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注意事项

  【导读】第一,您应当确定您所涉及的纠纷是否是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不要以为任何争议法院都会受理。比如您的纠纷依法应当先经行政复议,而您未经过行政复议的程序,法院是不受理的。

  第一,您应当确定您所涉及的纠纷是否是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不要以为任何争议法院都会受理。比如您的纠纷依法应当先经行政复议,而您未经过行政复议的程序,法院是不受理的。又比如在中,双方如果在合同中已经约定了发生争议后选择仲裁机关解决争端,法院也不会受理此案。再比如,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也必须先经后法院才会受理。

  第二,您应当确定被告是谁。不要以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相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没有准确地确定被告,很可能法院会不受理您的诉讼;即使法院受理了案件,也会因此驳回起诉。另一方面,处理一项纠纷可能有多种诉讼方式,也可能有多个被告可供选择,如何正确地选择被告往往涉及到具体案情以及诉讼策略的制定,这是一个诉讼技巧。如果您在这一方面无法判断,最好的办法是请教律师。

  第三、您应当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法院审理案件,是以事实为依据,而认定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证据。在一般的诉讼中,原则上是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所以作为原告,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收集到基本的证据时提起诉讼往往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己或者委托律师先进行诉前的调查举证,然后在定夺是否起诉以及如何进行诉讼。

  第四、选择对此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诉讼法,法院受理案件还涉及到管辖权的问题,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等。原则上,如果选择了没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会告知您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去提起诉讼。但为了减少您在诉讼中所花费的不必要的精力,最好不要选择错误。在某些类型的案件中,原告可能有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可以选择诉讼,有时这对诉讼会有较大的影响,应当认真考虑。

  第五、写好诉状。在诉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诉讼请求。如何确定诉讼请求,将决定案件的性质,务必要认真对待。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57bC2pRUQhUBV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2024二审原告是否可以撤回起诉(二审原告能否撤回起诉)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二审原告是否可以撤回起诉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4-12-11 04:06:23
    71 0
  • 赡养费纠纷原告代理词应该怎么写

    赡养费纠纷案件中原告写代理词的时候应该先在首部写明代理词的标题,在序言的部分说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对赡养费纠纷案件的准备工作和基本看点,正文是陈述事实,结尾的部分对代理意见进行归纳,表明代理人的诉求。 一)首部 每一份代理词都应有一个确切的标题,标题应反映

    2024-12-11 04:05:00
    52 0
  • 原告为自己辩护需要哪些程序(作为原告如何自己为自己辩护)

    案件原告是能为自己辩护的,原告可以委托律师出庭为自己辩护,但是这并不妨碍原告可以进行自我辩护,也就是每个被告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个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还有提出回避申请的权利等。 案件原告能为自己辩护吗? 原告是可以为自己辩护的,即使是委托了律师出庭也同样

    2024-12-11 03:59:13
    56 0
  • 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公司的债权和而起诉公司,但很多时候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但当事人对公司的总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所以一定要询问公司的经营状况。那么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呢?以下是法务时刻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 原告一

    2024-12-11 03:51:52
    61 0
  • 原告提供的证据有误,诉讼证据是否可以涂改提交

    原告证据有涂改的是不可以起诉的 对于有涂改的证据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另外对于当事人私自涂改证据的行为是属于违法的,对于故意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的,还可以处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原告证据有涂改是否可以起诉? 2、立案多久会被立为网逃? 3、

    2024-12-11 03:33:18
    51 0
  • 被告能查原告的聊天记录吗

    律师解答 被告一般不能查原告的聊天记录,因为聊天记录属于他人隐私,如果被告私自查询原告聊天记录的,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根据法律规定,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31:22
    8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