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自愿精子或者卵子的交易,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我国,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存在哪些风险?下文小编为大家整理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二、刑事处罚
依据法律规定,当前在精卵交易中最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主要包括非法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非法经营罪、罪等。
(1)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辞海》对器官的解释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生理功能。按照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器官是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肾、肺等。由于精子、卵子不属于人体器官,因此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对于买卖精卵的中介很难将其行为定性为组织买卖人体器官罪。
因此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有很大的呼声希望可以在刑法中增设“买卖人类精卵罪”等相关的罪名,将买卖人体精卵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视野之内。
(2)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构成该罪的前提是“违反国家规定”,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国家规定”专门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于违反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违反国家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是由国务院卫生部制定的,属于部门规章,因此买卖配子(包含精子、卵子)、合子(受精卵)、胚胎的行为很难将其定性为非法经营罪。
(3)故意伤害罪:卵子买卖是一种需要借助卵子提取手术才能完成的交易行为。而卵子提取技术属于一种侵袭性手术,有可能会对供者造成健康损害,例如导致供者出血、感染等。为了获取卵子,多数需要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排卵,因而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过度刺激卵巢,导致供者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宫外孕等问题;而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脑血栓、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
然而,操作者在取卵过程中往往会更注重取卵的结果而相对忽视取卵的过程,漠视对供者身体与精神的呵护,这使得以商业为目的的取卵行为往往潜藏着更大的健康风险。因此司法实务中也存在将中介机构罔顾生命健康与安全引诱他人出卖卵子的行为定性为故意伤害罪的司法判决。
温馨提示
由于精卵交易不涉及性行为而且获利快,在中介公司以及部分医疗机构的参与下,地下的精卵交易市场非常活跃,有的甚至为精卵交易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美其名曰“捐赠”。然而即使是所谓的“捐赠”也极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协议。对于供卵者而言,由于获取卵子往往需要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排卵,极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有关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存在哪些法律风险的知识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知芒网专业律师,也可以通过委托知芒网律师来尽快解决自身的法律困境。
法行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lawjida.cn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5f5C2pRXQZTBVE.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