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通用31篇)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篇

二、主要做法

为做强做优主业,实现“瘦身强体”,、市开司深挖潜力,苦练内功,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分别对三大主业板块和能源产业板块进行整合。主要做法是:

(一)在总体部署上,注重整体设计,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研讨方案,按照“同类、同地”思路,形成较为缜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市开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反复研究讨论完善能源集团组建方案,董事长、总经理多次向市政府、市_汇报沟通,取得上级部门支持。

(二)在操作方法上,注重因企制宜,优化组织架构。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方法,以专业板块为主线,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按码头经营、贸易物流、资本运作三大主业板块,对188家企业进行分类合并。市开司现金出资8亿元设立能源集团,并充分授权,将原先持有的10家控参股能源企业股权全部划至能源集团,明确其能源业务板块的投资主体、营运主体和监管主体定位,市开司仅履行投资决策中心和资本运作中心职能。

(三)在保障措施上,注重严格纪律,保持队伍稳定。加强宣传引导,统一思想认识,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纪检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为整合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人随资产走”原则,、市开司对涉及劳动关系调整的干部职工,通过“一对一”谈话等措施,消除思想顾虑,确保干部职工思想稳定、队伍稳定。

三、初步成效

经过各方努力,企业内部资源实现了优化组合,下属188家企业整合为28家,市开司整合成立了二级子集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消除了同质化竞争现象,初步实现了1+1>2的效果。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篇

1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背景

1.1北京沟域经济源于山区建设实践

一直以来,山区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以改善民生、解决山区群众温饱为主要目的,全国各地以自身特点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措施,出现了诸如的“沟顶繁育、沟谷育肥;支沟繁殖、干沟育肥”的双圈耦合模式,西南山区的为实现山地农业向大城市延伸功能的山地立体农业模式,适应都市市场需求、拓展山区功能的台湾“山区精致农业”模式,以及北京红红火火的“山区农家乐”等模式,这些山区建设形式基本上还是依照传统的“靠山吃山”建设理念,以尽快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为山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与外界交流增加,山区人们已意识到光“靠山吃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还必须得养山,才能使山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早期山区工作通常称之为“山区扶贫”,随着山区工作的深入和山区经济发展取得一定进展,“山区扶贫”被后来的“流域经济、沟域经济”所取代,新提法更符合山区发展的新特点,这种特点也就显示了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目标,对山区功能有了新要求,最突出的要求就是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扩大对都市的服务功能。这种服务功能需要从山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功能多方面体现,山区需要走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在山区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提出了“北京沟域经济”概念,建设北京沟域经济就是不断拓展山区功能,通过集合社会资源,运用现代科技,结合山区实际,对山区内特定的各种关联性强的资源和区域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内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1.2北京沟域经济处在成长阶段

北京沟域经济山区建设模式获得各级政府和广大山区人民的积极响应,2008年,北京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开展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试点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了北京沟域经济工作原则,即: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区生态类型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一规划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必须坚持一沟一策、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确保开发一条沟域、成就一个品牌;必须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确保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2011年,北京市与各级政府和沟域经济建设单位协作,在北京7个郊区县分别组织了第1批市级沟域经济基地建设,而且,今后每年各区县将不断地推进新的沟域建设,北京沟域经济将步入有序的建设轨道。同年北京市政府对在建的7个沟域开展了系统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北京沟域经济建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加深了对沟域经济的认识,将沟域经济发展类型归类为产业驱动、旅游带动和生态养护3种主要类型;二是主导产业选择准确并有一定规模;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四是新村和民居建设呈现了新的村容村貌;五是组织与管理模式有所创新,效果显著;六是沟域经济建设投资增加,渠道多元化。在调研中也发现沟域经济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沟域经济理论有深化,但还有难点需要攻破;二是山区经济建设有抓手,但建设模式创新还需加强;三是山区资源利用手段不够,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不多;四是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但生态保护任务仍很重,有的地方生态意识不强;五是山区经济建设进度加快,但比全市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六是沟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组织管理与政策尚需完善。分析北京沟域经济调研结果,可以清楚看出,北京沟域经济建设是山区可持续发展有效选择,符合北京山区现代化的需要,将引领新时期全国山区建设方向。但北京沟域经济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沟域经济建设的配套组织和技术措施还存在很多欠缺,尤其是人们对沟域经济中生态要素的认识、规划,以及支撑沟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技术和政策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北京沟域经济只是起步后,刚刚进入成长阶段。

2有效利用板栗资源是北京沟域经济建设重要工作

北京板栗资源特征明显,规模面积近4.66万hm2,位居第1果品面积,在北京5个山区县都有不同规模种植,尤其是在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和怀柔区,有大量的板栗种植,据2011年对北京板栗产业调查,北京市密云、怀柔2个重点种植区县的板栗生产面积分别达到2.26万hm2、1.46万hm2,将板栗作为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的自然村有357个;另外据估计,有30多个村以板栗为依托发展休闲产业;北京山区从事板栗生产人员达到24万人。并且,北京板栗一直是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京东板栗”美誉。北京板栗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决定了它在北京沟域经济建设中位置,有效利用板栗资源是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2.1北京山区板栗资源利用影响到沟域内社会稳定与发展

从对板栗资源分布看,板栗产区一般都是经济单一和相对落后的区域,当地百姓主要就业渠道也是以板栗生产及相关辅助工作为主,百姓从事的板栗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到每个百姓家庭收益,板栗收益也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与社会稳定。板栗在北京种植历史悠久,据赵丰才所著《中国栗文化初探》提到“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也发现有板栗的化石”;历史上,板栗种植多寡曾经也是当时社会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最大宗、最有影响的农产品出口当属燕山板栗,其中“京东板栗”品牌影响力最大。板栗资源开发是一些板栗产区的支柱产业,该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影响到该沟域内各项工作,对沟域社会稳定,传统板栗文化的飞扬,促进沟域经济工作就有重大影响。

2.2北京山区板栗资源利用决定着相关沟域内经济发展

在北京第1批7个市级重点沟域中,就有4个沟域中板栗是主要的农业产业,有2个沟域是以板栗产业建设为驱动的沟域经济模式,另外的2条沟域则借助板栗文化开发发展休闲农业。目前,由于受市场和板栗密植园疏于管理造成郁闭等原因,板栗生产质量和产量不高,据统计北京板栗平均产量不到50kg,通过有效的管理,盛产期板栗园产量较易提高到100kg,板栗生产一项将直接为北京新增3亿多元收益,人均年增收1250多元,板栗基础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沟域内相关工作的进行,关系到以板栗为主导产业的沟域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增强。以板栗为主要植物资源依托的沟域休闲产业发展需要提高休闲产业品质,板栗资源除自身环境作用影响到沟域休闲产业品质外,板栗“观、食、玩”及文化开发也直接影响到沟域休闲产业的效率,据统计,通过板栗文化相关开发,可提升板栗资源效率2倍以上。

2.3北京山区板栗资源利用直接关系到沟域内生态与环境质量

板栗适应在偏酸性土壤生长,抗逆性强,树龄长,燕山板栗也是北京西北部地区山坡生态环境质量重要指标。作为兼备生态和经济双重性能板栗在北京密云和怀柔水源地大量种植,人工栽培板栗面积都达到2万hm2左右,因此,板栗资源的保护和板栗生产利用方式选择直接影响到北京市蓄水和供水质量,板栗生态必然对沟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北京山区实现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服务目标产生影响。

3有效利用板栗资源,促进北京沟域经济发展

沟域内板栗资源利用,需要遵循发挥板栗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与板栗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

3.1加强板栗资源管护,提升板栗的沟域生态保护功能

良好的沟域生态环境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北京现代都市对山区最迫切的要求。北京山区板栗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密植板栗园,由于板栗生产未获得较好发挥,在北京地区板栗生产收益较低,据统计,北京有一半以上的人工板栗园由于疏于管理,树势日渐减弱,果园水土流失严重,板栗林地生态功能出现下降趋势。要保持和提升板栗在沟域经济中的生态作用,需要适时加强板栗资源的保护。通过生态政策配套,强化板栗的生态作用。北京山区板栗长期以来担当众多山区百姓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加上板栗生产规模的限制,很多地区板栗生产逐渐不被重视,板栗资源未来生态任务严峻。要保持和提升板栗的生态效益,结合北京社会经济条件,采取适当方式将板栗纳入生态林管理,加强板栗资源生态功能的宣传,出台配套的生态保护政策,以实现板栗资源的保护与管护,最终使得板栗拥有者,对板栗资源的管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栗农对板栗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在出台板栗生态保护政策的同时,有必要对板栗资源有效整理,对生态环境脆弱板栗密植园,实生板栗林和板栗古树实施严格生态林政策与技术进行养护,结合农村合作组织的实施,对板栗生产园实施集中管理,以此增加板栗生态作用。使用生态农业技术,提升板栗生产园生态质量。目前,板栗生产普遍使用的是传统农业管护措施,有的地区增加了一些化肥、农药和有机肥的生产性投入,由于管理粗放,容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板栗大多数分布在山坡地,配套的农田基本建设欠缺。按照沟域经济目标要求,沟域内板栗资源利用需要采取严格的生态农业技术,一方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缮条田,通过自然生草和秸秆覆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果园环境质量,采取生态农业技术措施,替代化学污染,提高生产投入的肥、药效,与此同时,对集中的板栗区域,采取生物遥感技术,对板栗资源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并以此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可极大地改善沟域内板栗生态质量。

3.2配套板栗管理与技术措施,驱动沟域经济快速发展

北京沟域内板栗无论是生产规模、品牌,以及市场需求,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从调研的结果看,近几年的北京板栗产业格局变化不大,在建设沟域经济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板栗产业缺乏对整个沟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板栗资源利用管理和技术应用上需要不断加强工作。结合沟域经济建设,调整板栗生产模式。沟域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是资源的整合利用,目前板栗分散生产非常不利于板栗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生产,结合沟域经济建设分工特点和服务要求,通过有效的生产合作组织方式,将板栗集中目标管理,不仅使得板栗从业人员容易接受培养,提高从业技能,板栗现代生产措施获得运用,还可以缓解山区劳动力资源紧张和不整齐的局面,这样做无论对板栗种植户,还是对板栗产业发展以及驱动沟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明显的效益。推广应用密植低产园改造与品种化栽培技术,提高板栗生产质量。从板栗生产本身的角度看,密植板栗园低产和质量不稳定是其突出问题,板栗密植低产园改造就是改良树体结构,培养丰产稳产树形,在改造工作实施的同时,解决板栗园品种混杂,实施品种化栽培,从板栗生产的质和量上有明显改观。另外,从提高板栗资源利用效率角度,可以通过间作和林下栽培技术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通过收集利用沟域内有机废弃物资源,采用高效生物处理措施生产有机肥,增加板栗肥料投入,改良板栗园土壤环境,也将提升板栗园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实现板栗园生态和效益双赢。加强板栗产后工作,建立健全板栗产业体系。板栗产后工作一直是一个薄弱,又是关键的环节,此环节问题不解决很难改变板栗产业格局。首先要加强产后工作的投入,包括产品收购与市场开拓工作、产品开发与加工,以及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板栗产业体系,从产业协作分工、产品质量标准与技术规程等,此外除做好板栗社会市场开发外,结合沟域经济建设,寻找对接性强的市场出路,这将是对沟域经济促进作用强,成本低、附加值较高的一种产业开发形式。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3篇

按低、中、高三个开机键中的任意一个能开机,但没有功率输出。

2 故障检测

A35模拟输入板+15V电源故障检测

正常时,发射机的低压开关S11闭合时,220V电源经过T2变压器耦合,在次级输出交流和交流两个电压。这两个交流电压经过VD13、VD14两个整流桥整流后送到A39低压电源分配板4个电压,分别是:±8V、±22V,其中一路+22V由X5-1送至A35模拟输入板。此+22V经过阻流圈V7、保险F2送到三端稳压N1的输入端,在输出端输出+15V电源。再由稳压二极管VD15稳压出一个+5V,此时模拟输入板的X4-33输出一个高电平“H”送至显示板的X7-11。此高电平经显示板X7-11送至比较器N57:A的反相端,同相端为+2V的基准电压,此时比较器N57:A的反相端电位高于同相端,比较器N57:A输出低电平“L”,这个低电平“L”经过非门N61:C送到双色二极管DS18,使得二极管为绿色,此时可在显示板上观察到A35模拟输入板+15V电源正常。同时,比较器N57:A输出的低电平“L”经过反相器N61:E变为高电平“H”送到与非门N66的4脚,当与非门N66的其他11个输入端均为高电平“H”时,与非门N66输出低电平“L”,此低电平“L”使得发射机正常工作,不关功放。

当三端稳压N1输出的+15V电源消失时,稳压二极管VD15无法稳压出一个+5V,此时模拟输入板的X4-33输出一个低电平“L”送至显示板的X7-11。

图1 A35模拟输入板+15V电源故障检测

A32显示板+15V电源故障指示及处理电路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4篇

2.模式示意图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基于资源整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本文以天津市北洋社区学院为例,以图表形式描述如下:

二、如何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区域社区教育新模式

1.充分挖掘区域社区学院的整体联动力量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与继续教育、区域职业教育占有同样地位,同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交叉发展、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社区内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将更贴近群众,更适合群众需求,因而将有更大的发展。区域内的社区学院承担了成人继续教育、区域职业教育、幼儿及小学、初高中的补偿教育等多种功能,这种功能的实际存在和进一步拓展,将社区教育的功能和内涵进一步扩大。区域社区学院大多形成了多种办学板块的格局。所不同的是:有的社区学院形成多种办学板块实质性合并,采取一套领导班子、一个财务中心的集中管理的方式;有的则采取分板块管理、财务独立核算的松散结合方式。相比较而言,要推动基于整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构建,应采取“一套领导班子、一个财务中心、板块办学、资源统一调配,整体联动”的集中管理的方式。在兼顾各办学板块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侧重发展社区教育,扩展社区教育的功能。社区学院可以采取移动工作重心的方式,对于各办学板块的重大事项或活动,学院领导统一指挥,及时集结力量,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对于相对人力、物力基础薄弱,而学习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正处于强力上升发展时期的社区教育,尤其要重点发展。

3.立足社区学院教育及宣传阵地,扩展区域社区教育整合下的辐射能力充分挖掘现有社区教育资源的潜力,以社区居民多种学习需求为导向,统筹各类资源有组织地向居民开放。各街区中小学校可以与所在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坚持定期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抓住天津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契机,充分利用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学校与社区合作,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充分利用社区学院向下的辐射功能,做好对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调研工作。社区学院服务指导中心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阵地和宣传阵地,除了开展老年人教育、少儿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服务等多种教育活动外,也是向社区居民宣传的窗口。对各街道的宣传可以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各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另外,也可通过与区域文明办、教育局、体育局、卫生局等联手,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打造教育品牌。

三、新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5篇

(一)可行性分析

(二)需求分析

(三)功能分析

在系统的功能分析方面,我们从四个板块来研究。房产管理模块,建立一个房屋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其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便是房产管理。这要求系统可以支持管理者对房屋信息进行修正的一系列操作,如新内容的添加、错误信息的删减、录入以及修改等一系列操作。除此之外,要将查询功能设置的相对便利,来使得客户依照需要对房屋信息进行查询,对所需的房屋进行快速定位。客户管理模块,可以帮助公司更好的管理客户信息,来明确业务方向,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对客户进行合理的分类,来提高管理效率,并根据客户要求以及满意度等信息将客户进行划分,来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收费管理板块,用来记录客户的缴费状况等。来方便费用的记录以及催缴,并可以添加物业费等信息,来方便其他有关的单位的工作。售楼管理板块,这是房屋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实现对楼盘销售的情况的管理,让公司统一管理数据,更加容易的了解楼盘的销售状态,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二、系统设计

(一)模块划分与功能设计

房产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各个楼盘内部的相关数据。一定要有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的功能。该模块有楼盘信息登记管理、户型信息的登记管理、楼盘、查询、户型信息查询等主要功能。楼盘信息登记管理板块:对各种楼盘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要有楼盘编号、楼盘报价以及户型编号等信息。户型资料登记管理板块:对户型资料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要包括,对户型的基础介绍、平面图、编号、价格、内部结构、实际面积等。楼盘查询板块:实现通过查询楼盘的关键字来对楼盘全面的信息进行查询。包括楼盘的编号、报价,户型的编号等信息。户型查询板块:实现通过查询关键字或关键词,来查询户型的相关信息。包括,户型的编号、设计图、内部结构、面积等信息。客户管理板块,一定要有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的功能。还要分为客户资料登记管理板块,客户资料查询管理等几个子版块。客户资料登记管理板块:要求能够实现对客户资料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的功能的操作。要有相对全面的客户资料。客户资料查询管理板块:要求能够通过查询操作,查询客户资料中的某一项内容,比如按照客户的身份证进行查询、按照客户的姓名进行查询、按照手机号进行查询等,进而出现客户的相对全方面的信息。收费管理模块,实现对收费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包括登记管理板块,以及查询管理板块两个子版块。收费登记管理板块:对相关的收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包括收费项目编号、楼盘编号、缴费时间、缴费金额、物业费用、公共基础费用、其他费用等。收费查询管理板块:通过查询住户的相关信息,来查看住户的相关缴费情况。包括查询住户所在的住址、住户的的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来进一步查询住户的缴费信息。售楼管理模块,这是房地产企业的基本业务,所以这个板块是一个基本版块。业绩直接影响效益,所以这个版块十分重要。要对售楼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主要包括售楼人员登记管理板块、售楼合同管理板块。楼盘销售人员登记管理板块:对销售人员的各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编号、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所属区域等相关信息。售楼合同管理板块:对售楼合同的相关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相关基础操作。包括,合同的状态、编号、所属楼盘的相关资料、购买人相关信息、支付状况等信息。

(二)数据库设计

(三)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6篇

1项目风险来源

节能服务公司内部技术实力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其风险来自于节能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的不确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方案都是建立在前期进行的节能诊断和能效测评的基础上,节能诊断或能效测评都会影响节能方案的可行性。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限制,现有的节能技术方案很快就有可能会面临淘汰的风险。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及时调整节能运行方案,设计方案往往难以及时适应实际工况,从而导致节能效益降低。因此,节能技术方案的失败和更新换代都可能给节能服务公司带来无法收回投资和利润的风险。

2风险评价矩阵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作机制决定了节能服务公司在项目实施中必须承担风险。因此,应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识别与项目有关的风险,评价和管理改善项目的执行效果,从而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潜在风险最小化。风险矩阵是项目管理中识别风险因素重要性的一种结构性方法,风险矩阵能够全面、动态地初步识别风险因素,包含风险来源、可能结果、预期发生概率,然后对风险进行分级整理,为风险管理的后续阶段打下基础。利用风险矩阵收集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可以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有着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风险矩阵方法关于各风险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是通过专家打分或调查投票的方法来确定的,以识别对项目影响最为关键的风险,为节能服务企业经营者提供制定相应风险处置措施的依据和历史纪录。

原始风险矩阵

原始风险矩阵由需求栏、风险栏、技术栏、风险影响栏、风险概率栏、风险等级栏和风险管理/降低栏等构成。风险矩阵通常由项目风险管理小组来完成,负责对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1)需求栏:列出项目的基本需求,通常包括项目操作要求和项目管理需求。

2)风险栏:描述项目的具体风险。

3)技术栏:根据具体需求列出可采用的技术。如果所需技术不存在或不够成熟,则可能会不能满足需求,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相对高些。4)风险影响栏:用于评估识别风险对项目的影响,通常用I表示。将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划分为五个等级。

由于风险等级栏仅给出了三个直观的风险等级,因此在评价结果中会产生很多风险结,即处于同一等级可以继续细分的风险模块。为了能够识别同等级下相对关键的风险,在风险矩阵中引入Borda序值方法,以尽量减少同等级的风险评价结果。Borda序值是对某准则进行排序,统计出风险因子在该准则下的排名,然后进行综合考虑。设总共有N个风险值,i为风险因子,k为相应准则(k=1表示风险影响,k=2表示风险发生概率)。

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评估

根据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特征选取风险因素。在编制风险清单基础上,结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专家投票。经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即可输入风险影响和风险发生概率。对于风险影响,应根据加权后的投票结果,采用取多数原则;对于风险发生概率,应采取加权平均原则。其中,U24项目运行管理能力属于高等级,是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最大风险;U23工程质量和U27预期效益适应性条件其次,前三项高等级风险均属于内部风险,可以通过自身技术力量的完善进行规避。U11政策影响作为外部风险,对项目的实施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及时了解政策趋势,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和控制措施。

4风险规避和应对措施

通过风险识别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的控制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实现节能运行项目的预期目标,这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旨所在。虽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大量风险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通过项目经验和积累,以及通过测试、模拟、分析掌握的节能技术相关数据资料,来识别甚至是量化风险,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连带后果,从而通过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来应对与控制风险。根据风险清单指标体系的要素,可以提出相应可采取的应对与控制方法。

外部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不可控制的。规避这些风险,需要节能服务公司仔细研究政治、经济动态和走势,了解国家在节能事业方面的政策和优惠措施,熟悉法律法规,相应风险清单的应对措施。

内部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内部技术实力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这部分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控制这些风险,节能服务公司应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运行管理方案,保证预期的节能收益。

5结语

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内部运行管理能力、工程质量、预期效益适应性条件和外部政策影响是主要的风险因子,节能服务公司对内应该根据项目运行管理的难度,配置相应执行能力的技术人员、资金、设备,确保实施能力和工程质量,并能够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对外应研究政策、经济动态和走势,掌握城市能源发展规划,对政策环境变化及时进行投资调整,以有效规避和应对各类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7篇

总体技术框架

“智能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是遵循“粗粒度、松耦合和标准化”思想构建的高效、灵活、可配置的系统,主要由模板设计器、信息引擎、显示设备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模板设计器

采用基于中创软件中间件InforReport的信息配置工具,可实现显示信息的可配置管理,达到易操作、易维护的目的。模板设计器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模板设计界面,能够设计、定制丰富的显示信息。通过模板设计器可以定制机场、车站、码头、公告牌等各处的信息显示模板。

每个模板中,能够设计是否闪烁显示、内容超出单元格宽度时滚动显示、内容水平滚动显示、多语种显示、内容切换显示、区域翻页显示、整体切屏显示、日期格式、时间格式等各种动态、静态的条件显示格式。

信息引擎

信息引擎作为整个智能信息系统的核心,负责完成数据库存取、显示内容自动打包、数据库信息后台维护、响应客户端读取请求等主要功能。引擎所做的后台工作非常复杂,但在用户看来却是透明的。在高并况下,为提高系统显示信息的速度,核心引擎采用定时器+缓冲池技术预先生成显示页面,减小了服务方的处理负荷。

显示设备客户端

显示设备客户端具备强大的自动显示功能、资源监控功能和完善的日志记录功能。当各种终端显示设备(如工控机等)系统启动完成后,以“拉”的事件触发机制,自动从服务器处下载最新的显示文件。采用显示设备客户端技术,能自动屏蔽各种显示终端的系统差异性。

功能模型

“智能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可以通过一些专用的显示设备(比如PDP、CRT、LCD、LED)来实时动态信息,如机场中的值机信息、登机信息、到达信息等,以便引导旅客登机、亲友接机和为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等。业务逻辑框架主要划分为:信息业务系统、信息显示系统管理、信息服务引擎、显示设备客户端和模板设计器。

其中,信息业务系统包括:

设备管理:对显示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包括增、删、查、改设备资料等;

信息管理:对在显示设备上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综合类显示信息、临时消息、广告等;

信息管理与资源分配:完成信息动态调整、资源动态分配工作,使智能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

信息综合查询:完成对整个系统相关信息的综合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等功能。

关键中间件技术

1. 企业级应用服务器InforWeb

InforWeb是遵循J2EE规范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为智能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提供构件化开发运行环境。它能屏蔽底层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差异,提供事务、安全、高性能、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可靠性保障,提高开发效率,从整体上降低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应用系统的成本。

InforWeb由Web服务器、Web容器、EJB容器、InforWeb服务、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工具构成。InforWeb完全实现J2EE 规范定义的架构并对其进行了扩展,为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及运行平台。

InforWeb顺利通过Intel POC压力测试,保证“智能航班信息显示系统”能够拉动数量庞大的航显设备,并为实现航班显示信息快速及时的、同步更新提供了基础保障。

2. 基于InforReport的模板设计器

为解决显示信息与格式和其他业务系统的紧耦合特性,加入前端模板设计。所谓模板就是设置了前端显示界面的样式,实现了灵活定制。采用模板设计技术后,显示信息就以模板为载体,和业务系统的耦合大大减小,使实现随需应变成为可能。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04―05

一 引言

网络教学活动生成平台从应用上按照角色设计原则,将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类,具体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1 系统管理员

(1) 教师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具有添加教师,修改教师个人信息,删除教师等功能。

(2) 模板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具有创建、设置、删除模板功能。系统管理员创建的模板称为系统模板,可以为所有老师共享使用,但不能被教师更改和删除。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9篇

当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诸多困难,“十三五”时期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然而,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渗透。而企业集团则往往通过进军金融领域来实现产融结合的目的。陕煤化集团近年来不断进军金融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产融结合态势,提升了整个集团的竞争力,并利用金融业自身的高收益,为集团带来了高额利润。但是,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利用金融板块的优势,助推集团成功转型,值得探讨。

一、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现状

陕煤化集团近年来在金融产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布局,初步打造了包含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期货、基金、财务公司等多种类的金融产业板块,总资本金投入71亿元,成员单位14家,按照产权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集团公司控股且实际进行运营管理的企业,主要包括西安开源国际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开源证券及长安期货。

第二类是集团公司虽然为重要股东,但不绝对控股,也无实际管控权,且其收入及利润无法合并报表的企业,主要包括长安银行、陕国投、中盈基金、幸福人寿、现代能源创投基金、拓金基金等。

第三类是集团公司作为财务性投资者的企业,主要包括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国开厚德基金、开元城投基金。

二、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存在的问题

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经过3年多的发展,虽然整体规模逐渐壮大,但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战略布局失衡

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整体布局层面存在着战略缺失及目标定位模糊的情况,银行、保险及信托这三项金融重要行业未实现控股布局,证券及期货规模偏小,金融牌照不全,基金投资依附性较强,因此金融板块现有布局不能满足集团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同时,西安开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作为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的管理者,未能确定金融板块的重点发展方向及重点发展企业,对所拥有的业务也没有进行充分评估,导致对下属各企业的管理上无从下手,难以制定统一的规划方案,也无法集中精力发展重点业务。

(二)产权关系未理顺

在企业管理方面,由于陕煤化集团所属金融企业产权关系未理顺,开源国际投资公司对其履行出资人义务时存在着错位,管理职能难以充分执行。

(三)管理经验不足、方式单一

目前开源国际投资公司对各金融企业的管理方式单一,基本上仍通过委派董监事、报表采集等传统方式进行管理,对下属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管理、日常运营、风险控制、内控合规的监督和检查缺失,对企业所在行业研究不够深入细致,难以提供具有针对性及建设意义的管控和指导,导致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作为板块管理公司的控制力较弱,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较低。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作为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公司及集团投融资平台,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缺乏履行专业管理职能所需要的人才储备。对下属各金融企业的重大决策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经验,这也是导致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

(五)独立性及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和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合署办公等原因,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目前未能在人力、资产以及经营管理上实现独立运营。这就导致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以市场化的机制引入人才、设置机构、决策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发展,与国内同类先进企业对比差距较大。

三、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发展思路

陕煤化集团处于转型期,我们一方面要能够敏锐寻找和把握金融市场中出现的机遇,另一方面要能够自觉利用集团发展中天然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现有金融业务的同时,拓展能够服务实体产业和有比较优势的其他金融业务,着力培育陕煤化集团“开源系”金融产业。在实现产融结合的同时,将金融板块打造成集团继煤炭、化工板块以外的的第三大利润增长点。

(一)完善对集团公司金融企业的管理

1. 将集团公司金融板块的股权和管理权统一。集团公司已将现有出资的金融类企业交由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管理,但是由于股权和出资权仍在集团公司,开源国际投资公司很难切实代表集团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利,实现实质性的管理。因此,从理顺板块出资和管理的角度,建议将目前可以划归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的金融类企业股权划归到开源国际投资公司。

2. 对金融板块内部各公司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和监控,充分发挥各自的激励机制。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作为金融类企业的板块管理公司,将对集团所属的金融类企业实行集团化管控模式,实现管理的专业性和管控的系统性。由于各金融类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必然需要在管控过程中实行科学的量化考核;由于各金融类企业的出资状态、成熟程度的不同,也要实行差异化的管理考核。最终,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对金融类公司实现“一户一策”的管控模式,并调动和发挥各自的激励机制。

3. 明确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的定位,充分发挥开源国际投资公司的双重职能。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一方面作为陕煤化集团的金融板块管理公司,代集团公司管控对所投资的金融类企业。另一方面,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也是集团金融类企业之一,自身也是一个经营实体。开源国际投资公司要用金融手段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以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为方向,在配合主业发展过程中,借用各类平台、寻找创新融资手段。开源国际投资公司应该成为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创利中心和集团利润管理中心。

在初期,开源国际投资公司面向集团内部产业循环,提供内部服务,以减少集团整体金融费用的支出,减少财务费用。也可在内部协作中充分实现“对销”模式的交易,通过陕煤化集团财务公司进行结算。开源国际投资公司通过为集团内产业提供服务、对上下游交易关系进行协调,从而大幅降低整个集团的流动资金需求、降低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也会通过多方努力,为集团公司直接创利,真正成为继几大实业板块后的利润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切实行使集团出资人权利

开源国际投资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授权负责实施集团金融战略、对金融子企业进行运营管理,代表集团行使出资人权利。为了有效推进集团公司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达到集团公司的战略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理念,优化管理机制,构建起以开源国际投资公司作为集团公司金控管理平台的金融产业构架。对各类金融企业实施有效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相关的要素管理,实行分类差异管理,一户一策,对标监控,把开源国际投资公司打造成为创利与利润监管中心。基本思路是分步推进:一是数据分析引导,二是目标调整指导,三是行使出资人权利,四是金融控股模式的形成。

(三)实现金融产业对实体企业的服务支撑功能

集团公司从战略上布局和发展金融产业,以推进集团公司的产融结合,并要求在未来将金融产业打造成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金融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能够在金融方面有效服务集团实体产业的发展,比如财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金融企业在加强集团资金管理、创新集团融资工具、丰富融资模式、降低集团资本运营成本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积聚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运用市场化的理念与模式提升引领公司经营和发展,作为金融板块为集团的未来贡献规模收入和利润。

四、结语

总之,根据陕煤化集团现有的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存在的问题,开源国际投资公司应在不断完善金融平台投资的基础上,确立以服务助推各金融单位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本文针对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陕煤化集团金融板块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但如何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0篇

甲方:长沙怡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芙蓉中路三段380号建发汇金国际金座20楼法定代表人:

乙方:湖南弘美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芙蓉中路185号5-29层栋2102室法定代表人:覃秋香

本着自愿、诚信的原则,甲乙双方就甲方公共照明改造项目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一、合作方式和期限

乙方利用先进的LED系列节能灯产品免费为甲方湘江北尚地下车库进行照明节能改造,负责为甲方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甲方无需承担产品采购的费用。合同期限为5年,从甲方对乙方在湘江北尚地下车库的节能设备验收合格和节能数据测量完毕签字盖章确认之日起本合同生效。

二、付款方式:

乙方将节能灯在甲方项目运行5年,甲、乙双方每月按节能利益分配比例为:五年内按三七分配,即甲方30%,乙方70%。具体金额见附表,节能计算分配表。

支付时间为每季度结算一次,乙方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向甲方提供本季度费用发票,甲方在收到乙方发票后的下一季度首月的5日前将上一季度节能费用以转账方式汇入乙方指定帐户,电价若有调整以电业局当月实际电价计算。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1篇

1.概念及形态特征

优秀农民工自立门户创办微小型企业成为企业主,本文称之为农民工老板。由农民工老板和农民工雇员构成的企业,本文规定为纯农民工企业。农民工老板创办的多数是纯农民工企业。纯农民工企业目前观察到有六种发展形态。(1)跑单帮———农民工老板本人是转手贸易的独脚侠,有些微小型企业只是一个跑单帮者在运作。(2)夫妻店———多为丈夫业务较为稳定,雇有15个以上农民工时,需要妻子管理财和物。(3)家庭手工作坊式———以夫妻一方血亲如兄弟姐妹父子母女发展而成。(4)家族手工作坊式———家庭成员加间接亲,或远亲近邻、同学以及他们的亲友,按照与老板的血亲近亲、旧部老乡顺序获得发展机会和待遇。(5)组合作坊式工场———志同道合的农民工拉出一帮旧同事加各自亲友凑合,创业时帮派已经存在。少数作坊企业努力学习现代工商知识,引进人才正在设法或已经转换成为制造业工厂或开始走品牌企业之路。(6)“品牌”企业。这是逐渐模仿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成长的结果。这些品牌企业虽然大多数还是“注册商标”而已,少数已经发展壮大至过亿年营业额的企业成为榜样。这些榜样企业也部分摆脱了农民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朝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选拔、配置、激励、培养和使用所需雇员的系列工作。农民工老板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基本未经过训练,凭着经验、感觉和模仿在烦恼多、快乐少的混沌日子里艰难前行。

2.人才培养:师徒制

纯农民工企业不懂也不做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培养方式还处在“自然状态”,依然是农业社会的民间师徒制。其优势是企业不需付出直接培训资金。纯农民工企业传授经验方式的师徒制,适合于农民工经验感性思维和务实求验的小农文化;劣势是培训不系统,知识局限,小农意识浓。无法发展形成企业统一的工艺技术,熟手和师傅可以任意跳槽流失。易产生帮派,对师傅形成依赖。高价挖熟手或师傅,越挖越贵,实际上成为业内相互支付培训资金。迄今为止,我国某些行业(如皮具)没有一家正规的培训机构,企业只好靠“挖人才”。纯农民工企业并不大懂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训练方法,往往在企业内部运用民间师徒制培养人才,这至少要5年才会得到合用的技术、管理或贸易人才。常常听到抱怨“苦心培养了3~4年,这人就这样被挖走了”,严重挫伤皮具企业培育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农民工还只好回到原来的路上:自我设法寻找师傅学习的民间师徒制。皮具等行业人才缺乏,真正人才职业发展前景看好。

3.小农意识遗存

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四个内容:经济上勤俭持家,政治上安分守己,勤俭持家安分守己二者综合后集中体现为自私自利,平均主义与等级观念同时并存。封闭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中国农民个体微观精明而总体宏观愚昧。有限开放的生活和生产,形成中国农民工总体精明而个体在面对复杂事物时却仍然显得愚昧。农民工一产生就打上了农民数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胎记,从而继续影响农民工进城后的思维和行为,纯农民工企业里小农意识浓,深深影响着农民工人才成长和农民工老板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其优势在于农民工的自然认同,劣势则是阻碍企业形成现代工商业管理所需的企业文化。

二、纯农民工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农民工老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基本未经过训练,凭着经验、感觉和对同行的模仿,使得纯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出五个特别模式:三等级模式,平均主义模式,小圈子模式,私工制与模仿模式等。基本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无关。

1.三等级模式

农民工老板是十分忙碌的,忙于模仿学习忙于日常应对,亲力亲为掌管一切,因此纯农民工企业核心成员永远只是农民工老板自己或至亲。农民工老板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通常分为重要成员、一般职员和普通员工三个等级。工资福利待遇三个等级有明显差距。第一等级为几个重要成员,农民工老板以家庭长工对待,通常得到高工资和高福利待遇。对外说是铁杆朋友,冠以炫耀字眼头衔,尽量满足其虚荣心。工商企业管理素质不高的农民工老板,带同这些同样或更差素质的重要成员,管理纯农民工企业,造成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低利润,员工低工资低福利,劳资纠纷、产品质量差、出货期延迟和环境污染等等投诉多。纯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这些重要成员,虽缺乏科学性但花样百出。其常用方法有以下6种:(1)实行所谓的绩效管理,实际是年终目的利润分成,因为不懂阶段目标的设立、评估和过程中的激励。(2)年终利润分成激励,有些可能是口头许愿、假装重用或直接哄骗。(3)有老板想搞赛马制,可惜只有骡子和叫驴是没法赛出马的。(4)“太监式管理”,这种办法往往能成功毁灭老板与重要成员的信任。(5)半隐性谈判工资。薪酬的不公平性和不合理结构造成重要成员不稳定,直接影响企业应有的竞争优势。(6)关心到家,使其感恩戴德,长期追随。第二等级为总人数15%~35%的所谓职员,是农民工中的“白领阶层”、“知识分子”。职员在办公条件、住房伙食及培训等福利接近第一等级靠拢。第三等级为初级农民工,一般是低文化素质低工艺技能还缺乏沟通技能的生产线工人。农民工老板对他们较明显地处以短工心态,尽可能压低成本,榨取利润。看似公平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单价不高且因类似承包责任制,而管理服务极差管制性极强,实际上可能成为血汗工资。三等级模式的优势是等级分明,促使上进;劣势是关注重要成员看似抓住了主要矛盾实际成效甚微。因为重要成员实际只是某些工艺的师傅而已,他们对管理技能只是略知一二,管理水平与班组长或司机几乎相同。纯农民工企业不懂得做智力资产积累,师傅一走一切工艺经验也带走了,甚至出现个别这样的师傅要挟企业。被这些所谓的手艺师傅精英们要挟,农民工老板群体很是不爽,但由于没有将隐性经验积累为显性智力资产的意识或者不懂得方法,无可奈何。

2.平均主义模式

农民工群体等级观念与平均主义并存,这是农民工对自己周围社会环境的思想道德和理想。同等级内,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也要求别的同等级农民工不能得到,公司内部的共同事务中攀比求一律,同地位同待遇,平均主义成为规范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准则。纯农民工企业在工资待遇上会对相同岗位给予100%相同的形式公平,而不论初中未毕业与职高学历者能力差别、没有考虑受职高教育者的发展潜力的事实不公平因而难以留住稍好人才。调查7家农民工企业的跟单员、裁床工、仓管员、QC等属于100%相同的形式公平———同岗同酬。纯农民工企业的此类同岗同酬形成小范围大锅饭,工资水平攀高工作水平比低。其优势是农民工易认同,管理者省事;劣势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均主义使公司后继乏人,无法形成人才梯队。有时平均主义模式表现为,用集体主义的名义抹煞优秀员工的待遇要求,同时抹煞了其积极性。

3.小圈子模式

以农民工老板家庭或者主要管理者家族或旧部为核心,家族或旧部由亲至疏一圈圈排开去。小圈子是小农意识在纯农民工企业中遗存的明显表现,对于小圈子内农民工人才、圈外农民工分别以长工、短工对待。农民工对有限资源所获得的利益和权利的意识浓,特别是管理上运用计件工资等承包模式时,时刻地明显地表现出勤俭持“家”,维护小圈子利益但不顾及整体。农民工对高层特别是老板的管理意志屈从,等级观念承认“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威权,但权力私相授受,靠近不同圈子所获权力待遇不同,察言观色者易得势,非正式组织盛行,自然形成帮派小圈子,内耗严重。核心圈外农民工成立自己的私工制小圈子应对,组长或主管的乡党或师徒制产生的个人队伍尤如曾国藩以来形成的私兵制度。私工制可以集体怠工谈价,甚至要挟,要挟不成则集体跳槽。其优势是,如果调理得法,小圈子队伍内有人愿意承担困难工作,内部沟通效率高,保密和监督成本低;劣势是小圈子保护低劣者,排斥圈外优秀人才。

4.私工制

私工制是由组长或主管的乡党或师徒制产生的个人队伍,尤如旧时代的私兵制。私工制可以集体怠工谈价,甚至要挟,要挟不成则可能集体跳槽,导致工厂猝死。以制衣企业为例,私工制首先最为突出的表现在招聘阶段,如果你带来15至30人你就是组长或领班,如果你带来60人至90人你就是主管,你带来的人归你指挥,提成归你所有。这与私兵制度的兵归将有是如出一辙。其次就是工作中内耗。帮派是天然,争执是明的天天发生,暗斗时刻准备,企业力量在内讧中消磨。再次是人身威胁、恶语相向,甚至闹到罢工,并导致损坏机器设备。私工制阻碍农民工企业成长为真正的企业,使之永远处于作坊状态,阻碍农民工成长为现代工商职业人士。虽然看起来是科层级管理,实际上没有私工头领———师傅同意,上级指挥无效。老板直接出面会有效,因而老板必须事事出面时时出面,离了老板企业就运转不了,所以这类企业永远做不大。通常180人以下效率高,350人左右管理成本特别高,人才层次也无法得以提升。

5.模仿模式

严格地说模仿不是一种模式,但这是现实中所有纯农民工企业普遍的管理模式。农民工老板创业和经营都来自模仿,通过农民工老板和重要成员这两个对等圈子层面,从类似公司那里实行拿来主义。大多数纯农民工企业没有较完整的基本管理制度,如果部分有的话,也来自抄袭式模仿,因此模仿从管理制度、工艺和流程经验、职务职位名称、工资待遇类别和数量、工资和奖励的发放时间直至食堂菜谱。人力资源管理的低层次模仿即简单人事管理,导致企业文化也类似甚至雷同。其优势是模仿学习高效率低成本,劣势是大家同质性很高只可惜水平都不高,东抄西抄常常变来换去,但永远不能达成科学系统性,无法独成体系自我发展,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多数纯农民工企业是应该被淘汰的企业,名为有限公司实为小农作坊。农民工老板在人力资源管理常见的常识局限,导致经营坎坷,难以发展壮大,农民工老板以及重要成员负有主要责任,这是二元社会结构农村教育薄弱的结果。现阶段微小企业主的基础文化知识至少要达到大专水平,否则就不能有效地从事企业各项实践活动。农民工老板未到大专文化教育程度,也不大懂得人力资源管理,不熟悉如何与大学生或更高级人才打交道。要使纯农民工企业从以上5种模式的混沌中摆脱出来,有可能成长为现代企业,需要外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更需要创立中国农民工职业大学。

1.创新外部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这可能是目前唯一快速解决纯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瓶颈的方法之一,平台模型如图1。农民工老板忙而且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绝不是几个月就能达成大专水平,因此不是短期内能出成效的,必须依靠外部专业力量。要使纯农民工企业低成本得到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发扬其优势克服其劣势,应建立纯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协会这个交流沟通平台。纯农民工企业或者老板个人注册加入协会。协会可宣导政府政策,联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专家获取方向指导。更急需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实操专家的诊断和现场教练,因为笔者经验纯农民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手把手地教和联系企业实际管理中的现场问题一步步练习才能成长,当然要较长期的跟进并提供系统还应依靠管理顾问公司的辅导团队。政府应倾斜政策支持这些服务于纯农民工企业的公司或者辅导团队。建议纯农民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给专业的管理顾问公司或者类似于律师的长期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低成本获取高水平专业服务,减少浪费,防止严重问题发生。在外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逐步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则有可能走向现代企业。

2.创立农民工职业大学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2篇

1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系统的实现

3系统介绍

3.1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具有以下两大功能:

2)管理员权限设置管理员权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开放二级管理员权限,超级管理员对已注册的用户指定开放二级管理员权限,通常以部门为单位每个部门指定一名。具有二级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有权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分类、修改,对部门用户进行密码初始化、删除用户等相关操作。

3.2用户管理模块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3篇

签订地点: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联系人

通讯地址

电子邮箱

开户银行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通讯地址

电子邮箱

开户银行

第1节总则

本协议依照_20xx年8月颁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xx)起草编制。

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_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协议双方同意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 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以下简称 “本项目”或“项目”)签订本协议。

鉴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双方同意按节能效益分享型方式分配由该项目带来的节能效益。

第2节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名称: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4篇

关键词:生产采集 零散数据 动态业务模型 数据点 指标

一、概述

目前流行的关系数据模型设计中,经常采用实体-关系(E-R)模型,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按照概念模型、物理模型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基础实体、业务数据字体和关系,并通过ORM工具建立实体类。这种方法在一般的信息系统设计时非常有用,因为这类系统的业务关联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订购,我们为其建立相应的客户、产品、订单、付款等实体和关系就可以了。

在一些生产监控、实时采集等系统中,由于采集的数据种类繁多且非常零散,某些数据就是一个实时的值,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分析,它们属于基础实体,但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我们得为这些业务数据按类型分别建立实体,这些实体的结构非常相似,且有新的业务数据要管理时,就需要在数据库层面增加相应的实体表,系统不易于自动扩展。那么,我们考虑以动态列的方式来实现,会不会减少实体表的创建,系统也更容易扩展呢?即我们只建立一个业务数据实体表,该实体建立N个动态属性字段,每种业务数据占用一个字段,通过配置定义业务字段。这种方式在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上都没有问题,但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需要每个业务定义单独的查询语句,且DBMS对字段的数量也有相应的优化要求,如果业务数据类型过多,则要考虑分表管理。

那么,我们考虑将数据的存储由列转为行,是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还需要做一些优化来提升系统性能,建立的业务数据字体表关联基础实体并定义分类,为值建立多个不同数据类型的字段,根据数据类型存储在不同的字段中,便于其中的关联值进行计算。我们把业务数据定义为数据点,把业务数据的运算和管理定义为指标,并在界面进行动态的展示,这种模型可称之为指标模型。

二、设计方案

采用指标模型来为动态、分散的业务数据建模的设计方案,主要解决以下业务需求:

o业务数据分散独立,基本都是类型和值,且各项数据采集或录入时间不一致。

o业务数据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计算并呈现。

为此,我们可以为模型建立几个基本概念:数据点、数据点模板、指标。数据点即业务数据值,包含发生业务的时间、填写时间和数据点标识号。数据点模板即业务数据分类,通过数据点模板,可以灵活定义一类数据。指标是对数据点模板进行运算的公式定义和结果展现。

1.数据点模板

在数据点模板的定义中,即可关联实体的类型,也可为该模板定义可选的全局属性,全局属性可以指定值或值由数据点生成时选择,指定了值的数据点为全实例化模板,未指定全局属性值的模板为半实例化模板。如图1所示。

可以通过分组方式,为同一类的数据点模板建立引用关系,即半实例化模板可以关联多个实例化模板或半实例化模板,模板分组后,可以快速统计组下的所有数据点。我们定义石油管线的销售完成量数据点模板组如图2所示:

2.数据点

数据点为模板按时间的实例化,数据点依赖于模板和实体,在统计分析中可以通过实体维度、时间维度、数据点模板维度进行多种组合统计,数据点模板的修改记录历史。数据点可以在逻辑层生成,其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指标

指标用于数据的运算和呈现,其数据源为数据点模板,支持四则运算和指标嵌套,并封装为统一的接,通过标准的输入参数、输出提供给外部功能使用。

按照指标的运算方式,可分为数据点类和公式类。公式类指标支持数据点模板的运算,也支持公式类指标再次参与运算,参与运算的结果值都为数值型;选择后将相应的数据源使用别名F1、F2、F3……等命名,别名描述运算规则。

在指标定义时,首先选择具体数据源,系统自动对选择的源进行公式命名,如F1、F2、F3…,如果选择有自定义指标源,命名不允许重复。如图4,选择的指标中已定义了F1、F2、F3,新的指标只能从F4,F5开始。

指标的输入参数为所选择的所有源的参数的合集,同一实体的参数只能传入一个实例化值。指标的结果输出为一个聚合值,聚合类型包括Sum,Max,Min,Avg。

在指标管理中,需要提供预解析功能,将自定义的指标解析为数据点模板或原始记录,如图5所示:

F2为引用的指标,在预解析中,根据指标关联的数据点模板,将F2解析为多个数据点模板。

在指标取数中,可以先按数据点模板或原始记录进行统一取数,然后将取出的数据进行分发,再将分发的数据按照公式进行运算。

4.界面呈现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5篇

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对策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实际教学运用中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保持新鲜感,参与的热情也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有利于诱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唤起学生的认知情感,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情感,提高创新能力。第三,有利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教研室中的公开交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吸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更好地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又能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拓宽思想,较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运用不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从全州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讲课比赛的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展示平台来展示教学课件,个别教师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和功能,动手制作了一些课件,但仍未能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实际教学有效整合起来,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的优势来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对教师电教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缺少课余时间练习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环境,也间接地影响了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和运用。

(二)缺乏专业维护人才或专业信息技术教师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教育资源库不能满足民族学校“双语”教学需求

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教育资源库,为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资源变得简单、方便。但是,在民族学校双语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教育资源库优势的发挥严重受阻。仍以西海寄校为例,学校存在模式一(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加授汉语言)、模式二(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言)两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教育资源库资源全部为汉语信息资源,只有模式二的教学才可以直接运用,而民族学校模式一的教学教育,无法共享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教育资源库资源。

三、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对策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对各级地方政府及学校领导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发展牧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开展对教师的全员培训、骨干培训、校本培训、以赛促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他们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经验与模式;积极参加国家、省、州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信息化课例、论文和讲课比赛活动;组织开展省、州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送教下乡、县级城乡联动教研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邀请外地优秀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课例、课程整合等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直观生动观摩教学活动,使他们深刻体会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整合带来的教学效果,通过广大教师的主动学习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实际教学中乐于运用、善于运用、创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达到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和效果。

(二)加大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做好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设备管理员维护管养水平,总结管养维护经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我州自布局调整以来,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覆盖率将达到95%,教育装备的重点工作已从建设、配备转移到管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管养问题日益凸显,学校设备管理员的职责和任务也更加重要和繁重。设备管理员的维护管修水平要不断提高,以完好的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制定切之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养成定期维护教学设备的良好习惯,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确保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另外,在加大维护人员培训、选择培养兼职维护人员的同时,要合理配置专业的维护人员。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6篇

[关键词]:新型模板 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节约资源节省工期

一、工程概况

中海千灯湖花园一期东区项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主入口设在东侧灯湖西路,次入口设在小区南侧的海七路,整个项目地下室均为两层。由佛山中海千灯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主要为住宅楼,裙房为商业会所,地上42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塔楼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新型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主要应用于该项目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应用效果十分良好。

二、新型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简介

本工程塔楼剪力墙支模全部采用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该模板体系是在传统胶合模板的基础上创新研制而成的一种模板新技术。它具有整体刚度高、拼缝严密、可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其单板设计重量轻,可实现人工拆移,不需塔吊,从而减轻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压力,节省塔吊台班费用;可实现组拼式大模板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板一体浇筑工艺,从而大大加快施工速度;整个模板体系木方用量少,可以节约大量木材资源;模板板面实行全覆膜封闭,可有效提高模板的周转性能,30~40层的建筑物用一套墙柱模板可做到顶,中间不需更换模板,从而大大降低了模板的摊销成本;采用本模板体系,在保证平整度的情况下,墙柱可免去抹灰,从而节约大量成本。

主要材料准备

(1)、标准模板(规格:2440×1220×18mm),高强模板,厚度统一,板材各层纹理需纵横交叉,采用专用胶黏剂,高温高压成型,每张板材6个面及切割面用防水油漆封闭,每次拆模后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可周转使用30次以上,本项目采用一开三模式进行,每块模板宽度为404mm。

(2)、木方(规格:50×80mm),宜用4000 mm长,窄边两面压刨平直,在做墙面次龙骨时要求木方与模板面顺直平整,以更好保证砼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定尺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3)、铁钉(规格长度),螺纹钉或螺丝钉(最好),摩擦力大,模板拆除时不易脱出。

(4)、对拉螺栓(规格:Φ14粗丝),端部加工成圆头;垫片(80mm×80mm×6mm),由专业加工厂加工。(5)、对拉螺栓套管(规格:直径25-30mm,壁厚≥2mm),硬质塑料管,既是螺栓套管,又是模板的内支撑,可重复利用。

(6)、方钢(规格:25mm×50mm×),两方钢中间垫以40mm长同规格方钢段焊接牢固形成整体组件,单根方管龙骨总长度建议≤4000。

(7)、门架(规格:2500mm×1219mm),非标准,配顶托和底托。(其几何特性如下表,从其几何特性可知此门架可替代用普通钢管架,直接可与钢管用扣件相连,安全性、可操作性均大大提高,过程中大幅度节省工期)。

钢管外径

2、工艺流程

1)、主要工作流程:

熟悉图纸,深化方案,绘制模板图 备料,按标准层加工配制模板 墙体钢筋绑扎,墙面模板安装楼板门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墙体模板拆除 楼板门架、模板拆除

2)、墙体模板及门架支撑体系安装工序流程:

结构楼板面找平(墙模底脚处)走脚板及压脚板安装固定、校正端部非标准模板安装 标准模板安装(从两端向中间) 调整、校正模板,固定方钢、对拉螺杆门架搭设、平台模板支设 砼浇筑

三、新型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施工操作要点

标准模板开板采用整张的大模板(1220x2440)进行一开三每块模板宽度为404mm。开板用的木工锯采用轨道式,以确保模板的尺寸及方正。

内模高度为板底高度扣减8-12cm(板厚),外模高度为层高加5cm。内模底部加设通长模板以调节楼面地坪标高,其高度在10cm左右(建议下口压脚板改为30cm高,容易固定,不易偏位,且减小了上部大板的重量)。如图所示。

模板构造示意图

(3)模板安装

①找水平。要点:在楼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墙体根部拉线找平,有利于上一层墙体模板的支设。

模板临时固定,相邻两块模板之间可用模板条临时固定,

对拉螺栓孔开孔

对于首次支设模板,单面墙体模板支设完毕后,随另一侧模板支设的进度,利用加长钻头,在相应对拉螺栓处开孔。

方钢主龙骨制作

墙体方钢主龙骨根据设计图纸墙体尺寸进行放样,方钢规格:25mm×50mm×。

模板整体加固

大墙面的加固,每块模板单独编号,固定使用部位,固定拆模人员,以便上层模板使用。

对拉螺栓直径为14,竖向间距700,横向间距500,钢垫片80×60×6,钢垫片加工厂加工。

模板安装上、下端部的细部构造。

细部构造剖面图

长墙加固方式

当遇到较长墙面时方管的搭接方式按右图所示,单根方管龙骨总长度建议≤4000,以方便在房间内搬运,如下图所示。

短墙及墙体端部加固。

阳角加固,如下图所示。

墙体阳角加固 外墙阳角加固

门架搭设宜平行于框梁,纵距及横距均为1200,最后一排根据实际距离调节间距;门架搭设,距离墙体600;板底门架搭设,主龙骨宜垂直于门架,便于支设;边梁底做法:利用短钢管作为主龙骨,与梁侧门架拉结,同时梁底加设单钢管支撑;内梁底做法,对于较小的梁,可利用短钢管作为主龙骨,与梁侧门架拉结,对于较大的框架梁,需利用门架作为支撑,同板底做法。

四、五种模板技术经济调查对比分析

墙体模板是整个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墙体模板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成本,结合目前常用于墙体结构中的四种模板体系与门架支撑模板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在相应的设计构造、技术特点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对比,为墙体结构模板方案的合理选择。

五、技术创新点

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新工艺创新点情况表

项目 创新点

设计构造 模板尺寸、模板模数、构造原理分析

原材料 模板材料、主龙骨材料、门式架

施工工艺 模板安装、主龙骨安装、模板加固、特殊部位处理、

其它 包括设计构造,原材料、施工工艺结合,门式脚手架支撑模板体系的综合技术

六、技术经济效果

技术和质量效果

以中海・千灯湖一期工程为例,结合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墙面垂直度共检测100处,其中合格98处,合格率达98%,平均偏差 mm, 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对平整度共检测100处,仅发现出现大于4 mm 1处,合格率为99%,检查模板涨模现象50处,未发现有涨模现象。

由上述检测数据可见,采用本项施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问题,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采用本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简洁,工程造价低,可大大提前工期,技术和质量效果明显。

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传统模板体系施工费用一般为53元/左右,本新型模板体系同传统模板体系做法比较,可节约材料费10元/以上,加之该新型模板体系施工工艺简单,可与墙体钢筋绑扎同时施工,工期提前,人工费降低等,经济效果相当可观。

同样,采用本工艺和技术施工的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基本解决了垂直度偏差、平整度偏差、轴线位移、层高偏差等质量通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主体结构混凝土表面的修补费用。以我司承建的佛山其他工程未采用本新型模板体系之前施工的部分楼层为例,每修补1平方米墙面,需花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合计90元,因此,采用此工艺和技术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可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大大减少结构后期修补费用。

社会效益分析

运用此技术和工艺施工的建筑主体结构,可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可有效的解决垂直度偏差、平整度偏差、轴线位移、层高偏差等质量问题,最大程度提供穿插作业的工作面,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工期进度,合理范围内节约工程成本。本技术也可为其他现浇混凝土结构提供借鉴。

七、结束语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7篇

不流程、制度和体系中找原因,而只是将问题归咎于人,对于提升执行力其实是于事无补。

在众多“企业家最关注的管理问题”的调查中,执行力往往高居榜首。“执行力差”的确成为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企业规模越大这个问题也越突出。

在众多“企业家最关注的管理问题”的调查中,执行力往往高居榜首。“执行力差”的确成为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企业规模越大这个问题也越突出。

为什么企业的执行力差?就这个问题,老板和员工经常会各执一词,老板认为员工“不愿做、不能做”是执行力差的关键原因;但很多下属将矛头直指老板,认为老板决策有偏差、沟通不清楚、其他部门不配合是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企业的执行力差?就这个问题,老板和员工经常会各执一词,老板认为员工“不愿做、不能做”是执行力差的关键原因;但很多下属将矛头直指老板,认为老板决策有偏差、沟通不清楚、其他部门不配合是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

“认识分歧,相互指责”,让执行难成为很多企业无法破解的问题。

“认识分歧,相互指责”,让执行难成为很多企业无法破解的问题。

解答:

解答: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进行区分。个人执行力是指下属对上级决策表现出“愿不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状态。组织执行力则是由决策管理、协同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环环相扣,系统打造出的承载于组织本身的执行能力。个人执行力仅限于“管人”环节,而组织执行力则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一种系统力量。打个比方,在战场上,个人执行力体现为指战员的“亮剑精神”,而组织执行力则体现为训练有素的陆、海、空三军在统一战役部署下,协同一致、势如破竹的战斗力。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进行区分。个人执行力是指下属对上级决策表现出“愿不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状态。组织执行力则是由决策管理、协同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环环相扣,系统打造出的承载于组织本身的执行能力。个人执行力仅限于“管人”环节,而组织执行力则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一种系统力量。打个比方,在战场上,个人执行力体现为指战员的“亮剑精神”,而组织执行力则体现为训练有素的陆、海、空三军在统一战役部署下,协同一致、势如破竹的战斗力。

企业小的时候,执行力依赖于领导风格决定的个人执行力,企业大了以后,执行力则取决于管理系统决定的组织执行力。为什么一些在创业阶段非常具有执行力的企业,在规模变大后老板会感到人不如以前好使了?关键原因是企业没有实现由个人执行力向组织执行力的转型,没有完成执行力系统的搭建。

企业小的时候,执行力依赖于领导风格决定的个人执行力,企业大了以后,执行力则取决于管理系统决定的组织执行力。为什么一些在创业阶段非常具有执行力的企业,在规模变大后老板会感到人不如以前好使了?关键原因是企业没有实现由个人执行力向组织执行力的转型,没有完成执行力系统的搭建。

那么,如何打造现代大企业的执行力体系,实现执行力转型?

那么,如何打造现代大企业的执行力体系,实现执行力转型?

现代大企业的执行力系统,核心是由决策管理、协同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部分组成,它们环环相扣,任何一部分的薄弱甚至缺失都会直接影响企业执行力。而该系统搭建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否由老板主导的“个人执行力”转型为由系统主导的“组织执行力”。

现代大企业的执行力系统,核心是由决策管理、协同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部分组成,它们环环相扣,任何一部分的薄弱甚至缺失都会直接影响企业执行力。而该系统搭建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否由老板主导的“个人执行力”转型为由系统主导的“组织执行力”。

(1)决策决定执行。

(1)决策决定执行。

决策的“可行性、可理解和被认同”至少决定了执行有效性的百分之五十。一个看上去很美,但严重背离企业能力和资源现状的决策,注定是无法执行成功的;当决策要求的成果没有量化且不明确(如没有确定目标值、截止时间、限制要求),就容易导致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理解不一致,同时量化、明确化就是压力,没有压力的要求执行上往往会大打折扣;如果执行者对决策不认同,不把决策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那他往往会缺乏执行的激情和动力。因此,企业小时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决策模式,必须转型为由相关职能负责人和专家,尤其是执行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团队决策模式。只有这种模式才能充分保证决策的高质量,决策理解的高度一致,以及决策本身的高认同度。转型为由相关职能负责人和专家,尤其是执行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团队决策模式。只有这种模式才能充分保证决策的高质量,决策理解的高度一致,以及决策本身的高认同度。

(2)执行依赖协同。

(2)执行依赖协同。

企业小时,跨部门合作主要依赖老板个人指挥,下属通常可以独立执行老板的指令,跨部门沟通协调的需求并不突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跨部门协作的需求倍增,但麻烦的是,专业化分工将业务流程截断为散落到部门中的片段,极易导致部门成为追求局部利益的单元,互相扯皮和推诿的现象也急速增加。此时,各部门必须由老板指挥下的“各自为政”,转型为由组织协同体系推动的“跨兵种协同作战”,该体系以关键业务流程为纽带,以跨部门委员会、专门协调部门为发动机,同时借助信息化、考核等技术手段,联合打造而成。

企业小时,跨部门合作主要依赖老板个人指挥,下属通常可以独立执行老板的指令,跨部门沟通协调的需求并不突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跨部门协作的需求倍增,但麻烦的是,专业化分工将业务流程截断为散落到部门中的片段,极易导致部门成为追求局部利益的单元,互相扯皮和推诿的现象也急速增加。此时,各部门必须由老板指挥下的“各自为政”,转型为由组织协同体系推动的“跨兵种协同作战”,该体系以关键业务流程为纽带,以跨部门委员会、专门协调部门为发动机,同时借助信息化、考核等技术手段,联合打造而成。

(3)没有跟进、评价、奖罚、纠正,就没有有效执行。

(3)没有跟进、评价、奖罚、纠正,就没有有效执行。

企业小时容易管,老板一般都能给予下属快速、准确的评价、判断和奖罚,因此打造了员工较高的个人执行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繁杂的业务流程,高耸的组织层级,已经让老板对企业中的事“遥不可及”,老板很难再对下属做出客观、全面和及时的判断和评价,即使是直接下属。此时,如果企业不能发育出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跟进、评价、纠偏的组织绩效监控和管理体系,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企业和部门的经营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机制和制度层面根本解决,仍旧借助各种不规范的信息收集系统了解企业状况的企业家个人“经验式管理”模式,结果往往是事实真相被扼杀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中,企业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并为公司政治滋生、泛滥提供了温床。

企业小时容易管,老板一般都能给予下属快速、准确的评价、判断和奖罚,因此打造了员工较高的个人执行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繁杂的业务流程,高耸的组织层级,已经让老板对企业中的事“遥不可及”,老板很难再对下属做出客观、全面和及时的判断和评价,即使是直接下属。此时,如果企业不能发育出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跟进、评价、纠偏的组织绩效监控和管理体系,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企业和部门的经营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机制和制度层面根本解决,仍旧借助各种不规范的信息收集系统了解企业状况的企业家个人“经验式管理”模式,结果往往是事实真相被扼杀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中,企业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并为公司政治滋生、泛滥提供了温床。

(4)“个人愿不愿、能不能”,始终是影响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4)“个人愿不愿、能不能”,始终是影响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企业小时,在老板的感召力下,大家怀揣创业激情,全力以赴。由于管理难度小,对员工的能力要求相对比较低,下属作为执行者行动能力是第一位的。但随着规模变大,老板的领导力已经无法覆盖所有员工,同时管理复杂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对员工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时,能否构建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机制和制度,持续、稳定地解决个人“愿不愿和能不能”的问题,对于保证企业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小时,在老板的感召力下,大家怀揣创业激情,全力以赴。由于管理难度小,对员工的能力要求相对比较低,下属作为执行者行动能力是第一位的。但随着规模变大,老板的领导力已经无法覆盖所有员工,同时管理复杂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对员工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时,能否构建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机制和制度,持续、稳定地解决个人“愿不愿和能不能”的问题,对于保证企业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解决“能不能”的主要方式包括:依靠一系列制度、流程和工具,采用在岗、脱岗、轮岗等方式对在职员工尤其是老员工进行专业和领导力培训,持续提升其能力、格局和理念,以及规模变大对他们更高的能力要求;依靠一系列制度、流程和工具,严格招聘,为企业持续补充德才兼备的“新鲜血液”,快速满足企业发展对新的能力需求,并可有效激活沉淀层,推动组织变革;依据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合理配置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人岗匹配。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解决“能不能”的主要方式包括:依靠一系列制度、流程和工具,采用在岗、脱岗、轮岗等方式对在职员工尤其是老员工进行专业和领导力培训,持续提升其能力、格局和理念,以及规模变大对他们更高的能力要求;依靠一系列制度、流程和工具,严格招聘,为企业持续补充德才兼备的“新鲜血液”,快速满足企业发展对新的能力需求,并可有效激活沉淀层,推动组织变革;依据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合理配置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人岗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解决“愿不愿”的主要方式包括:采用科学的岗位评估、专业能力评级和绩效考核手段,对员工的价值创造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科学、合理地对多种价值分配方式如固定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票期权、社会荣誉甚至发展机会进行搭配组合,因人制宜地满足核心员工的多层次需求;推进关键岗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对关键岗位人才的管控能力,这对提升企业执行力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解决“愿不愿”的主要方式包括:采用科学的岗位评估、专业能力评级和绩效考核手段,对员工的价值创造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科学、合理地对多种价值分配方式如固定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票期权、社会荣誉甚至发展机会进行搭配组合,因人制宜地满足核心员工的多层次需求;推进关键岗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对关键岗位人才的管控能力,这对提升企业执行力至关重要。

除了通过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手段以外,是否能够通过机制和制度设计,持续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使其真正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这对于解决个人“能不能、愿不愿”的问题同样非常关键。

除了通过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手段以外,是否能够通过机制和制度设计,持续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使其真正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这对于解决个人“能不能、愿不愿”的问题同样非常关键。

个人执行力、组织执行力到战略执行力,这是执行力发展的三阶段。就中国大多数规模化民营企业来说,责任混乱、流程不畅,决策、协同、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处缺失或发育阶段,这一现状决定了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由个人执行力向组织执行力转型阶段,转型还是“主旋律”。超越转型阶段,在没有夯实组织执行力的情况下而试图构建“战略驱动型组织”,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8篇

理论与假设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指一组能够提高员工技能并能激发员工为实现企业高绩效而努力工作的既不同又相互联系的人力资源实践[2]。该系统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提升组织绩效:一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二是给员工授予一定的权限;三是激励员工工作[1]。企业一方面运用广泛的员工招聘与甄选将那些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员工引入企业,再通过诸如培训、工作设计、激励薪酬等人力资源实践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员工参与、自我管理团队、信息分享等人力资源实践提升员工的行动空间。Combs运用元分析法分析了1985至2005年间所有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92项研究发现:激励薪酬、员工培训、薪酬水平、员工参与、员工选拔与甄选、内部晋升、人力资源规划、弹性工作时间、申诉程序和员工安全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构成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绩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气近年来,一些学者验证了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中国的适用性。

一些发表在英文期刊上的研究结论认为,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中国企业的绩效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例如Li-YunSun以中国酒店服务业为样本开发了一套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量表,主要包括八个人力资源实践27个条目。其中八个人力资源实践分别是员工甄选、培训、内部晋升、员工安全、工作描述、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激励奖酬、参与机制[7]。而在中文期刊上的实证研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高绩效或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正向影响企业绩效[8-14]。而另一些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这种正相关。我国学者苏中兴指出,中国情境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非等同于西方的高承诺、高参与工作系统,而是同时包含了承诺导向和控制导向的管理实践,这种承诺和控制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中国企业所真正需要的™。而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新兴市场的产物,其具有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创新强、成长快的特征;无论是与西方成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业,还是与国内发展成熟、规模大的企业,都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探索一套符合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此外,企业的竞争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创新战略要求企业给员工更多的工作保障、采取长期导向的雇佣政策。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招聘高技能的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而在成本领先战略下,企业不太倾向于采用高投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参与管理、信息分享、工作保障都会大幅减少,而与标准化流程相关的管理实践会增加。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大部分属于制造业,大多数创业板上市企业现阶段采用的是低成本竞争战略。

可见,企业所处的管理情境和面临的管理问题不同,如何对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要素实行有效管理和激励的手段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特征与管理情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授权,激励三个方面构成。其中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包括:员工选拔与配置、全面培训两个人力资源实践;授权方面运用员工参与人力资源实践;激励方面包括:薪酬水平、激励薪酬、内部晋升、绩效管理四个人力资源实践。

数据收集与变量测量

1、样本与数据收集

我们于2012年2月对中国13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与人力资源总监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135份,回收率为,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92%,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对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测量

为有效测量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进行测量之前,根据研究假设中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三个方面七个人力资源实践对四个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另文发表)。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企业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主要体现在:公司广范围、多渠道引入那些具有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员工,再通过培训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授权的方式主要是授予员工一定的权限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公司在制度出台之前会常常集思广益、要求员工建言献策,这部分体现在员工参与人力资源实践上;激励方面主要体现在:(1)薪酬水平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2)公司每年根据利润增长率的一定比例上调薪酬总额;(3)每个员工都有职业生涯规划;(4)对于优秀员工有多条晋升途径;(5)公司对高管人员采取了股权激励;(6)每一位员工都有绩效目标,定期或不定期根据绩效目标考核,公司通常是用客观的、量化的结果来衡量员工的工作绩效,根据员工个人工作绩效发放个人奖励工资,管理者将绩效考评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评者,并帮助其分析考评结果;(7)每年会辞退工作绩效非常差的、工作态度不好的员工。此外,在中国创业板企业中团队自我管理、职业安全、申诉和争议解决机制等实践很少提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研究中发现有1家企业已实行员工末位淘汰制,2家企业准备实行员工末位淘汰制。可见,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不包括职业安全(西方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因此,结合中国创业板企业的实际管理情景。确认了7项适合中国创业板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别是:员工选拔与配置、全面培训、员工参与、薪酬水平、激励薪酬、内部晋升、绩效管理。这些管理实践被编成李克特五级量表,每个实践3个条目,共21个条目。要求董事会秘书与人力资源总监根据这些实践在企业中的实际使用程度进行打分,5分表示使用程度最高、1分表示最低。

3、分析程序

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建构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构架;(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确定正式量表的体系结构,并将该量表命名为“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量表”。我们使用与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检验

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对于该分析中取样的适当性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KMO指标为球形检验#值为,伴随概率小于,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对因素数目的确定采用以下标准:(1)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2)符合碎石检验;(3)抽出的因素旋转前至少能解释3%的变异;(4)每一因素至少包括3个项目;(5)剔除因素载荷小于的项目。另外,我们也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上负荷都比较高的题项进行了删除,因为项目的区分度不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量表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经正交旋转后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有3个,解释率为:我们将员工甄选与招聘和全面培训两个实践的条目合成的因子命名为“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将薪酬水平、内部晋升和员工参与三个实践的条目合成的因子命名为“激励与授权”将激励薪酬与绩效管理两个实践的条目合成的因子命名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此外,绩效管理、激励薪酬、内部晋升、员工参与四个维度上各有一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小于,因此,根据对数据进行初步因素分析的结果,我们删除了这四个维度的4个题项。最后的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量表共17个项目,包括3个变量。此外,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量表的Cronbach’sa系数值在之间,显示了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变量及其因子分析、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

2、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量表的效度检验

我们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考察并确认各变量的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首先,我们通过模型比较的方法来考察各量表的区分效度。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见,三因子模型与另外两个模型相比,对实际数据最为拟合,说明本文所涉及的3个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它们确实是3个不同的构念。同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3因子模型中各因子的因子负荷及T值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且未出现不恰当解,这说明各个构念均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

3、变量的均值和相关系数

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三个维度之间具有中等相关性,说明这些因子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此外,从表4中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常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其次是对员工的知识技能提升,最后才是激励与授权。说明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以控制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高于以承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结论与讨论

1、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

本研究提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企业绩效:一是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二是激励与授权,三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其中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由员工选拔与配置、全面培训两个人力资源实践组成,与研究假设一致。说明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方面采取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大型企业或西方企业是一致的。激励与授权方面由员工参与、薪酬水平、内部晋升三个人力资源实践组成,这与研究假设有些不一致,在研究假设中激励薪酬、薪酬水平、内部晋升是属于激励层面的实践,而员工参与是属于授权层面的实践。说明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授权只是激励机制的一种补充方式,还没有完全做到将决策权传递给具有知识的人(分权过程)。以结果为导向考核方面由激励薪酬与绩效管理两个人力资源实践组成,这与研究假设不一致。研究假设中激励薪酬是属于激励层面的实践,并不是属于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的层面。说明现阶段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激励薪酬的制定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没有注重过程导向。可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阶段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由承诺导向与控制导向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实践构成,虽然这种结构的方式不同于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是就中国创业板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来看,这种方式是真实与合理的。

从理论上看,首先,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变量。被试样本企业中企业规模在3亿-5亿的占,成立时间在5-10年占。与西方成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业相比,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成立时间不长、规模较小、高成长性和高创新性,属于快速发展阶段。Buller等指出: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员工招聘和选拔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职能。本研究表明员工招聘和选拔是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现阶段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方面。其次,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高参与工作系统在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应用及效果。高参与工作系统强调工作分权和员工参与,这是和西方的民主、参与文化相匹配的。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在管理上更倾向于集权文化,这可能是制约高参与工作系统在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现阶段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授权只是激励的补充形式,并不没有做到将决策权传递给具有知识的人。正如Kirkman等的研究表明:与自我管理小组相比,中国员工在能力强的人领导下的等级环境下工作效率反而更高。最后,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也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效果。本研究的样本中新型制造业就占了,与西方国家的产业是以现代服务业、高科技行业和高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相比,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目前可能还处在以低价格和标准化为竞争元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因此,为以控制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可见,本研究得出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第三个方面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的结论是与我国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相匹配的。

从实证来看,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理论构想获得了实证支持。例如,表2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三个维度的条目在表3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且各项拟合指数良好。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19篇

关键词:人造板企业;云计算ERP;风险;对策

我国人造板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人造板不仅代替了很多的实木制品,而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2012年,我国人造板企业数量近10000家,产量达亿m3,同比增长;纤维板5554万m3,同比增长;胶合板亿m3,同比增长;装饰板亿m2,同比增长4%[1]。我国人造板工业虽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存在问题的弊端也已逐步显现,而信息化对推动人造板企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显著,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业务增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对人造板企业发展的影响巨大。

但是,由于我国人造板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缺乏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化方案,加之企业领导层信息化观念模糊,人造板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我国人造板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竞争中与国有大型企业抗衡而处于劣势[2]。基于此,人造板企业不能照搬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信息化模式,企业不仅投入巨大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还需承担实施过程中的失败风险。本文结合我国传统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探析基于云计算ERP破解信息化难题的信息化方案,研究适合人造板企业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模式。

1 云计算ERP的内涵

2 云计算ERP提升人造板企业竞争力路径

虚拟化、高扩展性及按需付费是云计算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云计算ERP依托于云计算平台,由此也决定了云计算ERP在人造板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帮助人造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消除资本、技术、人力资源方面的限制因素[4],营造人造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格局,对加快人造板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减少资金投入成本

人造板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财务管理等多个板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化基础平台。但云计算ERP可以为人造板企业提供按需服务、安全可靠的服务,不必购买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聘用IT工技术员。因此,云计算ERP可以有效帮助人造板企业减少投入成本。

转移后期系统维护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0篇

甲方:

乙方:

第一部分 商业条款

1.总则

(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根据(_合同法),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由乙方按_合同能源管理_服务模式向甲方提供(emc项目名称:)项目节能服务一事,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节能服务合同(以下简称_合同_)。

2.项目的名称、内容和目的

项目名称: (以下简称_项目_)。

项目内容: 。

项目目的: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3.合同的起始日与期限、项目的验收

本合同以双方签字之日为生效起始日。

合同生效后,乙方开始项目的设计、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调试。设备的安装调试期为30 天。

节能效益分享的起始日为甲方出具试运行正常的项目验收证明文件的次日,效益分享期为 个月。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起始日至效益分享期满为止。

项目安装完毕后 内,由甲方按改造方案检查安装情况;安装检查合格后,试运行 小时,试运行期间可对设备进行调试。试运行结束后无异常发生,则甲方应签署试运行正常的'项目验收证明文件。

4.效益分享的比例、付款方式

项目的年节能效益约为人民币 元 (小写: 万元)(以每月实际节电效益为准)

节电率的计算方法

乙方在进行节电改造工程前,由甲方提供合格的电表,协助乙方在所有要进行节电改造工程的中央空调系统回路中具体设备前安装到位,并用此表按以下方法计算某具体设备(a1)的节电率:a1设备平均节电率(%)sa1=(q前a1-q后a1)÷q前a1

其中:q前a1=节电改造前24小时的目标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

q后a1=节电改造后24小时的目标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

完成节电改造工程前的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和完成节电改造工程后的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数据由双方有关人员共同抄表并签名确认,连同计算出a1设备平均节电率。依此类推,测出中央空调系统中其它设备a2、a3、a4等的平均节电率sa2、sa3、sa4等。统计完后由双方签章生效并作为本协议之附件b。

节电效益的计算方法

以自然月为单位,对通过节电改造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按以下方法计算:

以设备a1为例,

当月设备a1节电效益(元)ma1=(m前a1-ma1抄表)=ma1抄表-sa1/(1-sa1)

m前a1=ma1抄表÷(1-平均节电率sa1)

ma1抄表=节电改造后当月的中央空调系统中设备a1电费(电度表当月实抄的用电数量)。

sa1为设备a1的节电率

当月中央空调系统节电效益(元)m=ma1+ma2+ma3+ma4+……

双方效益的分成

效益分成期为五年,节电改造后按本协议本项第3、第4条的计算方法计出甲方所节省的总电费,并按甲方20%,乙方80%的比例进行分配:

乙方当月应分配金额(元)=当月节电效益(元)×乙方分成比例(%)

甲方应在分享效益起始日后,每个月后三天内向乙方付款一次,付款数额为中规定的乙方应分享的数额,直至分享效益期限届满。如果甲方延迟付款,甲方应向乙方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逾期付款违约金按所欠到期款项的每日万分之三计算。

该项目由乙方投入设备,但签订本合同后甲方需向乙方交项目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押金,合同正常履行两年后,此押金由乙方无条件退还给甲方。

在本合同规定的效益分享期内,电价按同期供电部门价格计算。

如因甲方提供的测量数据不正确而导致用以计算节能量的基线未能反映真实情况时,乙方有权对计算节能量的基线作出调整;节能量的测量应在设备级(而非工厂级)层面上进行。

5.甲方的责任

除本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外,甲方还应:

对乙方提交的设计、施工方案应在七日之内予以书面核准。

在本厂区接受附件a所列设备和相关材料、配件,在安装前甲方应按乙方要求予以免费、妥善保管。

为乙方实施和管理本合同项下的项目提供必要的协助。

按条款验收项目,及时提供确认安装完成和试运行正常的验收文件。

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要求或乙方的书面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配合乙方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在合同有效期内,对设备运行作出记录,并根据乙方要求向乙方提供上述记录。

若发现本项目安装的设备出现故障,有义务立即通知乙方。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为乙方维护、检测、修理项目设施和设备提供便利,乙方可合理地接触与本项目有关的甲方设施和设备。

在合同有效期内,如附件a所列设备发生损坏、丢失,则甲方应在得知此情况后一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乙方,配合乙方对设备进行监管。

6.乙方的责任

除本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外,乙方还应:

负责项目融资,对附件a所列或甲方以书面形式列出、乙方认可的设备进行设计、采购、安装与调试,按期完成施工。

验收合格后,将项目移交甲方运行。

开工前七日内,将设计、施工方案及工期提交甲方予以确认。

确保设计、供货和安装达到附件a规定的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施工管理条例和与项目相对应的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对甲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该项培训应不少于五个小时,以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

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承担项目移交甲方运行前的一切风险损失,但不包括由甲方造成的或甲方未尽到本合同规定的义务引起的损失。

设备所有权移交甲方时,乙方应将该项目的全部设计资料交给甲方。

定期派人检查项目的运行情况。

7.所有权

在本合同有效期满和甲方付清全部款项之前,项目(包括设备和设施,下同)的所有权属于乙方。

甲方在本合同有效期满后一个月内,按规定付清乙方应得全部款项之后,才有权取得项目的所有权。

在本合同生效后的十二个月内,甲方可以依照本合同第4条规定的付款方式以相当于乙方分享总效益的价格(扣除乙方己分享的效益后剩余效益的折现价格)提前购买设备的所有权。在乙方收到全部价款之后,项目所有权归甲方所有。

项目的所有权由乙方移交给甲方时,应同时移交项目的技术资料。

甲方违约(如拖延应付款且到本合同终止时仍未付清应付款及逾期付款违约金)时,乙方仍享有项目所有权,直到此种违约状况消除七天后,项目所有权才归甲方。

8.提前解除合同

甲方欲提前解除合同,应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乙方,并向乙方支付终止费和赔偿乙方的其他损失(如有),终止费按下面公式计算:

终止费=(乙方按合同规定应分享的全部款额-终止前己分享的款额)×30%

乙方的其他损失为乙方在项目上的所有人力、物质上的投入加上乙方合理的利润,该损失以本合同得以全面履行情形下的乙方全部收益为限。

由于甲方未经乙方书面许可而对设备进行实质改动或拆除,影响了本项目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益,乙方有权提前解除合同,甲方应支付乙方本合同规定的全部应分享款项,且在此情形下项目仍归乙方所有。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1篇

一、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EPC):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国家支持和鼓励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享受财政奖励、营业税免征、增值税免征和企业所得税免三减三优惠政策。

二、空气悬浮鼓风机优点。

1、节能高效。

空气悬浮鼓风机比目前在用的罗茨风机节能在30%以上,比多级离心风机节能在20%左右。节能效果明显,符合我国目前在推行的碳中和及碳达峰政策。

2、环保:低噪音,纯无油。

噪音在80分贝以下,普通罗茨风机和多级离心风机噪音在95~110分贝。整台机器无需一滴润滑油,不会污染机房。

3、体积小,安装简便,免维护。

体积是罗茨风机的三分之一左右,安装简便,不用与地面用螺丝固定,日常只需更换过滤器。

4、正常运行无摩擦,寿命长。

采用空气轴承技术,用空气做润滑剂,无摩擦,使用寿命长。

5、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时间数据监控管理。

罗茨风机无法对流量、压力、转速、温度、电流、电压、功率实施实时监控,空气悬浮鼓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对以上这些参数实施及时监控。帮助用户实现生产过程控制,使污水曝气安全可靠,实现可视化管理。

三、北控集团实施空气悬浮鼓风机节能改造的好处。

1、直接好处

北控集团目前在运行大约有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曝气风机是污水处理厂主要的耗能设备(超过50%)。保守估算,平均一个污水处理厂的风机能耗在400千瓦/小时,全部污水处理厂一年风机的能耗大约为1300*400*365*24=4555200000度电。按照30%的节能量计算,一年可以节约1366560000度电,这个节能量相当可观。

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式,北控集团可以分得节电效益的20%,可以在零投资的前提下,节约耗电273312000度电(实际数据以实际改造为准)。

2、间接好处

提高了可靠性:对曝气风机实现可视化监控,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因为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设备故障没有及时处理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时间及成本的浪费,有效改善工作方式。

降低了维护工作量和成本:保守估算,1300个污水厂至少要用3600台罗茨风机,每台罗茨风机一年的维护保养费用估计在20000元左右,一年维修保养费在7200万元。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些费用全部由投资方承担,一年就可以全部省下该笔费用。

提高了资产收益率:每年节省下来的节能收益和每年罗茨风机维修保养费可以用于集团其他投资方向,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对集团投资提质增效。

没有投资风险:采用EMC模式,项目投资完全由投资方承担

减税降费:国家支持和鼓励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享受财政奖励、营业税免征、增值税免征和企业所得税免三减三优惠政策。

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好处

1、用能单位不需要承担节能项目实施的资金、技术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获得实施节能带来的收益和获取投资方提供的设备。

2、节能效率高,空气悬浮鼓风机EPC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率一般在30%-40%,甚至可超过50%。

3、改善客户现金流,客户借助投资方实施节能服务,可以改善现金流量,把节省下来的能源费用和旧设备维护费用的资金投资在其他更优先的投资领域。

4、使客户管理更科学,客户借助EPC实施节能服务,可以获得专业智能化节能设备和能源管理经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

5、提升客户竞争力,客户实施节能改进后,减少了用能成本支出,提高了竞争力。同时还因为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品质,建立了绿色企业形象,从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6、节能更专业,由于投资方是全面负责能源管理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所以能够比一般技术机构提供更专业、更系统、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7、节能有保证,投资方可向用户承诺节能量,保证客户可以在项目实施后即刻实现能源利用成本下降。

8、市场机制及双赢结果,投资方为客户承担了节能项目的风险,在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才与客户一起分享节能成果,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2篇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EMC——EnergyManagementCompany;国外也称ESCO——EnergyService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范本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利润,滚动发展。

EMC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项目的节能效益占项目总效益的一半以上。

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保证实现承诺的节能量;从分享项目的部分节能效益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

在合同期内,改造设备为EMC所有,二手房买卖合同EMC分享的效益足额到帐。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移交给客户。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史

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由此带来的地区环境和全球环境急剧变化,其中,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大量的迅速增长的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成为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作为高耗能企业,能源成本已经占到企业总成本相当大的比重,如何降低能耗费用,如何开源节流,劳动合同范本也已成为各个企业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简称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项目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SCO已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陆中国。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运行几年来,装修合同3个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在30%以上。项目一期示范的节能新机制获得很好的效果,即以盈利为目的的3家示范EMCo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节能技改项目很受用能企业的欢迎;所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99%以上成功,获得了较大的节能效果、温室气体CO2减排效果和其它环境效益。鉴于此,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共同决定启动项目二期。20--年11月13日,项目二期正式启动。在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成长的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

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分类

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租赁合同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承诺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在传统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概括地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租房合同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四、EMC模式带给能耗企业的效益

1、能耗企业不用资金投入,即可完成节能技术改造;

2、节能工程施工完毕,就可分享项目的部分节能效益;

3、在合同期内,能耗企业的客户支付全部来自项目效益,现金流始终为正值;

4、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归能耗企业;

5、EMC为能耗企业承担技术风险以及一定的经济风险。

6、EMC帮助克服节能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劳动合同占用企业太多精力的担心和疑虑。

五、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及发展前景

_办公厅20--年4月2日转发了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_四部委《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将采取资金补贴、税收、会计和金融四方面措施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意见》同时明确,到20--年,劳动合同范本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合同能源管理能有效地刺激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因此在市场化运作、管理都逊色很多的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领域,会得到很大的运用,预计20--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36%。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估算,节能市场总规模大约4000亿,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3篇

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承诺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2、 什么是节能服务公司(EMCo)?

节能服务公司(EMCo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国外也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

务,并获得利润,滚动发展。

3、 EMCo的业务特点有哪些?

EMCo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与我国从属于地方政

府的节能服务中心有根本性的区别。EMCo所开展的EMC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商业性:EMCo是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 整合性:EMCo业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和完整的节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实施“交钥匙工程”;EMCo不是金融机构,但可以为客户的节能项目提供资金;EMCo不一定是节能技术所有者或节能设备制造商,但可以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EMCo也不一定自身拥有实施节能项目的工程能力,但可以向客户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客户来说,EMCo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

源集成的工程设施及其良好的运行服务,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多赢性:EMC业务的一大特点是:一个该类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介入项目的各方包括:EMCo、客户、节能设备制造商和银行等都能从中分享到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对于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EMCo可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大部分节能效益,以此来收回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客户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部分节能效益,在合同期结束后获得该项目的全部节能效益及EMCo投资的节能设备的所有权,此外,还获得节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和运行的宝贵经验;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了其产品,收回了货款;银行可连本带息地收回对该项目的贷款,等等。正是由于多赢性,使得EMC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风险性:EMCo通常对客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并向客户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EMCo承担了节能项目的大多数风险。可以说,EMC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EMC业务的成败关键在于对节能

项目的各种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二、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主要内容

EMCo一般向客户提供的节能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能源审计

EMCo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测定客户当前用能量和用能效率,提出节能潜力所在,并对各种可供

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

2、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EMCo根据客户的能源系统现状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方案和建议。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MCo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MCo就可以为客

户进行项目设计。

3、 施工设计

在合同签订后,一般由EMCo组织对节能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对项目管理、工程时间、资源配置、

预算、设备和材料的进出协调等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按期完成。

4、 节能项目融资

EMCo向客户的节能项目投资或提供融资服务,EMCo可能的融资渠道有:EMCo自有资金、银行商业贷款、从设备供应商处争取到的最大可能的分期支付以及其它政策性的资助。当EMCo采用通过银行贷款方式为节能项目融资时,EMCo可利用自身信用获得商业贷款,也可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担保

资金为项目融资提供帮助。

5、 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EMCo根据项目设计的要求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所需费用由EMCo筹措。

6、 施工、安装和调试

根据合同,由EMCo负责组织项目的施工、安装和调试。通常,由EMC或其委托的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由于通常施工是在客户正常运转的设备或生产线上进行,因此,施工必须尽可能不干扰

客户的运营,而客户也应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

7、 运行、保养和维护

设备的运行效果将会影响预期的节能量,因此,EMCo应对改造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此外,EMCo还要负责组织安排好改造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检修。

8、 节能量监测及效益保证

EMCo与客户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以确认合同中确定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另外,EMCo和客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商确定节能量”的方式来确定节能效果,这样可以

大大简化监测和确认工作。

9、 EMCo收回节能项目投资和利润

对于节能效益分享项目,在项目合同期内,EMCo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等)拥有所有权,并与客户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在EMCo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

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就获得高

能效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成本,并享受EMCo所留下的全部节能效益。

对于节能效益承诺项目,客户将按照约定的进度支付节能项目费用,通常为一次性支付。

三、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基本程序

EMCo业务活动的基本程序是:为客户设计开发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通过双方协商,EMCo与客户就该项目的实施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并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保证项目在合同期内实现所承诺的节能量,同时享受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在合同期内收回用于该项目的资金并获合理的利润。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过程大致分为商务谈判和合同实施两大部分。

1、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商务谈判的主要步骤

(1) 与客户接触

EMCo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就客户的业务、所使用的耗能设备类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基本情况进行交流,以确定客户重点关心的能源问题。向客户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运作模式及可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等。向客户指出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解释合同化节能服务的有关问题,确定本公司可以介入

的项目。

(2) 初步审计

通过客户的安排,EMCo对客户拥有的耗能设备及其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设备的额定参数、设备数量、运行状况及操作等记录在案。同时,一定要留意客户没有提出的、但可能具有重大节能潜力的环节。

(3) 审核能源成本数据,估算节能量

采用客户保留的能耗历史记录及其它历史记录,计算潜在的节能量。有经验的EMCo项目经理可以

参照类似的节能项目来进行这一项工作。

(4) 提交节能项目建议书

基于上述工作,EMCo起草并向客户提交一份节能项目建议书,描述所建议的节能项目的概况和估算的节能量。EMCo与客户一起审查项目的建议书,并回答客户提出的关于拟议中的节能项目的各种问题。

(5) 客户承诺并签署节能项目意向书

到目前为止,客户无任何费用支出,也不承担任何义务。EMCo将开展上述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计入公司的成本支出。现在,客户必须决定是否要继续该节能项目的工作,否则EMCo的工作将无法继续下去。EMCo必须就拟议中的节能服务合同条款向客户解释,使客户完全清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通常,如果详尽的能耗调研证实了项目建议书中估算的节能量,则应要求客户签署一份节能项目意向书,

以使他们明确认可这一项目。

(6) 详尽的能耗调研

包括EMCo对客户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拟议中的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计算。另外,EMCo应与节能设备供应商联系,确认拟选用的节能设备的价格。还有,多数项

目有必要在确定“基准年”的基础下,确定一个度量该项目节能量的“基准线”。

(7) 合同准备

在与客户协商后,就拟议中的节能项目实施准备一份节能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规定的项目节能量,EMCo和客户双方的责任,节能量的计算以及如何测量节能量等。同时,EMCo方面要准备一份

包括项目工作进度表在内的项目工作计划。

(8) 合同被接受或拒绝

如果客户对拟定的节能服务合同条款无异议,并同意由EMCo来实施该节能项目,则双方正式签订节能服务合同,项目开发工作到此结束。在这一情况下,EMCo将把对该项目能耗调研过程中的费用计入到该项目的总成本中。如果客户无法与EMCo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最终放弃该项目,而详尽的能耗调研工作证实了项目建议书中预期的节能量,那么EMCo在详尽的能耗调研过程中的费用应

由客户支付。

2、 实施节能服务合同

EMCo通过谈判,获得一项节能服务项目合同后,随后的工作就是具体实施该项目合同。EMCo实

施节能服务合同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1) 对耗能设备进行监测

在某些情况下,需对要改造的耗能设备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以建立节能项目的能耗“基准线”。这一

监测工作必须在更换现有耗能设备之前进行。

(2) 工程设计

EMCo组织进行节能项目所需要的工程设计工作。并非所有的节能项目都需要有这一步骤,如照明

改造项目。

(3) 建设和安装

EMCo按照与客户双方协商一致的工作进度表,建设项目和安装合同中规定的节能设备,确保对工

程质量的控制,对所安装的设备做详细的记录。

(4) 项目验收

EMCo要确保所有的更新改造设备按预期目标运行,培训相关人员对新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向客

户提交记载所作设备变更的参考资料,并提供有关新设备的详细资料。

(5) 监测节能量

根据合同中规定的监测类型,完成需要进行的节能量监测工作。监测工作要求可能是间隔的、一次

性的或是连续性的。

(6) 项目维护

EMCo按照合同的条款,在项目合同期内,向客户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此外,EMCo应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继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

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7) 分享项目产出的节能效益或者以约定方式收回项目资金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4篇

甲方:

乙方:

第一部分 商业条款

1.总则

(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根据(_合同法),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由乙方按_合同能源管理_服务模式向甲方提供(emc项目名称:)项目节能服务一事,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节能服务合同(以下简称_合同_)。

2.项目的名称、内容和目的

项目名称: (以下简称_项目_)。

项目内容: 。

项目目的: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3.合同的起始日与期限、项目的验收

本合同以双方签字之日为生效起始日。

合同生效后,乙方开始项目的设计、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调试。设备的安装调试期为30 天。

节能效益分享的起始日为甲方出具试运行正常的项目验收证明文件的次日,效益分享期为 个月。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起始日至效益分享期满为止。

项目安装完毕后 内,由甲方按改造方案检查安装情况;安装检查合格后,试运行 小时,试运行期间可对设备进行调试。试运行结束后无异常发生,则甲方应签署试运行正常的项目验收证明文件。

4.效益分享的比例、付款方式

项目的年节能效益约为人民币 元 (小写: 万元)(以每月实际节电效益为准)

节电率的计算方法

乙方在进行节电改造工程前,由甲方提供合格的电表,协助乙方在所有要进行节电改造工程的中央空调系统回路中具体设备前安装到位,并用此表按以下方法计算某具体设备(a1)的节电率:a1设备平均节电率(%)sa1=(q前a1-q后a1)÷q前a1

其中:q前a1=节电改造前24小时的目标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

q后a1=节电改造后24小时的目标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

完成节电改造工程前的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和完成节电改造工程后的中央空调系统a1设备用电量数据由双方有关人员共同抄表并签名确认,连同计算出a1设备平均节电率。依此类推,测出中央空调系统中其它设备a2、a3、a4等的平均节电率sa2、sa3、sa4等。统计完后由双方签章生效并作为本协议之附件b。

节电效益的计算方法

以自然月为单位,对通过节电改造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按以下方法计算:

以设备a1为例,

当月设备a1节电效益(元)ma1=(m前a1-ma1抄表)=ma1抄表*sa1/(1-sa1)

m前a1=ma1抄表÷(1-平均节电率sa1)

ma1抄表=节电改造后当月的中央空调系统中设备a1电费(电度表当月实抄的用电数量)。

sa1为设备a1的节电率

当月中央空调系统节电效益(元)m=ma1+ma2+ma3+ma4+……

双方效益的分成

效益分成期为五年,节电改造后按本协议本项第3、第4条的计算方法计出甲方所节省的总电费,并按甲方20%,乙方80%的比例进行分配:

乙方当月应分配金额(元)=当月节电效益(元)×乙方分成比例(%)

甲方应在分享效益起始日后,每个月后三天内向乙方付款一次,付款数额为中规定的乙方应分享的数额,直至分享效益期限届满。如果甲方延迟付款,甲方应向乙方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逾期付款违约金按所欠到期款项的每日万分之三计算。

该项目由乙方投入设备,但签订本合同后甲方需向乙方交项目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押金,合同正常履行两年后,此押金由乙方无条件退还给甲方。

在本合同规定的效益分享期内,电价按同期供电部门价格计算。

如因甲方提供的测量数据不正确而导致用以计算节能量的基线未能反映真实情况时,乙方有权对计算节能量的基线作出调整;节能量的测量应在设备级(而非工厂级)层面上进行。

5.甲方的责任

除本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外,甲方还应:

对乙方提交的设计、施工方案应在七日之内予以书面核准。

在本厂区接受附件a所列设备和相关材料、配件,在安装前甲方应按乙方要求予以免费、妥善保管。

为乙方实施和管理本合同项下的项目提供必要的协助。

按条款验收项目,及时提供确认安装完成和试运行正常的验收文件。

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要求或乙方的书面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配合乙方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在合同有效期内,对设备运行作出记录,并根据乙方要求向乙方提供上述记录。

若发现本项目安装的设备出现故障,有义务立即通知乙方。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为乙方维护、检测、修理项目设施和设备提供便利,乙方可合理地接触与本项目有关的甲方设施和设备。

在合同有效期内,如附件a所列设备发生损坏、丢失,则甲方应在得知此情况后一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乙方,配合乙方对设备进行监管。

6.乙方的责任

除本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外,乙方还应:

负责项目融资,对附件a所列或甲方以书面形式列出、乙方认可的设备进行设计、采购、安装与调试,按期完成施工。

验收合格后,将项目移交甲方运行。

开工前七日内,将设计、施工方案及工期提交甲方予以确认。

确保设计、供货和安装达到附件a规定的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施工管理条例和与项目相对应的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对甲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该项培训应不少于五个小时,以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

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承担项目移交甲方运行前的一切风险损失,但不包括由甲方造成的或甲方未尽到本合同规定的义务引起的损失。

设备所有权移交甲方时,乙方应将该项目的全部设计资料交给甲方。

定期派人检查项目的运行情况。

7.所有权

在本合同有效期满和甲方付清全部款项之前,项目(包括设备和设施,下同)的所有权属于乙方。

甲方在本合同有效期满后一个月内,按规定付清乙方应得全部款项之后,才有权取得项目的所有权。

在本合同生效后的十二个月内,甲方可以依照本合同第4条规定的付款方式以相当于乙方分享总效益的价格(扣除乙方己分享的效益后剩余效益的折现价格)提前购买设备的所有权。在乙方收到全部价款之后,项目所有权归甲方所有。

项目的所有权由乙方移交给甲方时,应同时移交项目的技术资料。

甲方违约(如拖延应付款且到本合同终止时仍未付清应付款及逾期付款违约金)时,乙方仍享有项目所有权,直到此种违约状况消除七天后,项目所有权才归甲方。

8.提前解除合同

甲方欲提前解除合同,应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乙方,并向乙方支付终止费和赔偿乙方的其他损失(如有),终止费按下面公式计算:

终止费=(乙方按合同规定应分享的全部款额-终止前己分享的款额)×30%

乙方的其他损失为乙方在项目上的所有人力、物质上的投入加上乙方合理的利润,该损失以本合同得以全面履行情形下的乙方全部收益为限。

由于甲方未经乙方书面许可而对设备进行实质改动或拆除,影响了本项目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益,乙方有权提前解除合同,甲方应支付乙方本合同规定的全部应分享款项,且在此情形下项目仍归乙方所有。

9.违约责任

甲方违约:

在本合同生效后、项目移交甲方运行之前,如果甲方解除本合同,则应按本合同规定的效益总额的2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并承担乙方为此项目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如设备购置费、运费、安装费、设计费等。

如果甲方在接到乙方通知后七天内未向乙方支付应分享的款项,则应每日按应付款金额的.万分之三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如果甲方在接到乙方通知后超过两个月未向乙方支付应分享的款项,则乙方有权收回此项节电工程的所有节电设备,并同时享有追究甲方其它违约责任的权利。

甲方违反在本合同中的一项或多项义务,则乙方有权选择单独或合并采取以下方式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i)按甲方实际违约的天数顺延项目的安装调试期;

ii)延长分享节能效益的时间,直至乙方的损失得全部弥补;

iii)在保持节能效益总额不变的前提下缩短乙方的分享期,即加大每期甲方的应付款数额;

iv)解除合同,要求甲方赔偿全部损失;该等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乙方的直接损失、项目利润、律师费用和项目相关的其它费

因甲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造成项目中断和停止,则如果此种违约若在三十日内得以纠正,且乙方因甲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得以补偿,则不视为甲方违约。

乙方违约:

设备安装完毕三个月后仍不能正常运行。

甲方在设备运行工况与项目验收相同的条件下可随时复验节电率,如果复验节电率低于附件b中相应节电率并超过10%范围,则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双方共同参与节电率复验,如果经双方确认节电率的确低于附件b中相应节电率并超过10%范围,则视为乙方违约。

乙方不履行或不遵守本合同的规定,则甲方有权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10.违约补救

甲方违约的补救:如果甲方违约,乙方有权选择终止合同或直接进入司法解决程序,收回应得和受损失的款项。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律师费用和项目其他相关费用。

乙方在事先书面通知甲方的情况下,有权进入甲方生产场地拆除设备,在不损害甲方权益的情况下解除本合同。

乙方违约的补救:如果乙方违约,甲方有权选择终止合同或直接进入司法解决程序,收回受损失的款项。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由此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律师费用和项目其他相关费用。

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当事人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能就扩大部分的损失要求赔偿。

第二部分 一般条款

11.乙方的服务标准

乙方应完全履行本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客观实际地测量节能效果和计算节能效益。对甲方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认真考虑,与甲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尊重甲方的工作人员及其合理化建议,爱护甲方的设备和其它财产,在甲方的场地从事项目的安装运行工作时,遵守甲方工作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12.项目设备的改进、改动、拆除和损坏等风险

设备的改进。在乙方不降低服务标准的前提下,为了改善项目设备的运行状况或提高经济效益,经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后,乙方有权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随时改进项目设备或修改有关程序。甲方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得拒绝乙方的改进意见。

设备的改动。任何一方如需对设备进行改动,需征得另一方的书面同意方可进行。

设备的拆除。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自行或委托他人拆除项目设备或者进行实质性改动。如果甲方未经乙方书面同意而拆除设备或进行实质性改动,乙方有权立即解除合同,甲方应在接到乙方书面通知之日起十日内无条件地按乙方要求支付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全部款项。

上述设备的改进、改动和拆除完成后,双方应于当日签署书面文件予以认可,此种认可视为对方的接受。

设备的损坏或丢失。本合同开始履行后,设备发生损坏或丢失,如果甲方不能证明是乙方或乙方人员所致,则应由甲方承担责任。如果受损坏或丢失的设备已投了保险,甲方应聘请乙方利用保险赔付修理、更换、补充被损坏(或丢失)的设备。如果在设备发生损坏或丢失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甲方得到的保险金不足以支付修理、更换或补充设备而发生的费用,或者由于受损坏(或丢失)的设备未投保,则应由甲方承担修理、更换或补充设备的费用。

设备的意外损坏。由于意外事件导致设备损坏,如果甲方不能证明自己采取了足够的预防措施,则应承担修理或更换的费用。如果甲方能够证明自己采取了足够的预防措施,则由甲、乙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如果因为发生本章规定的情况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停止运行超过十日,双方同意:该时间从效益分享期限中扣除,以使得效益分享期限不致受上述情况的影响而缩短。

13.对设备的大规模改造

未经乙方书面许可,甲方不得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如果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为提高节能效率而欲对设备进行改造,甲、乙双方应事先达成书面一致意见,并对本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变更之后,方可开始施工。

14.设备的停止运行/关闭

停止运行或关闭本合同所涉及的任何设备,甲方应至少提前六十天通知乙方。在紧急情况下,甲方应及时和尽可能地向乙方通报情况。任何停止或关闭行为都不能减轻或影响甲方的付款义务。

如果因甲方关闭或停止设备运行而导致合同终止,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合同第四条所规定的全部款项。

15.甲方自有设备的使用和更改

甲方保证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与项目相关的自有设备能够完全正常运行。如果因为甲方自有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行,导致节能量降低,甲方自行承担责任,并仍需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数额向乙方支付分享效益的款项。

如果甲方欲对自有设备进行更改或对生产

计划进行调整,可能对项目的节能量造成影响时,甲方应至少提前七天书面通知乙方,说明这些变化可能对项目节能量产生的影响。当这些改变致使节能量下降时,甲方应承担乙方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否则,甲方应按本合同第条的规定向乙方承担责任。

如果甲方对项目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运行,导致节能量减少,甲方仍需按本合同规定的数额向乙方支付分享款项。

如果甲方对与本项目相关的设备进行大修,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运行或停止运行,大修期超过30天,改造期间不分成,但双方应以书面方式认可延长相同时间,以弥补效益分享期。

16.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对本合同及其附件的修改,必须经甲、乙双方签署书面协议才能生效。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如果不可抗力事件不足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甲、乙双方应根据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确定延期履行或部分免除责任。

由于一方不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导致项目无法进展或与本项目实施前相比根本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本合同最后签字之后满九十天未实际履行,任何一方均可终止本合同的履行。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被关闭或撤销、停产或停业、转产或与其它单位合并或分立,则本合同对发生此种变化后的甲方或其继承者仍然有效。发生此种情况时,甲方应事先告知有关当事方,并将此条件列入新的实体之中。如果当事方不能接受此种条件,则由甲方应在此变化发生前,按本合同规定购买本项目。乙方也可自行决定拆除所装设备。

如果甲方发生破产而导致本合同终止,项目及甲方为乙方所提供的担保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范围。

17.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转让

甲方在转让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之前,应征得乙方同意,在未征得乙方同意之前,甲方无权以任何形式、在实质上转让或转移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

乙方可以通知甲方将本合同及所有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乙方所属的分公司或有关联的公司。

乙方可以将本合同中所有权属于自己的设备作为担保,用于节能服务项目期间的担保。

18.税、费

由甲方支付给乙方的款项,乙方出具普通商业发票。

19.不可抗力

按相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执行。

20.争议的解决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应提交北京市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的仲裁程序和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结果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

本合同在仲裁过程中,除双方有争议正在进行仲裁的部分之外,其它部分应继续履行。

21.合同的生效及其它

本合同的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的附件包括:

附件a:节能系统设计方案

附件b:节能效益的计算及确认

本合同及附件之间规定不一致时,以规定详细的为准。

本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释,应遵照_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应遵守行业惯例。

甲、乙双方用电报、电传、电话、传真发送通知时,凡涉及各方权利、义务的,应随之以书面信件通过特快专递通知对方。本合同中所列的地址即为甲、乙双方的收件地址。

本合同中所称的_一方_及_一方当事人_是指甲方或乙方,_双方_或_双方当事人_则是统称甲、乙双方;

本合同中的_意外事件_是指在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的客观事故。

本合同中的_商业秘密_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署之日起生效。合同文本一式六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三份。

本合同由双方授权代表于x年x月x日在xx签订。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开户行:开户行:

账号: 账 号: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5篇

中图分类号: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anel data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TFEE).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a during 1991―2012, this paper tests the TFEE in China by the DEA model, in which the panel conintegration test and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FE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fluence factors to TFEE was calculat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FEE in China is generally low and there has been the panel con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FEE and such influence factors 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ducation,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technical advances,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FEE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FEE and other influence factor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ood education is the biggest;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energy efficiency displays an upward tendency.

Key words:energy efficiency; panel conintegration; contribution rate; evolution mechanism

基于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从能源利用效率目标来看,据发改委公布,“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实际累计完成节能降耗。 根据2005年到2015年的实际数据测算,为了达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要求,“十三五”单位GDP能耗需要下降13%,单位GDP碳排放需下降14%或15%。

能源的利用效率受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人口的文化素质、技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因素与我国能源效率变化具有何种关系,与能源效率动态演进的作用机制又如何?本研究希望从这些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出发,实证分析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文献综述

从研究文献来看,目前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方法及成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两阶段研究法。Hu and Wang[1]提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成为研究能源效率的主流方法。全要素能源效率体现了资本、能源、劳动力等各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作用,能更好的反映客观实际,能源效率的提高也依赖于全因素能源效率的改善。国内学者大多采用DEA模型测量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再采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杨红亮、史丹[2]在实证研究中对单要素方法和全要素方法进行比较也发现,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在考察一个地区资源禀赋对能效的作用方面有着单要素方法替代不了的优势。采用该研究模式,魏楚、沈满洪[3]、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4]、屈小娥[5]、汪克亮、杨宝臣、杨力[6]等学者采用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不同的指标,对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呈U型,在2000年左右出现拐点。大多学者研究发现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呈显著负相关,与技术进步、政府财政支出等呈正相关。

其二,协整分析法。还有部分学者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能源消费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肖涛、张宗益[7]研究认为存在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单纯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着伪回归、多重共线性等方面的不足,部分学者开始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能源效率问题进行研究。Ming―Feng Hung[8]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郭军华、李帮义[9]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只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周建[10]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学者采用单位GDP消耗千瓦时电作为能源效率,在反映能源效率方面不如全要素能源效率更客观真实。

其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史丹、吴利学、傅晓霞等[11]学者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并用方差分解法测算了各因素的作用大小,认为必须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扩散,采用有效措施提高能源效率。

以上学者研究注重于能源效率的测度、收敛性或者影响因素,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未能揭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本文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揭示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这种方法的优点表现在:(1)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测算各影响因素对能源效率增长率的贡献率,在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变化的作用机制方面更具灵敏度、深入性,从而科学分析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2)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多重共线性、伪回归等方面不足,在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中提供更多的信息、更高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3)将管理水平、节能意识等难以衡量的因素归结为综合要素,考虑了综合要素对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可以更全面的体现能源效率的变化。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采用DEA模型测算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其次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估计,分析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最后,利用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方程,测算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贡献率,深入分析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理,揭示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和方向。

二、研究设计

(一)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

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不同学者选择的因素各不相同,如文献[4]~[6]等学者选择了经济结构、工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影响力、能源价格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

本文认为除了应关注经济发展因素、能源本身因素、技术进步等因素外,还应关注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不同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本素质在节能减排的技术掌握、管理意识等方面对能源利用效率改进起着根本作用。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研究缺乏人力资本素质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程度的研究。

综上分析,鉴于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现状,本研究选择产业结构(IS)、受教育水平(HC)、能源消费结构(ES)、技术进步(TP)、政府影响力(GI)等五个因素研究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Baltagi[13]提出的能源效率改进的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表示为:

根据构建的模型,本文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进行研究。

(二)全要素能源效率测量模型

鉴于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反映能源效率方面的优势,本文也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方法研究我国能源效率改进的动态演进机制。

本文采用可变规模报酬条件下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量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DEA模型是一种评价具有相同类型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若干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DEA模型是C2R模型和BC2模型,C2R模型假设固定规模报酬(CRS),要求各决策单元对决策单元处于最佳生产规模,要求较为严格,Banker、Charne和Cooper(1984)[12]在C2R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λj=1的约束,提出了BC2模型,对可变规模报酬(VRS)情况进行评价。

(三)变量与数据说明

1.全要素能源效率测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选择GDP、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能源等四个投入产出指标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量。

模型中的变量及数据计算方法说明如下:

(1)GDP:用以1993年可比价格的实际GDP表示,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2)资本存量:采用Goldsmith(1951)[14]学者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来估算每年的实际固定资本存量,借鉴张军等(2004)[15]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计算用1993年不变价格表示的1993―2014年的中国固定资本存量。

(3)人力资本:参照林伯强(2003)[16]、徐国泉等(2007)[17]学者的研究,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来估算1993――2014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单位为:万人年。

(4)能源投入:能源投入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3―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单位为“吨标准煤”。

2.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由全要素能源效率测量模型DEA模型测量得到;

(2)产业结构(IS):用我国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表示;

(3)受教育水平(HC):考虑到节能减排对人口文化水平的要求,用受教育9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其中1991―1995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数据缺乏,本文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1996年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了测算。

(4)能源消费结构(ES):用我国原煤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消费总量的比重表示;

(5)技术进步(TP):用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表示;

(6)政府影响力(GL):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两个模型中的数据均根据1993―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三、实证研究

(一)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测量

根据构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量模型,采用软件测量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整理后的面板数据,可以得到我国1993~2014年期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如表1所示。

(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面板数据协整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综合学者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面的研究,本文采用相同根的单位根检验LLC(Levin―Lin―Chu)检验和不同根的单位根检验Fisher―ADF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验,如果在这两种检验中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则可以认为序列是平稳的,否则是不平稳的。滞后项由软件自动选择,式(4)回归模型面板数据变量的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构成全要素能源效率面板模型的6个变量,其面板数据水平值在t统计量的两种检验方法下,普遍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存在面板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其一阶差分数据检验统计量的P值在两种检验方法下均近似为0,高度显著地拒绝原假设。综合检验结果,6个变量的面板数据均为I(1) 过程所生成。检验结论表明了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非平稳特征,可以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和估计。

2.面板协整检验。面板变量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论为本文进行面板协整检验提供了基础。本文采用Pedroni[19]提出的7个检验统计量和Kao[20]提出的ADF检验统计量来检验全要素能源效率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采用软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两种检验方法下的ADF值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存在面板协整关系,即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与产业结构(IS)、受教育水平(HC)、能源消费结构(ES)、技术进步(TP)、政府影响力(G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面板协整估计与分析。在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面板数据模型变量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19]提出的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法(FMOLS)对模型(4)进行协整估计,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

(1)从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的大小来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受教育水平、管理水平及节能减排意识等综合要素、政府影响力和技术进步,反映了我国能源效率进步中几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能源利用的效率成为制约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其次,管理水平及节能减排意识等综合要素在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中影响系数为 5,在提高能源效率作用中不容小觑,具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最后,我国目前的技术进步未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影响系数最小,反映了我国在研发方面投入的不足,是今后重要的提升领域。

(2)从作用机制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为负向作用,即煤炭占的比重越大、第二产业比重越大能效越低。这一研究结论与文献[3]、李国璋、霍宗杰[21]等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同。反映了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而受教育水平、管理水平及节能减排意识等综合要素、政府影响力和技术进步则对能源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正向作用,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强则有利于我国能源利于效率的提高。

(3)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最大,并且为负向作用。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点在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我国目前一煤独大的局面,减少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高耗能产业的能耗。

(三)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动态演进分析

本文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IS)、受教育水平(HC)、能源消费结构(ES)、技术进步(TP)、政府影响力(GI)及综合要素等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解释变量,考察从1991~2012年期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机制。

利用面板协整的FMOLS估计结果,根据式(5)可以得到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模型回归后,1993~2014年期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及各要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的贡献率如表5所示,动态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表四及图1可以发现:

1)从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变化趋势来看,1993~2014年期间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状态,平均年增长率为,同时整体能源效率偏低,平均为。其中2014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值(TE),纯技术效率值(PTE)和规模效率值(SE)均为1,达到效率前沿面。从变化动态上来看,变动呈“U”曲折变化状态,1993~2000年期间增长率较高,平均年增长率为,1999~2006年处于低谷,平均年增长率为,2007~2012年又有所回复,年平均增长率为。变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与文献[4]、王群伟、周得群(2008)[22]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近似。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同时期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

2)从各因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大小来看,受教育水平(HC)的年平均贡献率为,贡献率最大,表明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受教育水平,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综合要素的贡献率为,贡献率其次,表明了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及节能意识等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政府影响力(GI)的年平均贡献率为,表明政府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积极倡导等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技术进步(TP)的年平均贡献率为,在今后的能源效率提高中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产业结构(IS)和能源消费结构(ES)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起到了负向作用,表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较大程度的阻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

3)从各因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变化趋势来看,产业结构(IS)的贡献率1993~2004年期间呈曲折上升形态,2004~2006年直线下降,之后又处于不断攀升状态,但贡献率仍为负值,整体上阻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受教育水平(HC)的贡献率除2006、2008年之外,均大于0,贡献较大,整体上不稳定,最后处于上升状态;能源消费结构(ES)大部分年份的贡献率小于0,变化

较为剧烈,2009~2011年逐步趋于稳定,有上升态势;技术进步(TP)和政府影响力的变动趋势相近,1998年之后贡献率在0以上变化,有上升趋势;综合要素贡献率呈“W”型变动,1999~2006年处于低谷,最后略有下降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影响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的贡献率基本上处于上升形态中,将推动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改进。

四、主要结论

本文运用1993~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测量了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对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和估算,分析了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内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演变的规律为:能源效率提高的变动呈U型,处于上升趋势中,平均年增长率为。同时,整体能源效率值偏低,平均为,未达到效率前沿面,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2.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与产业结构、受教育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政府影响力等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通过面板协整的FMOLS方法测量了这些影响因素对能源效率提高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有负向作用,其它要素具有正向作用,受教育水平的作用程度最大,揭示了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向和途径。

3.全要素能源效率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估算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受教育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政府影响力和综合要素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从变化趋势上看,这些因素对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将推动我国能源效率不断进步,指明了我国能源效率演进的动态趋势。

参考文献:

[1] Hu J L, Wang S C.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06,34(17): 3 206-3 217.

[2] 杨红亮,史丹.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3):12-20.

[3] 魏楚,沈满洪.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7(8):66-76.

[4]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9,251(2):76-86.

[5] 屈小娥. 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分解―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9(8):29-43.

[6] 汪克亮,杨宝臣,杨力. 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 管理科学,2010,23(6):100-111.

[7] 肖涛,张宗益. 基于协整与VECM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1990―2008年[J]. 软科学,2011,25(2):7-10.

[8] Hung M 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Taiwan: A simultaneity model analysis[A]. Human Capital, Trade and Public Policy in Rapidly Growing Economies: From Theory to Empirics[C]. UK, Edward Elgar, 2004: 269-290.

[9] 郭军华,李帮义.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协整关系研究―基于199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29(2):281-293.

[10] 周建.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协整模型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9):3-16.

[11]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等.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 管理世界,2008(2):35-43.

[12] Banker R D, Charnes A, Cooper W 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 Management Scinece, 1984,30(9): 1 078-1 092.

[13] Baltagi B H.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 [M].John Wiley, Chichester, 2005.

[14] Goldsmith, Raymond W. 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 [J] .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1):45-61.

[15] 张军,吴桂荣,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经济研究,2004(10):35-44.

[16] 林伯强.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03(11):18-27.

[17] 徐国泉,刘则渊. 1998~2005年中国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J]. 中国科技论坛,2007(7):68-72.

[18] Hall R E,Jones C I. 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44): 83-116.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6篇

【关键词】高支模板施工;安全隐患信息;信息融合技术;D-S证据理论方法

1.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建筑体型的扩大和复杂化,高大模板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高支模体系施工的工程经验不足,近年来我国模板支撑坍塌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高支模施工发生坍塌事故后,大多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模板支架安全性,特别是加强对保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性的研究,并相应采取预警和管理措施,预防和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经过对历次事故进行分析后得出高支模扣件脚手架安全事故原因主要包括:

(1)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架体受到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不合理堆载等),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导致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称作荷载变化因素。

(2)支架立杆伸出长度过大,顶托工作长度过大,没有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缺少横杆、斜杆或剪刀撑等,称作构造措施缺陷。

(3)支架搭设质量差,扣件扭紧力矩过小,立杆垂直度或横杆水平度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支撑体系局部承载力严重下降或者受力过大,称作安装缺陷。

(4)支架中使用的钢管杆件、扣件、木方、模板等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扣件或钢管存在弯曲、锈蚀等,称作初始缺陷。

(5)支架施工方案编制,安全人员配置,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教育,日常安全检查,支架验收等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称作管理缺陷。

本文将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D-S证据理论法对高支模施工中的各方面诸多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预测,由此判断施工项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从而及时矫正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2. D-S证据理论法在高支模板脚手架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可行性

D-S证据理论是对概率论的进一步扩充,适合于专家系统、模式识别和系统决策等领域的实际问题。D-S法可以依靠证据的积累不断地缩小假设集,能很好地解决因传感器的多样性以及观测手段、观测方法的不同而采集的数据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D-S法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很好的工具之一。鉴于D-S证据理论方法的优点,本文主要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D-S证据理论法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模型,对高支模板施工中荷载变化、构造、安装、管理及初始缺陷五个方面的工程数据信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和融合;用融合的最终结果判断该施工项目是否处于“安全”施工状态,并说明该施工项目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进而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3.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和D-S证据理论融合原理

多源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处理信息的过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多源信息进行检测、关联、估计和综合处理,它把多渠道、多方位的局部不完整的信息进行综合,使信息加以互补并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到直观明确的融合信息。

D-S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时,由各传感器获得信息,并产生对命题的度量,构成该理论中的证据,利用这些证据通过构造相应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mass函数),对所有的命题(包括鉴别框架)赋予一个可信度。

变化因素安全状态预测流程图4. 高支模施工安全预警模型构建

分别对高支模板施工中荷载变化、构造、安装、管理及初始缺陷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子项目(见图1)。

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分析。

第一步,依据各项多个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与预先设定的状态(安全,临界,警戒)区间(允许范围)比较得出各杆件的安全状态隶属度,这一步得出的是最基本的数据级融合信息。

第二步,利用式(1)求出各隶属度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mass函数。

第三步,每个传感器就是一个证据体,利用D-S证据组合独立证据的能力合成来自不同传感器(证据体)的信息。利用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公式,即式(3),将不同证据体得出的基本可信度分配合并产生一个总体基本可信度分配,即一个新的证据体,从而根据置信度得出最后的识别结果。

以荷载变化因素为例,近似把每种杆件(横杆,立杆,剪刀撑)传感器隶属度看作一个证据体,基本概率分配mass函数的辨识框架由3种状态构成:Ⅰ(安全)、Ⅱ(临界)、Ⅲ(警戒),由式(3)得出该影响因素的安全状态的预测结果。图2为以5个传感器的项目为例作出的安全状态预测流程图。

高支模施工项目各影响因素施工安全状态的预测。根据节的步骤依次得出此施工项目中构造因素、安装因素、初始缺陷、管理因素的“安全”状态。

高支模施工项目安全状态的预测。通过节的融合结果找出低于Ⅰ(安全)状态的因素,在该方面加强防范措施,或者改进。为保证绝对安全,取各子项目安全状态的最大级别作为整个因素的安全状态(高支模施工项目安全状态预测流程图见图3)。

5. 结语

本文用D-S证据理论法构建高支模施工安全事故信息融合、预警模型,可通过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项目的施工安全状态,从而能够防范事故的发生。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到预测高支模施工安全能起到很好的风险防范效果,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到高支模安全状态预测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平,裴晓丽,薛剑.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0):106~110.

[2] 孙辉,赵峰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J].海洋测绘.2009,29(5):77~81.

[3] 梁仁钟,谢楠.当前我国模板支架安全性现状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8):36~40.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7篇

A Design for Universal Research System of Microcontroller Based on CPLD

TANG Xuhui

(School of 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henzhen Polytechnic College,Shenzhen,518055,China)オ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which can map correlative function pins of different type microcontroller to same periphery interface applied circuit flexibly,by CPLD or FPGA and loading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can realize change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processor quickly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no changing any hardware of the research can solve the existent problem of different microprocessor needs corresponding research system.

Keywords:microprocessor;CPLD or FPGA;research system;pin mappingオ

1 引 言

在现代通信系统、电子产品设计应用中大都离不开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在应用微处理器进行电子产品设计时,首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型号。除考虑他的功能、价格等因素外,同时还要考虑他的设计难易程度。为了详细了解一款微处理器的性能和设计应用技术,开发人员通常都需要事先对微处理器厂家或者第三方设计厂家提供的针对此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的开发系统进行前期的研究分析和评估。

然而,由于不同微处理器的对外接口、芯片管脚、模块和软件设计方法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厂家针对不同的微处理器设计不同的开发实验板,以至于开发人员在研究不同的微处理器时需要购买不同的开发实验板或实验系统。这对于广大科研人员来说,无形中就加大他们的经济投入。

虽然不同微处理器的应用技术存在差别,但在开发实验板的实现原理上都大致相同,现有的开发实验板的实现功能框图可描述为如图1所示。

可见,微处理器提供的各主要功能单元的应用在开发实验板上都要提供相关的模块,以供设计者参考设计。但是不同的微处理器的对外管脚和封装不同,当微处理器型号更换时,整个单板的硬件需要重新设计,尽管开发板中其他接口电路可能是完全相同。这造成了重复设计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一种新型的可支持多种微处理器的通用开发实验系统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新型设计思路实现支持多种微处理器芯片的通用开发实验系统。本开发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框图如图2所示。

本开发系统主要包括微处理器插座(含插座转换器)、控制转换模块、控制逻辑加载单元、微处理器电源选择模块、微处理器时钟选择模块、微处理器扩展口、微处理器配置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微处理器各功能模块接口应用电路等功能模块。下面逐一详细说明。

微处理器插座(含插座转换器)

微处理器插座(含插座转换器)主要用来放置不同的微处理器芯片。他主要围绕一个标准的间距宽为600 mil的48PIN的双列直插式插座来实现。在此插座的四周扩展有多个焊接过孔,用来连接主板和插座转换器。当微处理器芯片是DIP封装时,只需将其直接插入主板上的此48PIN双列直插式插座;当微处理器芯片是PLCC封装时,则芯片需要置于A型插座转换器内再将插座转换器插入微处理器插座上。A型插座转换器主要包含一个PLCC插座和双排插针,双排插针直接可以插入微处理器插座上,主要用来完成PLCC封装向DIP封装转换的功能。当微处理器芯片是SMT封装(SOP,QFP,BGA等)时,则需要将微处理器芯片简单焊接在B型插座转换器上。B型插座转换器主要包含一个小的PCB板和多排插针,微处理器芯片可以焊接在此PCB板上,多排插针则可以固定于此双列直插式插座和他周围扩展的用来连接主板和插座转换器的焊接过孔上。经过这样的处理,通过微处理器插座结合插座转换器可以方便地实现在同一块开发实验板上快速灵活地更换不同的微处理器芯片。

控制转换模块

主要由硬件逻辑芯片CPLD或者FPGA来实现。用于实现灵活的微处理器信号管脚映射的功能。一方面,来自于微处理器的大部分管脚信号(除了电源信号、内部时钟振荡器信号或其他模拟信号之外)连接到此硬件逻辑芯片的部分I/O脚上;另一方面,支持微处理器的各种通用接口应用电路的信号也连接到此硬件逻辑芯片的部分I/O脚上;通过对此硬件逻辑芯片加载运行不同的硬件逻辑软件,同一通用接口应用电路可以连接到不同种类微处理器的相关信号管脚上。比如,对于UART接口电路,都可以由MAX 3232实现。MAX 3232上的串口输入/输出信号管脚是固定的,但是不同微处理器的串口输入/输出信号管脚则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处理器RXD是10脚,TXD是11脚;而有的处理器的RXD是12脚,TXD是13脚),通过控制转换模块的管脚映射功能可以根据微处理器的型号分别将MAX 3232的输入脚连接到微处理器的相应引脚(第10脚或第12脚)。于是不同种类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都可以连接到同一个UART接口应用电路上。实现相同的开发实验板可灵活支持多个处理器的目的。

控制转换模块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将输入到微处理器电源选择模块和微处理器时钟选择模块的不同种类微处理器的电源信号和时钟信号输出给相应的电源模块和时钟模块,以保证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

控制逻辑加载单元

主要完成将计算机后台提供的不同硬件逻辑软件加载到控制转换模块中的硬件逻辑芯片里。当控制转换模块采用CPLD实现时,控制逻辑加载单元实际上只包括一个逻辑加载头。当控制转换模块采用FPGA实现时,由于FPGA内容的掉电易失性,因此此时控制逻辑加载单元除了包括一个逻辑加载头外,还包括一个带有FLASH的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通过串口完成将后台主机上的FPGA加载文件烧写到控制系统的FLASH中。这样,整个系统只需加载一次FPGA内容,下次上电后就无需再加载。

电源模块及电源选择模块

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电压包括5 V, V, V和 V等。以保证微处理器及其各模块的正常工作。电源选择模块主要完成将电源信号分配到不同种类微处理器的电源引脚的功能。输入的不同电源信号(5 V, V或其他电源信号)来自开发实验主板统一的电源模块。选择控制信号则来自于控制转换模块输出的电源控制信号。为减少单板面积,微处理器电源选择模块内部主要由模拟开关芯片(比如ADG731,MAX396等)实现。没有将微处理器的电源信号管脚直接连接到控制转换模块的I/O脚的原因是逻辑芯片的I/O脚输出电流和功率很小,不能满足各处理器芯片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节省成本,微处理器所需的不同电源信号可以采用线缆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接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微处理器自动配置。

时钟模块及时钟选择模块

时钟模块由一个有源晶振电路实现,其输出的时钟信号送入控制转换模块的逻辑芯片的时钟输入脚。而且时钟信号通过分频后不但可提供给微处理器的时钟引脚,也可以提供给其他各接口应用电路使用。

时钟选择模块主要完成将外部时钟振荡信号分配到不同微处理器的内部时钟振荡器信号输入脚的功能。选择控制信号则来自于控制转换模块输出的时钟控制信号。由于时钟振荡信号非数字信号,所以不能通过控制转换模块的I/O脚来实现,内部也是主要由模拟开关芯片实现。

微处理器扩展口模块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8篇

传统上服务器与显示适配器等易累积或产生高热量之信息产品,其热管理多以风扇或散热模块来实现。散热模块由实心压铸件(spreader)、热导管(heat pipe)、热交换鳍片(fin)、风扇组成。(复数)热导管与压铸件组合之散热效果虽较单一压铸件底座来得好,然散热底座上近热源点与远热源点温差仍可达10℃以上,散热效果仍未臻理想。均热板(Vapor Chamber)之均温性可针对此点改善,功能上取代实心压铸件与热导管之组合。

均热板结构与规格

均热板之运作原理

均热板工作原理与热导管者相同,包括了传导、蒸发、对流、凝固四个主要步骤。均热板是由纯水注入布满了微结构的容器而成的双相流体装置。热由外部高温区经由热传导进入板内,接近点热源周遭的水会迅速地吸收热量气化成蒸气,带走大量的热能。再利用水蒸气的潜热性,当板内蒸汽由高压区扩散到低压区(亦即低温区)。蒸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内壁时,水蒸气会迅速地凝结成液体并放出热能。凝结的水靠微结构的毛细作用流回热源点,完成一个热传循环,形成一个水与水蒸气并存的双相循环系统。均热板内水的气化持续进行,随着温度的变化腔体内的压力会随之维持平衡。水在低温运作时其热传导系数值较低,但因水的黏稠性会随温度不同而改变,故均热板在5℃或10℃时也可运作。由于液体回流是借着毛细力作用,因此均热板受重力的影响较小,应用系统设计空间的运用上就可为任何角度。均热板无需电源亦无任何移动组件,是个完全密封的被动式装置。

AMD的ATI Radeon HD 2900 XT绘图卡使用了Fujikura之均热板解决方案的热处理装置。水平二维的均热板将绘图芯片的热散至整个平面,更进一步藉由两根辅助热管把散去的热推升至垂直鳍片上,形成了三维的热管理。

均热板因温度分布均匀,故热阻值较低。Thermacore对电信系统使用三种冷却方案之热流分析显示,仅使用铝板散热在点热源仍可测得达112℃之高温,而距点热源远程约为35℃,传热效果不甚理想,热阻值为℃/W。当铝板加上3根热导管后,热源处可降至83℃,距热源远程升高为64℃,已改善传热效果,热阻值为℃/W。进一步使用均热板,几乎测得整个板子温度分布在73℃上下,热阻值为℃/W。相较仅使用铝板方案,均热板对降温改善约35%。

均热板与热导管及压铸件之比较

综上述可知,均热板与实心压铸件及热导管之组合两者基本上原理与理论架构相同,不同处在于:维度、制作工法、抽真空及注水程序等。均热板实用上具备扩展热阻低、均匀的热通量、热量快速扩散,重量轻等优点。

均热板于服务器之应用

由于含热导管之散热模块价格已低,均热板目前价格竞争力仍不敌热导管,不需与热导管在笔记本电脑市场正面厮杀。加上均热板之快速散热能力,目前其应用针对电子产品之CPU或GPU其功耗在80W~100W以上之利基市场。因此,均热板多为客制化产品,适于需小体积或需快速散高热之电子产品。目前主要使用于服务器、高阶绘图卡等产品,未来还可应用于高阶电信设备、高功率亮度的LED照明等之散热。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29篇

Fan Lijun;Liu Yansheng

(①Taiyuan Electric Power College,Taiyuan 030013,China;②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Taiyuan 030024,China)

摘要: 通过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该体系所具有的绿色环保、节约材料、节省工期、降低造价、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new PK system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y using the PK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in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on this basis, described in dtail its advantages: green, saving materials, saving the period, lower co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预应力 叠合板 绿色施工

Key words: prestressed; composite plate; green construction

1工程概况

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装备制造Ⅱ期工程技术中心住宅楼位于长沙市经济开发区。该工程建筑面积为,地上七层,为框架结构,采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叠合楼板采用带肋预应力预制薄板,在跨度为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跨度为C60,为倒T形预制构件,肋上预留长条形孔,可在孔中穿钢筋和管线,形成双向配筋楼板。

2绿色施工理念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本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建筑耗能居耗能首位,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建筑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_于2007年9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和环境污染,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施工技术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简介楼盖结构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楼盖结构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采用的主要楼盖结构体系,传统装配式楼盖结构由于整体性、抗震性和抗裂性较差,已逐步被限制使用。现浇楼盖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好,但存在着施工中支模难,模板用量大,材料损耗量大,施工垃圾多,不仅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施工进度慢,不便于产业化生产并且易产生收缩裂缝等问题。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在预制的带肋薄板的肋上预留孔中布置垂直于预制构件的钢筋后再加浇一层现浇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见图1、图2、图3)。这种结构符合国家土地资源政策、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安装施工流程支设框架梁底模绑扎框架梁钢筋支设框架梁侧模检查支座及梁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绑扎板上钢筋、预埋管线浇注梁板混凝土。

4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新技术是绿色施工的重要支撑,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具有节省模板、钢管、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施工、便于产业化生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主要优势,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是贯彻和推行绿色施工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之环保优势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房屋主体施工阶段不需楼板模板,节省大量工程模板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是材料浪费相对严重的一个环节,我国模板周转次数较低,有些地区木模板周转竟为1~2次,不仅浪费资源,在模板使用后处理中也污染环境。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约占30%一40%,占工期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节材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预制生产过程中采用钢模板,钢模板是一种综合生态效益较好的模板,它节约木材,周转次数多,总摊销费用低,经济和环保效益好。

PK预应力叠合板在预制生产中实现产业化生产,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

①PK预应力叠合板在预制生产中使用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从而避免了使用袋装水泥时包装纸袋会耗费大量木材的缺点,并且在使用袋装水泥时,由于包装破损和袋内残留等造成的水泥损耗率较高,不仅浪费同时还会产生粉尘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

②采用预拌混凝土还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在预制生产过程中采取封闭措施减少噪声,并且将混凝土安排在白天施工,夜间不进行施工,避免混凝土振捣扰民。

③叠合板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现场作业时产生的废料,便于清理施工中抛撒的混凝土,浇筑剩余混凝土能够进行妥善再利用,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做到工完料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④叠合板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蒸汽养护,从而减少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不仅节约了我国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混凝土养护用水对水土的污染。混凝土养护用水视地区及季节而定,专家测算为搅拌用水的2~5倍。目前,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建筑施工用水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用水占了施工用水的绝大部分,足见节水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采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采用带肋预应力预制薄板,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跨度为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跨度为C60。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常被人们称为“绿色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需外加一定数量活性矿物材料(如粉煤灰、矿粉、硅灰等),可大量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弃物,更多的节约水泥熟料,改善环境,减少二次污染,同时也能大量降低料耗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费用,避免经济损失,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生态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便于施工,可节省劳力,减少振捣用电,降低环境噪声。

因此,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应用推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有利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的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艰苦的,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保护和防护管理上难度较大。叠合板预制生产过程中,由于实行集中化管理,能够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将人员生活办公区与施工活动区域分离,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施工过程中人员在室内作业,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便于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做到对工人的安全防护和保护,且施工人员相对稳定,工人操作熟练,有利于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养成职业的安全习惯。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30篇

一次,笔者在一个HR论坛上做有关HR职业生涯的演讲,没想到现场引起了几百名HR的强烈反响。惊讶之余恍悟:虽然我们HR人整天忙于招聘和面试别人,但知人难,自知更难:所以也需要一面能够客观呈现的镜子,帮助梳理自身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现将笔者在猎头公司针对HRD及CHO岗位八年多的招聘经验逐一梳理,以供借鉴和参考。

HRD的专业成长路径

职业通道:条条大路通HRD

其实单就以HRD职位为目标的发展通道而言,在笔者过去八年看过的逾千份HRD简历中,有从招聘岗位晋升的,有从培训情位晋升的,有从绩效薪酬岗位晋升的,有从HR-BP(HR业务合作伙伴)岗位晋升的,有从行政管理岗位转过来的,有从总裁助理岗位转过来的,有从业务管理岗位转过来的,也有从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招过来的……可以说各种背景的都有。所以,事实告诉我们“条条大路通HRD”。

招聘与绩效:成长为HRD必须精通的专业模块

以终为始,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工作最关注的问题就是HRD需要钻研的问题。笔者汇总分析了这些年接到的各种类型企业HRD或HRVP岗位的招聘需求,尤其是那些与企业老板面谈时获取的一手信息,提炼到的核心关注点有两个:一是招聘,二是绩效。

长期以来,招聘都是企业HR的第一要务,在很多人心里甚至把HR等同于招聘。笔者就几次听到企业老板抱怨前任HRD“人都招不来,还做什么HR”,显然做好招聘工作被视为合格的标准。所以,通往HRD的成长道路上,首先要修炼自己成为一名招聘专家,要既能够有效建立畅通的招聘渠道,同时又能为关键岗位选拔配置到合适的人才,而后者直接关乎企业战略能否达成与达成的程度。目前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一旦找到有利的竞争机会,就会迅速进入规模扩张期,HRD的招聘能力便成了企业首要考察的目标。

企业的本质都是要追逐利润的,利润的获取与内部员工创造的剩余价值水平密切相关。所以,如何能提高人均效益始终都是老板们最心焦的事。而我们HR负责的绩效管理工作不正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置,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为企业创造更高效益吗?至于我们的招数是胡萝卜还是大棒,只要有利于绩效目标的达成,老板都愿意尝试。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从国外舶来的绩效管理工具,虽价值不菲,也被我们的企业老板们照单全收的重要原因。同样,有能力帮助老板解决这个问题的HRD,薪酬的涨幅一定也是最快的。所以,能解决关键问题就是硬道理。

能定向积累招聘与绩效专业经验的岗位

基于上述分析,如果我们需要定向积累招聘与绩效的管理经验,并成长为相关专业人士,通常有以下几个常规路径可供参考选择。

一是任职中大型企业的招聘经理或绩效经理职位。通常有两类人相对容易成功应聘或转岗到该类岗位:一类是具有同一序列该岗位经验的,如招聘主管晋升为招聘经理,绩效主管晋升为绩效经理,或中小规模企业的招聘经理因为能力出色应聘成为更大规模企业的招聘经理,或猎头公司资深顾问应聘为企业招聘经理等等。另一类是内部员工转岗,如原来负责某个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两三年,工作业绩出色,希望内部转岗,又有一定拟转岗位工作基础,可被公司作为一种挽留人才的激励方式,转岗为个人期望的绩效经理或招聘经理岗位。

二是大型企业的HR-BP职位,中型企业的区域人力资源经理职位,分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职位等,这类职位的主要特点就是“全”。在这类岗位工作,通常会比较全面地接触HR的各个模块,而且在集团总部推行各个模块的新方案时,都会作为具体执行人直接与一线对接,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对丰富。

三是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咨询顾问职位。至少两年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项目经历,能够相对系统地学习到某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专业知识,而这样的资历也将是进入大型公司做HR经理或相关管理者的桥梁。当然,咨询公司的专业水准和项目难度也是更深层的决定因素。

HRD的晋升渠道

虽然条条道路都通向HRD岗位,但晋升的渠道无外乎两条,内部晋升和外部应聘。

内部晋升重在积累信任

笔者做过认真的分析,发现专业背景方面没有先天优势的,比如你不是人力资源专业毕业,或者职业生涯不是从人力资源工作开始,甚至做了多年其他岗位后才转做人力资源的……这些情况最适宜走内部晋升的渠道。因为内部晋升拼的最重要的是信任。

例如,一位朋友从做行政管理工作转到人力资源经理,再转到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而今则是该集团的人力资源副总裁。他的经历有什么值得借鉴呢?我发现其成功经验和我们曾经学过的物理中的Action和Reaction实验非常有相似性,简单地说就是他首先在行动上对老板投入了百分百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一些事情和时间的考验,老板回馈了他无价的信任,而伴随信任而来的往往就是更大的权贵。具体来讲,他在工作中总是把正确理解老板的意图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当面确认还是之后下功夫从其他渠道补全信息。所以同样开一个会,老板出一个方案和老板说一句话,他通常都能马上反应出老板想要什么,然后往往在别人会有不同意见、有反对声音的时候,他会很恰当地帮老板把话接下来,并提出合理的支持意见。如同我们一样,老板也是人,也有强烈的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的需要;而且凡是在公司谋求新发展、推行新方案、贯彻新思想时,老板面对的各方面阻力都是非常大的,总是在这样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定的理解和支持的下属,任谁都会格外看重的。而且他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态度支持,他在会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勤奋付出,认真执行到底。所以,最后他收获了老板的信任。在信任面前,背景是怎样都不再那么重要了。这堪称最高超的政治智慧。

外部应聘要看经验的匹配性

如果要外部应聘,就属于跨平台晋升,这时候双方对对方往往全无认知,不存在是否信任的感情因素,只能看其经历和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所以,跨平台竞争往往遇到的对手会更多,对方挑剔的东西也会更多。但总体上讲,成功的跨平台晋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暂且简单总结为“相似最大化”原则。

例如,一位大型企业某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高级经理,曾在工作转换时向笔者咨询,因为她看了很多机会有些犹豫不定,其中当时在谈的、她感觉最好的平台有两个。一个是一家发展稳健的中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职位,还有一个是一家快速发展中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职位。从当时听到的信息,我给她的反馈是后面这家看起来匹配性更高。理由是第二家公司与她现有公司行业相同,员工规模和她目前管理的业务单元规模相似,这会使她已经积累的招聘资源、经验,以及基于对员工需求的深刻理解而进行的有效的绩效管理、文化管理等经验能充分释放;而且公司仍在成长阶段,会给她充分的延展空间,容她一起成长。正如最初的预测,同样时间的接触,第二家公司先给她发了录用通知,而第一家还在考虑,想要进一步增加沟通,并与其他人选做比对。她最后拒绝了第一家继续流程的邀请,选择了第二家。事实上,第一家公司的老板笔者也很熟,事后侧面了解到该老板的反馈是:“能力不错,是个不错的备选,但对我们这个平台的把控性我还不能确定……不是最理想的,但可以继续沟通”。

由这个案例不难看出,跨平台发展时,对方首要看重的是经验的匹配性,因为外部招聘通常都是以给对方高于内部涨薪的薪酬待遇为代价吸引来的,对等的要求就是“来了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反过来回到上面提到过的定向积累经验问题,我们也要这样以终为始地考虑问题,考虑怎样为即将到来的这重要一跳做好积累。比如,如果你在第一家做招聘主管,第二家做招聘经理,当要换第三家时,主动找到你的肯定还是招聘管理岗位,甚至会有招聘经理或高级招聘经理职位为你大幅涨薪,但是你要想成功应聘绩效经理的可能性就太小了,而应聘一个小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的可能性则会非常大。当然,如果你看在钱的份上选择了高级招聘经理的岗位,那你的第四份工作可能就是招聘总监,然后你可能就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很难转去做其他模块。这里面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要想转岗拓展其他模块的经验,通过跨平台的渠道是很难实现的。当然例外的情况是,该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好是你擅长的那个模块,比如笔者有个朋友是一直沿着培训序列晋升发展的,后来做了几家公司的培训总监,最近到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副总裁去了,因为那家公司亟待解决企业文化问题。再比如,一位HR朋友之前一直做招聘,后来赶上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亟待扩张,便把她招去做了HRD。她后来和该公司一起发展,而且公司已经冲刺上市了。

优秀HRD的心理特质

为了研究什么样的HR最具有成长为HRD的潜能,笔者曾用自己找到的一个兼容性非常好的测评工具做了一个小范围的样本研究,试图找到他们身上的共性心理特质。研究对象是13个大型上市公司(有国内上市,也有海外上市)的CHO,性别结构是11位女性,2位男性。测评结果显示:如果用DISC工具解释,他们都有D型特质;如果用PDP工具解释,他们都有老虎型特质;如果用乐嘉的色彩理论解释,他们都有黄色性格。

如果我们把这些用不同测评工具的叫法,用统一的描述来解释,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六个字——聚焦问题解决。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聚焦于问题,第二是聚焦于问题的解决。

快速准确发现关键问题

在逐个访谈中,最明显的发现是:他们在工作中都像雷达一样,能够在复杂的局面中迅速定位到关键问题。因为通常而言,任何一位CHO空降到一家新平台时,遇到的有待他解决的问题都不会只是某一个,而往往是一大堆。在一堆问题中,从哪个问题开始着手,哪个问题的解决会起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解决效应,这样的判断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卓越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背后,我们细想就会发现,它就是一种全局观。它意味着想要成为HRD,想要成为CHO,我们必须要跳出HR操作层面的思维,训练自己力求和公司经营者具有同样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将精力聚焦于问题的解决

聚集于问题解决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围绕如何解决问题,整合一切人和物的资源,这需要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二是所有的工作进程,包括沟通,都以聚集如何解决问题为导向,不偏离这个目标,不耗散无关的情绪。与之相应,工作场所中其实很多职业发展不顺利的人,主要问题都是在工作进程中经常发生与问题解决无关的人际冲突,不但耗散了很多无端的情绪,最后还把工作问题演变成个人恩怨。其核心问题都是没有聚焦于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作为HR来说,可谓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往HRD/CHO/HRVP的职位,但是如果你在老板们通常最为关心的招聘与绩效领域能更有所长,得到重用的机会将会更多;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内部晋升靠信任,外部应聘看经验匹配性这样的常理;同时要想有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努力修炼“聚焦问题解决”这样的胜任心理特质。

电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板 第31篇

Cycloconverter and SIMADYN D analysis and transformation

Huang Chao Bin

Headquarters Move Relocation of Chongqing Iron & Steel Group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sis the electric of AC-AC frequency conversion vector control system and SIMADYN D of the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Hot rolling Factory roughing mill junction the SIMADYN D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system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key narration junction hands over the rolling mill frequency conversion system unusual parking fault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Cycloconverter SIMADYN D analysis transformation

1、前言

热轧板带项目,是重钢环保搬迁工程的一个主流程项目。是重钢做大做强;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建设西部板带精品基地的一个重要“抓手”。对重钢而言,热连轧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一项全新的工程;一个全新的领域。热轧项目的自动化程度特别高,我们绝对不要陶醉于对交交变频技术的点滴了解,要潜心于电气知识的和现场的钻研。主传动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交交变频SIMADYN D系统的分析和改造,对降低设备的备件成本,特别是降低故障率确保生产顺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交交变频系统

定义

交交变频电路的原理

三相交-交变频器:由三个单相交-交变频器组成,其三相输出方式为y连接。鉴于由于单相变频器一组桥的可控硅的触发控制信号是交流形式的电信号, 对应变频器输出电压也是交流形式的,由于其正、反两组桥输出的正、负半周波形组合成完整的交流电。本系统的三相交-交变频器包含三套输出电压为电角度彼此相差120°的单相交-交变频器。三相交-交变频器由SIMADYN D相电流处理器板来控制,该控制板包含了三相电流控制、以及电压前馈控制以及三相触发脉冲控制和输出等。触发脉冲为双脉冲形式,这样就保证了每个桥中的两个可控硅同时导通;以及每个控制和输出等部分。触发脉冲为双脉冲形式,进而保证了每个桥中的两个可控硅同时导通;每个控制和输出等部分。触发脉冲为双脉冲,从而保证了每个桥中的两个可控硅同时导通;每个控制和输出等部分。触发脉冲为双脉冲形式,只是保证了每个桥中的两个可控硅同时导通;每个电脉冲宽度大小为36°,保证了两组桥中的可控硅的同步导通;而每个脉冲由一系列窄脉冲列组成,其中脉冲列里的脉冲频率为7khz,这样就可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鉴于每组桥的脉冲周期为60°,并且按1、2、3、4、5、6的顺序来循环触发导通的可控硅。因为三相交-交变频器输出为y连接方式,系统要想构成回路形成电流进行正常工作,变频器必须有两组桥中的四个可控硅同时有触发脉冲(即电机两相绕组通电)或三组桥中的六个可控硅同时有触发脉冲(即电机三相绕组通电)。相电流控制板还有电压前馈控制方式,电压前馈控制的目标是:将电压源特性的交-交变频器改造成具有电流源型式的变频器,最后实现变频器输出电流跟踪的快速性,才能达到快速控制电机。变频器中的可控硅必须依靠正向电压和触发脉冲导通,关断则通过电源交流电压的自然换相得以实现。鉴于变频器中的正反两组可控硅桥是采用无环流反并联连接的,无环流换相逻辑切换是由由相电流控制板控制,而“零电流”信号也是由可控快速无环流控制方案,无环流换相逻辑切换由相电流控制板控制,而“零电流”信号被可控硅断态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出。系统采用快速无环流控制后,这里的电流死区时间可以达到左右,于是电流过零较平滑,从而减少输出电流的谐波和电机的转矩脉动,最终满足高性能交-交变频器的要求。

供配电部分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637C2pXXAVUA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网络买卖合同风险负担规则是什么?交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网络买卖合同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负担规则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关键。本文将从网络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规则出发,探讨交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规避风险。一、网络买卖合同风险负担规则1. 合同成立时的风险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24-12-11 05:45:15
    59 0
  • 短租合同(推荐20篇)

    短租合同 第1篇 出租方(甲方):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租方(乙方):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协商,于______日订立本租房协议,并就以下条款达成协议: 第一条:租赁范围,用途及入住

    2024-12-11 04:06:50
    60 0
  • 2024租店合同

    简介:法务时刻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租店合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租店合同》。 租店合同(精选6篇) 租店合同 篇1   出租方(甲方):____________ 承租方(乙方):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

    2024-12-11 04:06:43
    55 0
  • 圆通快递运输合同精选9篇

    摘要:赔偿金从甲方的当月快递费用中减除,并免除此单货物的运费;如不足扣减时,由甲方另行支付;价值500元以上的货物,由甲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乙方应提供协助.6.3除不可抗力外,甲方应承担由于货物错运等原因造成的延误交付的责任。延误5日以内,每延误1个工作日,该票货物运

    2024-12-11 04:06:36
    59 0
  • 2024正式的商品房购房合同 新房商品房买卖合同

    正式的商品房购房合同 委托人: (以下简称甲方,即买方)  受托人:(以下简称乙方)   第三人: (以下简称丙方,即卖方)  买卖双方已经签订位于____市 (以下 简称“该房屋” )的买卖(居间)合同,三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的原 则,签订本合同。 

    2024-12-11 04:06:32
    77 0
  • 2024正式的中介购房合同 房产中介购房合同

    正式的中介购房合同 委托人: (以下简称甲方,即买方)  受托人:(以下简称乙方)   第三人: (以下简称丙方,即卖方)  买卖双方已经签订位于____市 (以下 简称“该房屋” )的买卖(居间)合同,三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的原 则,签订本合同。  

    2024-12-11 04:06:32
    7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