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案汇报材料范文 第1篇
一、基本情况
某某某,男,27岁,2015年毕业于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现任123社区警务站站长。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勤勤恳恳,在2017年度被第一师公安局评为个人嘉奖,被兵团公安局评为2017年度三仗一战先进个人,2018年度优秀公务员。
二、典型事迹
(一)牢记辖区群众,践行为民宗旨
该同志在日常的工作中,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怀辖区群众,忧群众之所忧,在2020年1月24日,正值农历庚子鼠年春节,派出所内勤邮箱一封接着一封的通知,每一封通知都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顷刻间,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防疫工作成为了大家关注最多的话题,在大多人考虑还能不能按照计划正常轮休的时候,本来在家陪刚出生3个月的女儿过春节的某某某,出现在大家面前,没有人惊讶,这是所有人对他的常态认知,让他停止休息的,不是什么停休通知,更不可能是单位比家更温暖,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把辖区的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在亲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面临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换了警服他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可能连那口和家人的团圆饭也没吃,伴着月色,他和同事一起去社区群众家里走访,走的比平时多,待的比平时久,回的比平时晚。他讲的少了点嘘寒问暖的“闲话”,却多了点加强防护、注意卫生的“闲话”。
(二)心怀百姓冷暖,彰显警民浓情
(三)钻研防控知识,惦念同事安危
在疫情一开始,新皇宫派出所立即召开会议部署辖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某某某在会后主动参与撰写派出所防控应急预案,向123派出所党支部递交请战书,参加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坚持带领警务站的同事一起落实每日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每天的演练结束后,某某某总是利用下班休息时间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总结当天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立足辖区实际总结演练经验,制定措施整改演练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同时学习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将最新、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教给同事和辖区群众。因为派出所医用防护口罩有限,没办法做到定时更换,某某某自掏腰包,联系购买口罩,将大部分的口罩都分发给参与演练和一线入户走访的同事们,自己只留一只,戴了洗,洗了再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发挥一名民警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以身作则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他面对疫情积极向组织上交请战书,强烈要求到最危险的岗位去,保证疫情不退,绝不后退。面对突入期来的疫情,作为便民警务站的站长他,别无选择,时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特别是进入重点防控期以来,充分发挥了民警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自疫情开始以来,积极投身到一线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便民警务站站长的他合理调配警力,带领便民警务站辅警,扎实开展疫情预防宣传知识,认真好好消毒防疫工作,积极摸排湖北及疫区归来人员。率先垂范,带领便民警务站同事扎实开展好街面巡逻防控,入户走访,应急处突演练,服务辖区群众,受群众的一致好评。
公安专案汇报材料范文 第2篇
1、各单位党组织需要选拔任用属于县委或县委委托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正式呈报之前,必须先由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根据党委(党组)酝酿的情况,向县委组织部部长或分管部长口头汇报任用意向。
2、县委组织部根据拟呈报单位口头汇报情况,经过充分酝酿后,由分管部长向拟呈报单位口头回复是否正式呈报的有关事项。拟呈报单位必须按县委组织部答复意见办事。
3、拟呈报单位在正式呈报干部前,必须与县委组织部协商,确定并组织好民主推荐会。县委组织部派人参加民主推荐会或委托单位党组织主持进行民主推荐。否则,重新按要求进行民主推荐。
4、拟呈报单位党组织根据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与县委组织部进一步沟通,确定拟呈报人选。拟呈报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5、各单位党组织向县委组织部呈报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材料时,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干部本人档案、党委(党组)会议纪要(含票决情况)、会议讨论记录复印件和民主推荐材料。呈报材料要注意保密,须由组工干部当面呈交县委组织部干部科(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为综合干部科和经济干部科,下同),不得转交、代交。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干部任免材料要及时登记。
6、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材料应当严格审查。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①呈报材料不齐全的;②呈报属于县委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没有经过分管的县委常委和县政府领导签字的;属于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拟呈报单位未向分管的县委常委和县政府领导汇报的;③未经县委组织部派人参加或委托进行民主推荐的。
7、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干部任免材料进行审查把关后,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部长审定,然后提交部长办公会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8、根据部长办公会意见,分管部长会同干部科制定考察工作方案,组建考察组。考察组一般由2人以上组成,并至少保证有1名组织部机关干部。
9、考察组到达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后,先向单位主要领导商定考察事宜,并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考察预告。
10、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一般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全面考察拟任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考察组通过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11、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对考察对象的任免建议,向部长办公会汇报。
12、分管部长会同干部科综合分析考察组汇报情况,并参考平时掌握的有关情况之后,拟定干部任免的初步方案,提请部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13、部长办公会研究干部任免事项时,部长、副部长必须全部到会。干部科长、干部监督科长列席会议。
14、对干部任免事项,部长、副部长在听取情况汇报后,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应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在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时,暂缓作出决定。
15、对于县委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部长办公会讨论议定方案后,由部长、分管部长适时向书记办公会汇报,经过充分酝酿,再提请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16、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干部任免事项时,分管部长列席会议,一般情况下,由分管部长向常委会汇报,并作好记录。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一律实行票决制,县委组织部负责制发票决表,做好计票工作,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
17、县委常委会作出任免决定后,由分管部长及时向干部本人所在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县政府领导通气,对于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部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其中副局级职务拟任人选报分管干部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审批。部长办公会决定任免的干部由干部科长及时向干部本人所在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通气。
18、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在部长办公会或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属提拔重用的干部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按《关于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的意见》(监组发[2001]12号)执行。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19、办理任职或免职手续前,属县委直接管理的干部,由县领导或组织部领导与拟任免干部谈话,属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委托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与拟任免干部谈话。
公安专案汇报材料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党校;发展党员;研究
一、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1.入党启蒙教育
学院党校在每年新生入校后,及时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入党启蒙教育,帮助其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踊跃提出入党申请,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力求在学生组织发展工作中,做到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
2.接收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人向所在党支部自愿提出入党申请,递交书面申请书。党支部应以班级或系部为单位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名册,将每位入党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有关材料集中在一起,建立培养档案。
3.同申请人谈话
主要对申请人的入党态度和动机进行了解;对申请人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申请人的个人经历和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以利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加党内活动。
4.对申请人的培养
申请人应每季度以书面方式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党支部派人就思想汇报中的内容与其谈话,了解掌握申请人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的培养考察工作。
5.确定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基本条件:入党申请人的基本素质较好,对入党的认识比较明晰,入党动机端正、有一定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好,在工作、学习方面成绩突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确定积极分子步骤为:团支部推荐、党支部审议、落实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二、确定发展对象
1.确定发展对象条件和程序
党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的成熟程度确定当年的拟发展对象。发展对象的条件是: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动机端正,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综合排名均居班级前15名),政治审查合格,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
发展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发展对象所在的党支部开会讨论研究,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情况的汇报、党内外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可以召开大会对条件相对成熟、具备入党资格的对象进行讨论确定,总支审查同意,报上级部门审查并备案。
(1)政治审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对象本人的政治觉悟和态度,特别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的审查;对发展对象本人的政治立场以及历史表现的审查;对发展对象本人的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的审查;对发展对象的直系亲属以及其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的审查。
(2)党支部形成对发展对象的综合审查报告。政治审查工作结束后党支部需要形成书面综合性材料。政审综合材料是在政审调查、考核的基础上,对发展对象较为全面的重要考核材料,也是党委审批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凡是未经过政审或者政审不合格的,无法发展其加入党组织。
3.入党前集中培训
通过举办短期的(不少于三天或者24学时)集中培训,让拟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包括党的性质纲领、思想理论体系、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员责任义务等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帮助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拟发展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参加结业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发展入党。
4.入党前考核、征求群众意见
党支部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党内外有关人员对拟发展对象的意见,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和学习成绩、道德修养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相关内容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征求党外群众意见人数一般不得少于6人次,少于6人次的,支部要在汇报材料上加以说明。
三、召开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部预审
在支部召开接收_员的党员大会之前,各支部要将拟发展对象所有的入党所需材料分别建档,并报送组织部进行预审。组织部要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进行审核,主要对材料的齐全度、手续的完备程度和条件的成熟程度进行审查。
预审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自传;思想汇报(每季度至少一份);团组织推优材料;政审综合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党校培训证明;学习成绩证明;征求群众意见说明等。
2.入党前公示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656C2pXUABVDF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