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伪证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导读: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或为他人隐匿罪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严重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制造伪证的行为。那么,2021伪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伪证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量刑标准是什么?下面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2021伪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但也有人认为,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伪证罪都必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例如隐匿罪证的伪证犯罪行为就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但它必须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因此认为,伪证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上是无罪的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行为人伪造、变造、毁灭凭证、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不是发生在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中,而是在一般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或是在审计、监察等行政活动中发生的,不能以伪证罪论处。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的要求,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人,鉴定人,是指司法机关为鉴别案件中某些情节的真伪和事实真相而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或者特殊技能的人,记录人,是指为案件的调查取证,询问证人、被害人或审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作记录的人。

  翻译人,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案件中的外籍、少数民族或聋哑人等诉讼参与人充当翻译的人员,也包括为案件中的法律文书或者证据材料等有关资料作翻译的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

2021伪证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2021伪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305条之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即是说,触犯伪证罪,基本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处以3到7年的加重刑。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4c0C2pWVwZUBl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指使他人顶包构成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故意顶包构成什么罪)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指使他人顶包的构成妨害作证罪吗,替他人顶包、冒名顶替构成什么

    2024-12-11 03:52:53
    36 0
  • 构成交通伪证罪是否能判缓刑

    《刑法》中没有伪证罪,存在作伪证的行为会构成伪证罪,可以判缓刑,但要符合缓刑的申请条件。伪证罪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可以判三年以下,也可以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构成交通伪证罪是否能判缓刑 法律上并没有交通伪证罪,给作伪证的构成伪证罪

    2024-12-11 00:03:25
    45 0
  •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1、客体要件 伪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2、客观要件 伪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3、主体

    2024-12-10 20:02:41
    3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