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以内加法减法总结 第1篇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法估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一百以内加法减法总结 第2篇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期中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刚刚过去的半学期,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期中考试来检验。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数学期中角的初步认识考点,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一百以内加法减法总结 第3篇
1.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2.知道1厘米、1米有多长。
(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
(3)一拃大约多长,一步大约多长:
米=100厘米,并会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长度单位的运用: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1)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从几刻度起量到几是几厘米就用计算方法大数减小数,用数的方法要注意数段。
2.会认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数线段。
(1)线段有2个端点,2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
(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间长(7)厘米。
(3)数较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注意数的方法)
一百以内加法减法总结 第4篇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
3、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应:顶点对顶点,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角的一边,再看另一边是否能对上。
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难点分析:
1.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2.从实物中能够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3.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6edC2pXXQZQBV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