近距离的纽带!家长和老师们!让我们用爱来迈出走进孩子的第一步吧!
合:只有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的以平淡的心去接受孩子,去观察孩子,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去包容孩子,即:才能把孩子的一切看作是现阶段正常的表现。这样孩子对我们才没有防备心理,才能逐渐打开心里紧闭的大门,给我们开出一道通向他内心深处的小路,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去了解孩子。只有我们的身心和孩子完全融合为一体,才能真正体验他们“孤独”的痛苦,才能想到逃出“黑暗”世界的办法,因此,“合”是训练者和孩子克服困难能量的源泉!
进:就像一个游泳者,和大海接触,游入大海浩瀚的怀抱,海底世界很精彩,只有真正的进去慢慢的遨游,才能领略海底的奥秘!如果是走马观花,即使进去了也只是留下“到此一游“的遗憾!训练孤独症孩子也一样,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多方面的“精彩”及“精彩”背后的故事,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去解释“进”字,要知道我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什么目的,一要明白孩子不足的原因,二要客观评价孩子超常能力的有效性!因此,“进”是疏导孤独寻找通道的一把梳子!
挖: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后,我们详细了解了孩子的点点滴滴,把各种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哪些方面是需要提高的,哪些方面是需要遏制的,哪些方面是需要补救的,哪些方面是需要强化的,哪些方面是需要借用的,哪些方面是需要疏通的,哪些方面是需要诱导的等!都要按一定顺序个个突破,使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潜能得到最的程度的开发!因此,“挖“是重建家园装饰环境的设计师!
带:了解孩子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就是为了力求把孩子带出孤独的世界,在小心翼翼和孩子的接触中,我们利用自然训练法,让孩子逐渐接受了我们的身心和行为,并且让他感到和我们在一起玩耍要比他自娱自乐快活得多!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群体世界,在和伙伴的游戏中,体会到互动的心理快感!这条牵拉孩子的“金丝带“是千条“心线”的组合!我们必须谨慎用力,不能操之过急,一旦不小心断裂,不是一朝一夕能接上的!因此,“带”是牵拉孩子的丝带又是心对心的引力!
严:通过小心翼翼的带动,孩子回到了我们的自然生活环境,在语言方面、感知方面、自理方面、适应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有自己的个性,走出孤独的孩子也同样具有明显的特点,这时对他们的教育,我们要象对正常孩子一样来逐渐严格要求他们,要他们懂得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顺利也有挫折!要让孩子去体验应该有酸甜苦辣!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人!因此,“严“是重塑孩子的苦心良药!
洗:在孩子的重塑过程中,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还会不时地侵袭孩子的身心,比如,自言自语、鹦鹉学舌、迟缓性反向性语言、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等,这些不符合正常发展规律的问题,我们要随即用良性的行为来给予代尝!就像一棵正在成长小树,园艺师要不断地给裁减枝叶才能长成栋梁!对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要及时清洗掉无用的添加有用的,孩子才能良性发展!因此,“洗”是孩子成长的过滤器!
归:我们训练孩子的目的是最终让孩子回归社会,只有坚持在前“七字“训练的基础上,让社会为孩子打开接纳的大门,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融入社会自然的大家庭中去,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些孩子,是我们长期要做的工作,因此,孩子们的将来如何,任重而道远,还需大家一起努力!因此,“归”是孩子的最终出路。
注意事项: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家长不是指挥者,而是观察者,是诱导者,是孩子的玩伴,有时随时要充当孩子的发泄的工具!
结果:自然训练和其他训练比起,可能前期效果看起来很慢,但质的改变更扎实,孩子后期的爆发力更强,回归自然的可能性更大!
……口部结构是指下颌、唇和舌,口部运动主要是指下颌、唇和舌的运动。口部运动是参与进食、吞咽及构音运动的基础。如果口部运动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进食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和语言障碍,因此会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和言语交流能力。2000年开始,口部运动治疗已成为言语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的热点话题。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口部训练是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口部训练是在主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对口部构音器官运动异常进行矫治,以及对错误的和本应习得而未习得音位进行训练的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口腔训练(下颌、唇、舌的训练)和简单的口部运动治疗。口腔训练(下颌、唇、舌的训练)是构音异常矫治中的基础训练部分,它是根据口部肌肉运动原理和用进废退原则以充分发挥患者主动性的一种训练。它以口部周围主要肌肉大运动的训练为主,阻断肌肉的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在口腔训练效果不佳的前提下,利用协助和自助的方法对构音器官的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这里仅介绍简单、容易操作的方法。
口部训练的重点是提高构音肌群的高级精细协调运动,促进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然后在构音器官协调运动相对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构音训练。口部训练、构音训练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对汉语普通话而言,最终以能舒适、清晰和流利地发出37个韵母音位、23个声母音位(包含2个零声母)、4个声调音位,以及由以上音位组合而成的音节为最终目的。下面分别给予详细介绍。一、下颌口腔训练
咀嚼法是治疗下颌运动障碍的一种主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发音时下颌运动受限、流口水、硬起音和高音调的症状,同时也适用于咀嚼肌群松弛的症状。在咀嚼过程中,下颌、喉、舌和嘴唇均得到放松,咀嚼的同时结合发音可以使声音变得更为轻松自然。咀嚼有弹性的咀嚼玩具或食物等是很有效的自助抵抗技术。
常用的咀嚼工具有:婴儿磨牙器、乙烯基管、橡皮管、玩具、食物等。按软硬特征可将咀嚼玩具或工具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
硬性咀嚼器质地较硬,常用的如一个多彩的鱼状咀嚼器(图),体积较大,故适用于年龄稍大或下颌咀嚼功能稍好的儿童;软性咀嚼器质地较软,常用如一个五角星形咀嚼器(图),适用于年龄小或下颌咀嚼功能很弱的儿童。在进行咀嚼之前,先观察下颌发音时和咀嚼时的紧张程度,根据下颌打开的幅度和咀嚼肌的力度选择咀嚼器的类型,然后可将咀嚼器的一端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张大嘴咬住“咀嚼器”,并大幅度地咀嚼。在咀嚼的同时发元音/a,i,u/,或者在咀嚼的同时数数,或者在咀嚼的同时发以开头的词语,例如,“娃娃”,“娃娃的袜子”,“娃娃的玩具”等等。通过治疗后,对下颌紧张的患者而言,紧张程度会明显下降;对下颌松弛的患者而言,可以提高肌力;同时改善流口水、硬起音和高音调现象。
55律网来源链接:https://www.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7a7C2pSXABWAV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