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
□徐湘婷
每遇假期,我总要给自己安排一天到常去的书店里泅渡颠沛流离的灵魂。
那天,一走进书店就发现人格外多,长椅上、台阶上坐满了读书的人。二楼电梯口的一位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埋头读着书,只见满头的银发和两道雪白的长眉,额角密布的老年斑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他面前的书架上满是红色经典书籍。倏地想起去年暑假来读书时,也曾在同样的位置遇到一位苍颜白发的老人。
在心里默默致敬他们这一代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心系家国,满书架的红就是老人永远的信仰!
我读的是杨本芬的新书《豆子芝麻茶》。首篇中的拾荒老人秦老太出身浙江嘉兴大户人家,先被亲生母亲诅咒毒打遗弃,父母离婚后又被暴戾的父亲一脚踢断尾椎骨险些丧命,16岁即被生父卖于29岁的穷老男人为妻,一生经历3段婚姻却无一良缘,自31岁起就数十年如一日靠拾荒度日,一边养家糊口,一边还要照顾患癌中风痴呆的第三任丈夫。
她“一生都在逃”,却一生也未曾逃离。
这样一位命运多舛的老人在无穷无尽的苦难与悲哀中孤独而强悍地活着。闲时她会在家里泡一壶茶,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晒太阳,晚上还要看书到很晚。尽管看的都是《故事会》、连环画之类的在垃圾堆中捡到的旧书,但她会吟诗诵词劝慰人:“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无论生活多么不易,秦老太那张沟壑纵横的脸总是笑着。她虽一生都未曾真正逃离,但她始终都没有被打倒。
掩卷沉思,秦老太能在苦难中涅槃重生,也许缘于坚强豁达的本性,在垃圾堆里捡来的书一定也给予她勇敢的力量。
记得曾在早起散步时,看到一位环卫工人站在垃圾桶旁翻看一本旧书。他胳肢窝里夹着小笤帚,脚边横躺着垃圾斗和大扫把,黧黑的手指虔诚地翻着书页。想来他应该也如秦老太那般在垃圾里捡到了喜欢的书,捧在手心,视若珍宝。那一刻,朝阳喷薄而出,照在他穿的橙色马甲上,明亮而耀眼。他的眼前就是最美的远方。
在书店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地坐了5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豆子芝麻茶》。合上书,扉页上是一行这样的文字:“杨本芬奶奶83岁了,她还在写,这不是奇迹,只是一个习惯了努力的人,在继续努力。”
不远处的书架上,《平凡的世界》《我与地坛》《活着》依旧放在书店迎门最醒目的位置,奔涌激荡着生命的力量。
暮色中从书店回来,一出地铁口就看到天边云影漫卷,新月如眉,两个卖花姑娘正在一束束鲜妍明媚的花间忙碌着。
好花须买,皓月须赊。买两枝含苞的新荷,沾染些许清雅之气,对抗人生的悲辛与生活的庸常。
其实,生活本就如此,一半清醒一半释然,一半治愈一半继续,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许清欢。如同那一碗豆子芝麻茶,虽渺小如微,但经沸水烹煮也可暖香四溢。
原标题:《【万安山下】读书的力量》
阅读原文
来源:伊滨区管委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客户端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74bB2pVUQFTDVQ.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