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休假规定

  怀孕期间休假规定是女职工有九十八天,如果是难产或者育多胞胎的可以再增加十五天。怀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是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进行支付的。

  一、怀孕期间休假规定

  怀孕期间休假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怀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怀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是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法务时刻提醒您,一般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生育,那么则由政府给产妇按生育险金额发放生育保险金,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的80%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三、怀孕产假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1.职工要提供有效的本人身份证,生育资料等,到单位人事部门领取产假申请表;

  2.根据单位产假申请表的要求填写,上交主管,经理签名;

  3.把产假申请,相关生育资料,例如:准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等,上交人事部门核对并备案。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第五条,女职工生育按照、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4c2C2pQUQNSBV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年休假天数规定是什么(职工年休假天数规定最新)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规定是什么(年休假天数规定最新)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

    2024-12-11 04:05:06
    50 0
  • 最新国家规定年假计算方法(年休假制度规定细则)

    当我们工作满一年后,就可以享受年假,年假的天数则和我们工作的时间有关,那么国家规定的年假天数是多少?新职工的年假究竟怎么计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年假国家规定天数是多少?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行

    2024-12-11 04:05:02
    63 0
  • 自愿放弃年休假无需赔偿吗

    问题解答: 职工自愿放弃年休假单位是无需赔偿的。如果职工是与单位协商后被安排放弃年休假的,则有工资补偿,单位应当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向其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 依据: 《企业职工假实施办法》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

    2024-12-11 04:05:01
    58 0
  • 未休年休假工资怎么计算

    问题解答: 未休年休假的工资的算法:如果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其休年假的,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来支付给职工应休未休假的报酬。该300%包括职工的日常工资在内。 依据: 《职工假条例》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024-12-11 04:05:01
    51 0
  • 年休假后可以领年休假补贴吗

    问题解答: 年休假后不可以领年休假补贴。年休假补贴应该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的情况下,单位进行发放,如果已经进行年休假,则不能领取。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024-12-11 04:05:01
    66 0
  • 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的规定(有关带薪休假最新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

    2024-12-11 03:57:30
    5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